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工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型复合人才,产学研用,协同育人
热工学论文文献综述
邱琳,陈文璨,冯妍卉,尹少武,张欣欣[1](2019)在《机械专业热工学课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工学"是研究热能有效合理利用与转换规律的一门课程,是机械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为了进一步深化热工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复合人才,北京科技大学以热工领域实际需求为导向,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专题报告及实验教学方面对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强化理论和实验环节,建立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育人机制,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全面推行机械专业"热工学"课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本文来源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S1期)
黄琪嵩,许波,冯俊军,丁厚成,林晓飞[2](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热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热工学》课程存在的理论概念抽象、教学模式单一、与专业方向和工程应用脱节等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为培养复合型、创新性安全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提出通过开展专业案例教学内容、建立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等措施,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相应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李叁平,张琳,王福生[3](2019)在《“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将思政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等问题都在不断探索中。文章以"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例,论述了如何发挥专业基础课教学的育人功能,即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思政,实现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生态文明意识。(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期刊2019年11期)
郑旭,马景辉[4](2019)在《“热工学”全英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热工学"在能源利用相关专业的全英文授课,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更对培养我国与国际接轨的能源领域综合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全英文教学模式现存的困难和"热工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提升"热工学"全英文课堂质量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一方面通过外派和全英文教学培训提升师资力量,另一方面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归类比较教学法、板书教学法、讨论式课堂教学法和部分"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方式提升学生兴趣和课堂效率。(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59期)
冯俊军,丁厚成,黄琪嵩,陈霞[5](2019)在《新工科下热工学课程知识体系构建与教学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针对热工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强烈反映的知识点"记不住"和"不会用"两大难题,提出基于知识体系的创新教学实践模式,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效率和运用能力,强化热工学课程对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支撑。(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03期)
顾锦彤[6](2019)在《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热工学教学改革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教学改革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热工学的教学现状出发,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针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和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做法,以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化工高等教育》期刊2019年01期)
冯俊军,陈霞,丁厚成,林晓飞,胡新成[7](2018)在《专业认证背景下热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工学是支撑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专业基础课。针对热工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概念术语记不住、理论定律吃不透、解题方法用不了等问题,通过提炼课程框架、建立知识体系、强化重点难点、注重课程回顾和巩固实例应用等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知识体系,保障热工学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多化琼,王哲,袁云梅[8](2017)在《《热工学》双语教学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激发学生对《热工学》双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基于《热工学》双语的课程特点对教学法进行了研究。《热工学》双语教学中,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应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教学中理论知识较多,应结合动漫,使课程生动且易于理解;对于热工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使设备工作原理直观,学生了解更透彻;在课堂中,应多设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多互动,多讨论,避免填鸭式教学,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证明: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张敏,张杰,周继军[9](2017)在《分组交流讨论课在热工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组交流讨论课教学尝试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期刊2017年08期)
张敏,张杰,周继军[10](2016)在《热工学课程难点内容教学方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热工学课程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感到困难最多的状态参数概念抽象、图表复杂、知识枯燥等难题,以状态参数"熵""水蒸气的焓熵图"等内容为例,进行课程教学方式探讨,以期补充完善热工学课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活学活用热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对后续学好本专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期刊2016年23期)
热工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热工学》课程存在的理论概念抽象、教学模式单一、与专业方向和工程应用脱节等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为培养复合型、创新性安全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提出通过开展专业案例教学内容、建立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等措施,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相应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工学论文参考文献
[1].邱琳,陈文璨,冯妍卉,尹少武,张欣欣.机械专业热工学课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
[2].黄琪嵩,许波,冯俊军,丁厚成,林晓飞.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热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19
[3].李叁平,张琳,王福生.“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思政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
[4].郑旭,马景辉.“热工学”全英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
[5].冯俊军,丁厚成,黄琪嵩,陈霞.新工科下热工学课程知识体系构建与教学应用[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
[6].顾锦彤.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热工学教学改革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9
[7].冯俊军,陈霞,丁厚成,林晓飞,胡新成.专业认证背景下热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多化琼,王哲,袁云梅.《热工学》双语教学法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9].张敏,张杰,周继军.分组交流讨论课在热工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
[10].张敏,张杰,周继军.热工学课程难点内容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