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用山东26个代表站41年(1961-2001)的夏季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山东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合COADS海温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用相关分析和SVD方法找出了与山东夏季降水显著相关的海区及时段,找出了影响山东夏季降水的“关键”海区;通过合成对比,分析了对应山东旱涝发生的大气环流,低层温度场,海温场等异常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山东夏季降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影响青岛、日照、临沂等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关键海区主要是五月份位于西北太平洋冷流区的海表面温度异常。进一步分析五月份关键海区表面温度异常的形成原因,发现与4、5月份东亚北部陆地和海上中纬度地区的冷暖空气交换有关。对山东夏季降水异常与东亚位势高度异常的分析表明,主要模态的空间相关分布主要对应鲁南地区,而与对应西北太平洋冷流区的相关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对5月北太平洋海温场及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场与后期7月东亚地区500hpa高度场的相关分析说明,海温场异常通过影响后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对山东夏季降水产生影响。根据本文的工作,可以采用5月西北太平洋冷流区海温异常场作为预测青岛、日照、临沂等地区夏季降水的参考指标。 本文还分析了影响山东夏季降水关键区海表面温度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提出了可能的相互作用机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1991、1998和2016年三个大水年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季节内特征的对比[J]. 热带气象学报 2020(01)
- [2].东北夏季降水预测技巧偏低的原因探讨[J]. 大气科学 2020(05)
- [3].淮河流域春夏季降水位相变化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2017(04)
- [4].影响陕西夏季降水主要因子及增量预测方法[J]. 应用气象学报 2017(04)
- [5].黑龙江地区夏季降水特征及西太平洋副高对其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17(18)
- [6].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J]. 冰川冻土 2016(01)
- [7].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诊断分析[J]. 甘肃科技 2020(19)
- [8].基于年际增量法的中国西部山区夏季降水统计预测研究[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9(03)
- [9].赤道印度洋偶极子对重庆夏季降水的影响分析[J]. 海洋气象学报 2020(02)
- [10].西藏夏季降水特征及其预测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19(05)
- [11].2016超强厄尔尼诺衰减年内蒙古夏季降水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21)
- [12].内蒙古兴安盟1967至2017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J]. 南方农业 2018(05)
- [13].夏季中国华北降水、印度降水与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耦合关系[J]. 大气科学 2018(06)
- [14].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夏季降水偏少成因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04)
- [15].华南夏季降水20世纪90年代初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南亚高压关系[J]. 海洋气象学报 2017(02)
- [16].近50年内蒙古夏季降水气候特征分析[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9(04)
- [17].遵化市近5年夏季降水气候特征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 2019(05)
- [18].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8(01)
- [19].中国东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夏季降水影响的不稳定性研究[J]. 地理研究 2017(07)
- [20].基于土壤湿度和年际增量方法的我国夏季降水预测试验[J]. 大气科学 2016(03)
- [21].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东亚垂直环流结构及其预测试验[J]. 大气科学 2010(03)
- [22].中国夏季降水预测因子潜在技巧分布图及应用[J]. 应用气象学报 2020(05)
- [23].动力模式产品在河南省夏季降水预测中的降尺度应用[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01)
- [24].山东省夏季降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前期冬季海温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 干旱气象 2017(04)
- [25].索马里急流与印度夏季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 大气科学学报 2020(05)
- [26].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及其成因初探[J]. 物理学报 2014(20)
- [27].我国夏季降水及相关大气环流场未来变化的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02)
- [28].热带太平洋潜热通量变化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 海洋预报 2012(06)
- [29].近45a华南夏季降水时空演变特征[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01)
- [30].山东夏季降水与西太平洋副高强度的关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