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作用 ——以《声声慢》的四个英译本为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作用 ——以《声声慢》的四个英译本为例

论文摘要

本文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出发探讨诗歌翻译。通过阐释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在翻译批评中检验其适用性,本文作者认为:功能派翻译可以也应该适用于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活动。与以往的翻译理论不同,功能派翻译注重动态的翻译过程,并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对等观”的“合适度”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多数传统翻译方法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现象和活动,而功能派翻译理论从行为理论出发,视翻译为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评价这个活动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看翻译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目的决定手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译者的主动性。然而,功能派翻译从创立以来就一直受到批评,涉及到文学翻译时尤其如此,很多学者认为文学翻译没有目的性,译者的职责仅限于尽可能地把原文中的信息移植到译文中去。文章接受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精华,注意到不同的翻译家会对同样的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读者也会对译文有不同的期望,从而会产生不同的译文。除此之外,翻译过程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作为原文本的读者、进行翻译活动的专家和发起人、读者、原文作者和他自己之间的协调人员,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翻译过程不是从一个文本到另一个文本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诗歌翻译因其本质特性尤其如此。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诗歌翻译和诗歌翻译批评应采取描写性更强的态度。文章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分析中国古典诗词《声声慢》的四个英译本,把“翻译纲要”作为诗歌翻译的指导原则,把“合适度”作为诗歌翻译批评的标准,认为以“挑错式”、“经验随感式”的标准对译本进行批评,得出哪个译本优于其他译本并无多大裨益;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译本,发掘影响译文的因素和导致现有译本产生的原因可能更有意义。也就是说,在把焦点放在静止的翻译结果——译本的同时,也要注重译者起着重要作用的动态翻译过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1 Functionalism Explained
  • 1.1 Introduction
  • 1.2 The 15t Stage of Development
  • 1.3 The 211d Stage of Development
  • 1.4 The 31d Stage of Development
  • 1.5 Summary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Literature Review of Functionalism
  • 2.1.1 Functionalism in Western Countries
  • 2.1.2 Functionalism in China
  • 2.2 Literature Review of Poetry Translation
  • 2.2.1 Translatability vs. Untranslatability
  • 2.2.2 Approaches in Poetry Translation
  • 2.3 Summary
  • 3 Translation Brief and Source Text Analysis
  • 3.1 Translation Brief for the ST-TT Profiles
  • 3.1.1 The Intended Text Function
  • 3.1.2 The Addressees
  • 3.1.3 The Time and Place of Text Reception
  • 3.1.4 The Medium
  • 3.2 Source Text Analysis
  • 3.2.1 The Role of Source Text Analysis
  • 3.2.2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4 A Case Study on the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Shengshengman”
  • 4.1 Intra-textual Coherence and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 4.1.1 Generalization of Cultural Markers
  • 4.1.2 Paraphrasing Allusions
  • 4.2 Inter-textual Coherence and the Yang’s Version
  • 4.2.1 Conforming to the Original Linguistic Markers
  • 4.2.2 Exoticizing Cultural Markers
  • 4.3 Inter-textual Coherence and Xu Zhongjie’s Version
  • 4.3.1 Conforming to Source Language Conventions
  • 4.3.2 Explaining Cultural Markers
  • 4.4 Intra-textual Coherence and Xu Yuanzhong’s Version
  • 4.4.1 Xu Yuanzhong’s Translation Philosophy
  • 4.4.2 Conforming to Target Language Conventions
  • 4.4.3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Good Expression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 4.4.4 Generalization of Cultural Markers
  • 4.5 Summary
  • 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Awards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议诗歌翻译[J]. 品位经典 2020(02)
    • [2].读者主体性原则在儿童诗歌翻译中的应用[J]. 海外英语 2020(08)
    • [3].诗歌翻译研究的理论创新:从“以顿代步”到“以平仄代抑扬”[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0(03)
    • [4].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诗歌翻译的形式之思——以《英韵三字经》为例[J]. 民族翻译 2018(01)
    • [5].赵萝蕤诗歌翻译策略初探——以《我自己的歌》为例[J]. 现代交际 2017(04)
    • [6].诗歌翻译中的审美转移——以白居易《长相思》的英译为例[J]. 东方翻译 2017(03)
    • [7].论“三步译法”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运用[J]. 才智 2016(22)
    • [8].浅析苏曼殊诗歌翻译思想[J]. 赤子(上中旬) 2015(06)
    • [9].戴着镣铐起舞——诗歌翻译为何难的几点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12)
    • [10].试论现代诗歌翻译的“信、达、雅”——以小池昌代诗歌汉译为例[J]. 大观(论坛) 2019(12)
    • [11].诗歌翻译[J]. 英语知识 2011(10)
    • [12].英汉诗歌翻译原则浅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16)
    • [13].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意象比较[J]. 文教资料 2008(11)
    • [14].从李清照诗词看诗歌翻译的创造性[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7(05)
    • [15].泰戈尔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研究[J]. 翻译论坛 2016(03)
    • [16].浅析影响诗歌翻译的因素——以《西风颂》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17(12)
    • [17].从赵彦春英译诗歌探究汉诗英译之方法论[J]. 校园英语 2017(04)
    • [18].主持人语[J]. 江南(江南诗) 2017(04)
    • [19].古典诗歌翻译方法探析[J]. 课外语文 2017(15)
    • [20].从朱光潜的“音律说”看诗歌翻译中的音律翻译——以许渊冲的《诗经》翻译为例[J]. 校园英语 2017(21)
    • [21].从A Psalm of Life汉译本中看诗歌翻译中的韵律[J]. 北方文学 2017(23)
    • [22].拿汉语读,用英文写——说说中文诗歌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 明日风尚 2017(05)
    • [23].“诗歌翻译三美论”的艺术性再现——以杨宪益英译《葬花吟》为例[J]. 牡丹 2017(18)
    • [24].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诗歌翻译思想评析[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7(01)
    • [25].探讨文化移入中的英汉诗歌翻译对比[J]. 长江丛刊 2017(29)
    • [26].查良铮诗歌翻译之“选择适应论”阐释[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2)
    • [27].诗歌翻译策略的“分”与“合”——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四个英译本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8].诗歌翻译的移情研究[J]. 外国语文 2013(05)
    • [29].浅谈中国诗歌翻译的历史与现状[J]. 作家 2011(18)
    • [30].《浮士德》译后感言[J]. 东方翻译 2014(04)

    标签:;  ;  ;  ;  ;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作用 ——以《声声慢》的四个英译本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