论文题目: 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之规划整合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作者: 徐雁飞
导师: 华晨
关键词: 区划调整,空间整合,机制创新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当今,我国许多城市为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摆脱城市发展空间的束缚,相继进行了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由此带来的城市资源重新整合、管理制度创新以及如何加速城市的融合和发展等问题成为现实环境下新的研究议题。 “行政区划”实质上就是“权力的空间配置”,是国家(公共)权力在其主权范围内不同地域空间的划分和配置的过程和状况。在我国当前行政体制下,城市发展及其相应城市体系状况直接与国家行政权力的空间配置方式有关,即依赖于城市行政区划分,城市发展的动因受到行政权力的强烈干预和影响。因此行政区划调整和变革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将以杭州市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 在以“城市世纪”为特征的21世纪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杭州市与周边其它城市一样面临着宏观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将其定位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省会城市。面对这一形势和发展目标,杭州市积极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变化,拓展城市未来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并积极、迅速地采取相应策略和战略。经过几轮行政区划调整,下沙、滨江、萧山、余杭先后划入杭州市范围,现市区面积达3068平方公里,人口达373万。行政区划调整使杭州摆脱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束缚,形成大杭州的城市空间格局。经过区划调整后三年的努力,城市要素、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城市综合竞争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从现阶段看,杭州市“一市三城”的城市管理体系以及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系统的布局和建设上,还存在着貌合神离的状态,许多体制性的障碍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克服。杭州市在新的环境和空间地域中,如何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杭州还需不断探索。 本文针对行政区划调整后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和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存在主要矛盾与症结,指出深化区划调整效果,彰显大都市整合优势,势在必行。同时结合杭州城市在宏观环境下的发展条件,围绕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就如何配置城市土地资源,整合城市空间结构、协调重大基础设施规划进行框架性、综合性规划研究。并结合当前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提出在现实环境下机制创新和近期行动计划,力求在统一发展观念、协调管理职能分工、协调利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行政区划和行政区划调整
1、行政区划和行政区划调整的概念
2、行政区划调整的理论认识和影响因素
3、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4、本章小结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国内典型城市区划调整
1.1 上海
1.2 广州
1.3 深圳
1.4 南京
1.5 无锡
1.6 青岛
2、国外城市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2.1 西方大都市区“双层制”管理体制
2.2 西方大都市区税源管理体制
2.3 推行市场化运作方式,规避行政区划的制约
2.4 东京都市区具有现实意义的“都市区”模式
3、本章小结
四、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
1、杭州市两次行政区划调整
2、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积极效应
2.1 对杭州大都市区发展的推进
2.2 促进下沙、滨江、萧山、余杭的发展和地位的提升
3、现实大都市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相对独立
3.2 工业企业搬迁难以实施
3.3 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困难重重
3.4 同城待遇矛盾凸现
4、本章小结
五、杭州大都市区的空间整合规划
1、杭州大都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2、杭州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形态
3、杭州大都市区空间整合的基本原则
4、杭州市工业布局调整优化
5、杭州市高教基地布局调整
6、本章小结
六、杭州大都市区的基础设施协调规划
1、城市道路交通
1.1 城市快速路系统
1.2 城市轨道交通
1.3 常规公共交通
2、重大市政基础设施
2.1 给水工程
2.2 排水工程
3、本章小结
七、杭州大都市区管理机制创新
1、理想管理模式探讨
2、近期管理体制创新
2.1、 改革政府考核机制
2.2、 统一城市规划,完善规划管理机制
2.3、 推行城市经营战略和市场化运作机制
2.4、 建立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2.5、 建立产业合理布局与利益分配机制
2.6、建立大都市协调管理机制
3、本章小结
八、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1-19
参考文献
- [1].基于聚集经济发展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研究[D]. 吕国君.浙江工业大学2011
- [2].小城镇发展、行政区划调整与新型城镇化[D]. 贺骏.上海师范大学2013
- [3].贵阳市城镇发展调查及区域协调发展探讨[D]. 郭松.天津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基于合理城市空间模式的杭州适度人口规模研究[D]. 杨红芳.浙江大学2007
- [2].基于土地利用导向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研究[D]. 季伟根.浙江大学2007
- [3].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调整[D]. 甄小燕.南京师范大学2004
- [4].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的关联性问题研究——兼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区约束[D]. 陈隽.福州大学2005
- [5].杭州都市区新城发展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D]. 李疏贝.浙江大学2005
- [6].新时期我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D]. 张二东.河北师范大学2005
- [7].杭州城市空间发展与道路交通相互关系研究[D]. 王洁.浙江大学2005
- [8].城市规划中四类利益主体剖析及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 吴可人.浙江大学2006
- [9].长沙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研究[D]. 鲁治平.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 [10].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关系现状分析及处理机制研究[D]. 鲁赛.同济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