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40及Bcl-2在变应性鼻炎鼻粘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OX40及Bcl-2在变应性鼻炎鼻粘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OX40(CD134)及其同源受体OX40L(ligand)分别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是一对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在机体免疫应答、肿瘤免疫、宿主移植排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OX40主要表达在激活的CD4+T细胞上,能促进CD4+T细胞异常增殖并维持其长期存活,并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参与Th亚群的分化和移行导致Th1/Th2(T helper cell type1and 2)比例失衡,促进B细胞分化成熟并产生IgE。其可能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抗凋亡分子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的表达,使CD4+T细胞及多种炎症相关细胞凋亡延迟,从而使炎症长期持续的存在。Bcl-2家族是细胞内重要的凋亡相关基因,它们在调节淋巴细胞增殖和动态平衡中起关键作用,Bcl-2是其中重要的抑凋亡基因。本实验的研究在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中鼻甲粘膜中OX40及Bcl-2的表达,探讨相关的作用机理,及它们在变态反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开辟一种新的免疫学治疗方法。方法:严格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关于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选取病人23例作为实验组,同时以无其他鼻科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两组患者中鼻甲粘膜中OX40及Bcl-2的表达情况。所得数据以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并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对OX40与Bcl-2表达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OX40及Bcl-2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鼻甲粘膜上皮细胞、腺体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浆细胞、CD4+T细胞中均呈现高表达,OX40主要表达于细胞膜、细胞浆(平均OD值为0.2394±0.0335),在对照组中极少表达;Bcl-2主要也表达于细胞膜、细胞浆(平均OD值为0.2373±0.0421),在对照组中轻微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表达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OX40的表达强度与Bcl-2的表达强度存在相关关系(r=0.8690,P<0.05)。结论:OX40及Bcl-2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在变应原的持续诱导下细胞表面OX40表达增加,OX40与其配体OX40L结合后,能够上调Bcl-2抗凋亡基因的表达,Bcl-2的高表达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使CD4+T细胞持续存活,释放IL-4,IL-12(interleukine 4 and 12),TNF-r(tumor necrosis factor-r)等细胞因子,导致TH1/TH2之间失去平衡,并能促进浆细胞的分化和分泌;另一方面,Bcl-2亦可抑制上皮细胞、腺体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导致上皮增生,腺体分泌增多,鼻粘膜局部血供增强等。从而多角度的促进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及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变应性鼻炎中医诊疗方案研究[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08(02)
    • [2].“治未病”与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初探[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2)
    • [3].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2)
    • [4].谢强教授用“治未病”思想防治变应性鼻炎[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08(04)
    • [5].温补肾阳治疗变应性鼻炎[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1)
    • [6].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真假寒热辨证的体会[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1)
    • [7].近几年研究变应性鼻炎最常用的几种客观指标[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8].以和利阳气为主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探讨[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9].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综述[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10].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初探[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11].微波治疗仪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及对症状总积分影响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4)
    • [12].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疗法临床研究进展[J]. 大众科技 2019(11)
    • [13].等离子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远期随访观察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20(03)
    • [14].微信载体化亲情延续护理在儿童变应性鼻炎者中的应用分析[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03)
    • [15].孟鲁斯特钠联合吸入性皮质激素治疗老年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J]. 黑龙江医学 2020(04)
    • [16].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03)
    • [17].自拟通窍止鼽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分析[J]. 当代医学 2020(12)
    • [18].“肺鼻同治”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7)
    • [19].热敏灸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20(06)
    • [20].以浅刺法为对照的感传手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即刻疗效[J]. 上海针灸杂志 2020(05)
    • [21].通窍鼻炎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7)
    • [22].蜂房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16)
    • [23].扶正祛风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20(09)
    • [24].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同通窍鼻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9)
    • [25].四川乐山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及护理启示[J]. 黑龙江医学 2020(10)
    • [26].持续性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时间与疗效相关性调查[J]. 东南国防医药 2019(01)
    • [27].变应性鼻炎未控制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9(01)
    • [28].复方鼻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05)
    • [29].上海某社区部分成年人变应性鼻炎防治现况和应对策略[J]. 上海医药 2019(08)
    • [30].不同儿童体重指数和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关系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04)

    标签:;  

    OX40及Bcl-2在变应性鼻炎鼻粘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