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倾向论文-方必基,刘彩霞,郭建成

宽恕倾向论文-方必基,刘彩霞,郭建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宽恕倾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宽恕倾向,主观幸福感,大学生

宽恕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方必基,刘彩霞,郭建成[1](2019)在《宽恕倾向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大学生宽恕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关系,运用《宽恕倾向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60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宽恕倾向在性别和独生子女与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主观幸福感中的消极情感频率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整体生活满意度存在显着的生源地差异;大学生宽恕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宽恕倾向能显着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3期)

于巧芳,刘长虹,王惠[2](2019)在《宽恕团体辅导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干预效果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团体心理辅导是以群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综合近几年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的论文大批量涌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综述类,大多以团体辅导的积极发展为视角展开论述,发挥团体辅导的最大价值;一类是实验类,大多以特定主题为核心,开展6周到8周的团体辅导,聚焦团体的干预效果和实践价值。而较少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聚焦较为典型的宽恕团体辅导。本着对宽恕干预效果的进一步探索,本研究依托JR戒毒所,选取391名戒毒学员进行《海洛因成瘾者吸毒动机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Hearland宽恕量表》、《自我接纳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等施测,发现引起他们吸毒的叁大因素为环境诱发、负性情绪、价值观念。其中,正性情绪与复吸倾向呈显着负相关(r=-0.119),宽恕与负性情绪呈显着负相关(r=-0.275)。以往研究中发现,宽恕团体辅导通过提升戒毒学员的正性情绪,缓解负性情绪,使他们真正从身体和心理上重返社会,因此建立假设:负性情绪在宽恕和复吸倾向性起着中介作用。在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基础上,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情况下,将选择的36名戒毒学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宽恕组,开展每周一次、连续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一组为等待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研究会根据时间依次进行前测,后测和追踪测。研究结果发现,两组中负性情绪、正性情绪趋于显着差异(p=0.019; p=0.061)外,其它变量差异不显着(宽恕,p=0.097;复吸倾向,p=0.746;自我接纳,p=0.262),因此数据不足以支撑假设。讨论发现,团辅过程中戒毒所工作人员的介入、方案实施的紧凑、每周无固定的时间等因素间接影响团体辅导的效果,因此严格控制变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是必要的,需引起关注和思考。(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雅茹,谷再秋[3](2018)在《基于宽恕倾向的网络零售业服务补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成为了当下购物的者的首选。网络购物以其价格优势,销量遥遥领先于实体店。由于网络零售业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分割性、易逝性等特点,使得服务质量在时间和地点上呈现出不稳定性,服务失误的发生无可避免。本文主要从顾客地点宽恕倾向视角来研究网络零售业的补救策略。(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8年19期)

许刚全,李欣,陈书扬[4](2018)在《辱虐管理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职业生涯韧性和下属宽恕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积极情感会影响员工的态度及行为,在辱虐管理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作用。因此,职业生涯韧性和宽恕作为潜在的积极心理特质能够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发生积极地转变从而缓解辱虐管理行为造成的负向影响。在研究检验过程中使用层次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证实:员工感知到的上级辱虐管理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进一步证实了辱虐管理行为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消极影响;员工职业生涯韧性弱化辱虐管理和离职倾向间的正向关系;职业生涯韧性对辱虐管理与离职倾向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员工宽恕为中介。(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叶静雯,罗文建,陈小异[5](2018)在《老年人自我宽恕倾向结构与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编制老年人自我宽恕问卷,调查与分析老年人自我宽恕倾向现状。方法采用规范的问卷编制程序,编制初试问卷和正式问卷,对老年人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户籍类型、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的老人在自我宽恕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编的老年人自我宽恕倾向问卷信效度良好,通过测量发现老年人总体自我宽恕水平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赵瑞雪,朱婷婷,郑爱明[6](2018)在《大学生寻求宽恕倾向与道歉倾向中文版问卷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大学生样本中检验寻求宽恕倾向与道歉倾向中文版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探索寻求宽恕倾向问卷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因素结构。方法:以寻求宽恕倾向与道歉倾向问卷为研究工具,对5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寻求宽恕倾向问卷抽取3个因素最为合适,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892%。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拟合良好(χ~2/d?=2.550,NFI=0.887,NNFI=0.896,CFI=0.927,IFI=0.928,RMSEA=0.075);寻求宽恕倾向中文版问卷总量表与3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6~0.885之间,分半信度在0.757~0.862之间。道歉倾向中文版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8,分半信度为0.834。结论:寻求宽恕倾向与道歉倾向中文版问卷均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中国大学生寻求宽恕倾向与道歉倾向的测量。(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郭异雯[7](2017)在《感戴、宽恕和正性情绪对女性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及团体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吸毒问题是严重的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之一,降低复吸一直是戒毒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戒毒人员的消极情绪较之一般人而言更严重,从而在处理问题时更容易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最终导致戒毒人员复吸。本研究探讨了感戴与宽恕、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关系研究的结果制定了团体辅导方案,探讨团体辅导的有效性。本研究包括两个分研究:研究一:运用《单维感戴量表》、《Hearland宽恕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对295名女性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女性戒毒人员感戴与宽恕、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的总体状况及叁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二:根据研究一的结果,制定团体干预方案,采取实验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的实验设计,采用前后测及质性评估的方法考察团体干预的有效性。本研究的结论如下:一:女性戒毒人员感戴、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二:女性戒毒人员宽恕、正性情绪和复吸倾向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叁:女性戒毒人员的正性情绪完全中介宽恕对复吸倾向的影响。四:以提升感戴和宽恕的团体辅导可有效降低女性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以上结论验证了女性戒毒人员正性情绪在宽恕和复吸倾向之间的完全中介作用,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同时也探索和验证了以提升女性戒毒人员感戴和宽恕的团体辅导对降低复吸倾向的效果,丰富了戒毒工作的实践研究,为强制隔离戒毒所有效地开展心理矫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于宏伟[8](2017)在《大学生宽恕倾向、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宽恕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宽恕思想一直贯穿中华民族的兴起和繁荣,不论是宽恕他人,还是宽恕自己,亦或是对情境的宽恕,它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已经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对宽恕心理的研究尚缺乏系统化与本土化理论的探索,并且在实际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进行有效的宽恕干预,可以帮助受害者减轻痛苦、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主观幸福感,对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有所裨益。每个人都扮演着社会的不同角色,在社会中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支持系统,支持系统的存在,对于我们心灵的成长,目标的确立以及面对矛盾与冲突时如何去应对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宽恕倾向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随机选取吉林大学400名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探讨大学生宽恕倾向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大学生宽恕倾向、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的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大学生宽恕倾向、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状况在某些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2、选择宽恕的大学生与其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着负相关。3、宽恕倾向、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也存在显着相关。4、宽恕倾向、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叁个变量之间存在潜在关系,宽恕倾向与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5、社会支持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宽恕倾向通过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4-01)

康晟兰[9](2016)在《不同亲密关系对大学生宽恕倾向加工过程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宽恕是个体在对待冒犯者冒犯时的积极反应,即能够以释然、客观的方式来对待冒犯。这种积极的反应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关系的维持。虽然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对宽恕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是从二者之间的认知过程进行的,而且关注的也是这二者之间的中介过程。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大学生在不同亲密关系中对冒犯事件严重程度和宽恕倾向的评定,旨在验证宽恕倾向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加工过程是自动化过程,而在非亲密关系中这种自动过程不存在的假设。本研究共招募278名大学生被试进行实验,将被试随机分为亲人组、好朋友组和一般同学组。另外,本研究所选取的冒犯事件都是中等严重程度的事件。实验一使用无意识启动向被试呈现不同亲密他人的名字,以检测被试对亲人、好朋友和一般同学叁者冒犯的差异反应,以验证宽恕倾向的确存在于个体的亲密关系心理表征这一假设。实验一结果表明亲人组的被试对冒犯事件的宽恕倾向高于好朋友组和一般同学组,且好朋友组的宽恕倾向高于一般同学组,但是亲人组和好朋友组、好朋友组和一般同学组的差异并未达到显着水平。实验二采用残词补缺的方法来探索在不同亲密关系中宽恕这一概念提取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对宽恕倾向和亲密关系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实验二结果与实验一结果相似。实验叁在实验一、二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因素,以探讨不同亲密关系的被试在有无时间限制条件下的宽恕倾向。实验叁结果首先表明亲密关系和时间因素的主效应显着,其次在亲密关系和时间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即时间因素对亲人组被试的宽恕倾向没有影响,而对其他两组被试有影响。本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在亲人组中,被试对中等严重程度冒犯事件的宽恕倾向相对较高,而在好朋友组和同学组中相对较低且好朋友组略高于同学组,即亲人组>好朋友组>同学组;(2)不同亲密度的被试对于冒犯事件严重程度的评定没有显着差异;(3)时间因素对亲人组的被试没有影响,他们的宽恕倾向仍然显着高于好朋友组和一般同学组;然而对于好朋友组和一般同学组的被试来说,其宽恕倾向在这两种条件下呈显着差异;(4)亲人之间的宽恕倾向是自动化的。(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付进,黎玉兰,罗锂[10](2016)在《大学生自尊与宽恕倾向的关系:社会认可需要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尊与宽恕的关系在国内外的研究中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SES、社会自尊、MCSD和Heartland宽恕量表对我国2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自尊(社会自尊和个体自尊)与宽恕倾向的关系,以及社会认可需要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对于全体研究对象而言,社会自尊比个体自尊对宽恕倾向的预测作用更大。在男生群体中,社会自尊预测宽恕倾向,且社会认可需要的中介作用不成立;在女生群体中,个体自尊预测宽恕倾向,且社会认可需要在个体自尊与宽恕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与我国文化对自尊、宽恕的理解以及二者在两性中的差异有关。(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6年02期)

宽恕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群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综合近几年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的论文大批量涌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综述类,大多以团体辅导的积极发展为视角展开论述,发挥团体辅导的最大价值;一类是实验类,大多以特定主题为核心,开展6周到8周的团体辅导,聚焦团体的干预效果和实践价值。而较少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聚焦较为典型的宽恕团体辅导。本着对宽恕干预效果的进一步探索,本研究依托JR戒毒所,选取391名戒毒学员进行《海洛因成瘾者吸毒动机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Hearland宽恕量表》、《自我接纳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等施测,发现引起他们吸毒的叁大因素为环境诱发、负性情绪、价值观念。其中,正性情绪与复吸倾向呈显着负相关(r=-0.119),宽恕与负性情绪呈显着负相关(r=-0.275)。以往研究中发现,宽恕团体辅导通过提升戒毒学员的正性情绪,缓解负性情绪,使他们真正从身体和心理上重返社会,因此建立假设:负性情绪在宽恕和复吸倾向性起着中介作用。在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基础上,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情况下,将选择的36名戒毒学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宽恕组,开展每周一次、连续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一组为等待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研究会根据时间依次进行前测,后测和追踪测。研究结果发现,两组中负性情绪、正性情绪趋于显着差异(p=0.019; p=0.061)外,其它变量差异不显着(宽恕,p=0.097;复吸倾向,p=0.746;自我接纳,p=0.262),因此数据不足以支撑假设。讨论发现,团辅过程中戒毒所工作人员的介入、方案实施的紧凑、每周无固定的时间等因素间接影响团体辅导的效果,因此严格控制变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是必要的,需引起关注和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宽恕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1].方必基,刘彩霞,郭建成.宽恕倾向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科技视界.2019

[2].于巧芳,刘长虹,王惠.宽恕团体辅导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干预效果的思考[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张雅茹,谷再秋.基于宽恕倾向的网络零售业服务补救研究[J].西部皮革.2018

[4].许刚全,李欣,陈书扬.辱虐管理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职业生涯韧性和下属宽恕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2018

[5].叶静雯,罗文建,陈小异.老年人自我宽恕倾向结构与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6].赵瑞雪,朱婷婷,郑爱明.大学生寻求宽恕倾向与道歉倾向中文版问卷的研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郭异雯.感戴、宽恕和正性情绪对女性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及团体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8].于宏伟.大学生宽恕倾向、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7

[9].康晟兰.不同亲密关系对大学生宽恕倾向加工过程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10].付进,黎玉兰,罗锂.大学生自尊与宽恕倾向的关系:社会认可需要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16

标签:;  ;  ;  

宽恕倾向论文-方必基,刘彩霞,郭建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