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产业结构、职业结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断调整和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明显加快,涌现了不少各具特色的新型社区。这些新型社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社区。近年来,随着浦东新区各项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进行,浦东新区的社区逐渐呈现出多类型、多元化的特点,在浦东这块热土上,有着历史相传的旧文化、旧思想,旧习惯,旧习俗;存在着传统的社区管理理念、机制和方法。由于人群在年龄结构、经济收入、职业地位、人口来源、文化程度等背景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阶层,不同的阶层之间存在差异,对社区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同时,被开发的“农村人”要真正成为“城市人”有一个转变过程,原街道“城市人”,包括原“单位人”成为“社会人”都有一个提升素质的过程。不同社区居民具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传统“一刀切”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社区发展的要求。浦东新区作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人口流动大,社会组织类型多样化以及人口结构分化等等,给传统的社区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如何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区管理模式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针对不同类型社区构建不同社区管理模式,成为浦东新区社区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主要经过对浦东城市社区的深入调研,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对浦东新区的社区管理模式作分析研究和探索。在理论框架方面,首先对社区管理的有关理论进行阐述,包括定义、特点以及社区管理的历史演进等,总结出当前浦东新区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再依据社区成员在社会经济地位、身份等方面的差异,将浦东社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质性社区,一类是混合性社区。根据每一类社区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本文提出浦东新区构建多元化的社区管理模式的总体思路: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基本原则;坚持党和政府主导、社会和市场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坚持以社区主体组织为基础“多层联动”的运行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如境外人士聚居社区重在服务;单位型社区整合社区资源,加强共建共享;收入同质性社区可采取重服务、重沟通和重提升,强化参与,重点培育社区中介组织等等。围绕多元化社区管理模式的总体思路,本文提出相关配套措施:一是大力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切实减轻居委会行政负担,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考核方法:二是健全区、街(镇)纵向社区建设组织体系,构建职能部门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关系;三是加强社区党建,确保党在多元化社区管理模式中的领导地位;四是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