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大跨建筑混合结构是近年来结构专业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此研究领域建筑师处于边缘地位,寡闻其声。以专业分工日益细化为借口,将结构问题推委给结构工程师,不仅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建筑创作过程的缺失。建筑师对待结构知识的轻率最终导致设计本体与理性思维的渐行渐远,游离于内在秩序之外而成为“空中楼阁”。本文将大跨建筑创作中必不可少的结构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建筑与结构关联的研究系统:首先从分类入手,建立其大跨混合结构分类原则;通过研究结构受力的内在规律优劣、材料潜能的挖掘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推动总结其结构价值;接着在施工的层面上对结构成型过程特点总结,对整个建造过程形成相关认识;再从显性、隐形和内核三个层次,勾勒出美学研究框架,探讨混合结构美学问题;之后对大跨混合结构的技术走向展开相关介绍;最终在上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在设计方法和创作实践层面上进行解析和探索。本文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综合考虑H.Engel(恩格尔)、M.saitoh(斋藤公男)、董石麟等人结构分类方法,创建混合结构分类原则,将结构家族分为索(膜)单元体系、拱(壳)单元体系、梁(板)单元体系和杆系单元体系四个体系,混合结构是分属这四个家族体系下的结构类型间的相互结合。二是从外部形态表征、其它技术要素融入和语言学思辨三个层次,对混合结构美学范畴进行深入的研究。三是归纳总结混合结构创作手法,提出了包括并列、连接、叠合、置换和交融5个大类和分属其下的11种模式,并通过具体设计实例进行解析。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引言1.1 课题提出与问题1.1.1 提出1.1.2 问题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 目的1.2.2 意义1.3 概念界定与解析1.3.1 混合结构概念与解析1.3.2 其它相关概念与解析1.4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 国外1.4.2 国内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1.5.1 研究方法1.5.2 研究内容1.5.3 论文框架第2章 大跨混合结构的分类与应用2.1 混合结构分类原则2.1.1 改向机制2.1.2 受力性质2.1.3 结构形态2.1.4 综合考虑2.2 刚性混合结构2.2.1 拱(壳)单元+梁(板)单元2.2.2 拱(壳)单元+杆系单元2.2.3 梁(板)单元+杆系单元2.3 刚、柔混合结构2.3.1 混合吊挂体系2.3.2 混合张拉体系2.3.3 混合加劲体系2.3.4 半刚性悬挂体系2.4 小结第3章 大跨混合结构的结构价值3.1 力学优势3.1.1 应力3.1.2 刚度与稳定性3.1.3 自重3.1.4 构件的多重角色3.2 材料应用3.2.1 材料种类3.2.2 材料性能3.3 节点发展3.3.1 数量种类3.3.2 受力性能3.3.3 制作工艺3.4 小结第4章 大跨混合结构的施工特点4.1 施工方案改进4.1.1 常规施工方案4.1.2 新型施工方案4.1.3 发展趋势4.2 施工实施新问题4.2.1 有关施工力学4.2.2 施工操作特殊性4.3 计算机技术应用4.3.1 方案设计4.3.2 施工控制4.4 施工经济性优势4.4.1 施工工期短4.4.2 可施工性强4.4.3 施工费用低4.5 小结第5章 大跨混合结构的美学意义5.1 外在形态丰富——显性表征5.1.1 远望——整体轮廓5.1.2 中望——尺度感知5.1.3 近望——细部表情5.2 研究领域拓展——隐性价值5.2.1 几何美学5.2.2 机器美学5.2.3 自然美学5.3 语言学角度的阐释——深层意义5.3.1 句法构成5.3.2 语义表达5.3.3 语用背景5.4 小结第6章 大跨混合结构的趋势动因6.1 结构适变能力6.1.1 运动机制6.1.2 控制机制6.2 复杂性与非线性6.2.1 科学理论的再认识6.2.2 哲学思辨6.2.3 建筑图景6.3 数字计算机技术6.3.1 工具与媒介的属性优势6.3.2 设计思维的数字化模式6.4 小结第7章 大跨混合结构体系的创作实践7.1 多学科创作基础7.1.1 结构知识7.1.2 形态问题7.1.3 其它学科7.2 多层次创作过程7.2.1 概念设计7.2.2 系统优化7.2.3 智能评估7.2.4 建造掌控7.3 创作手法归纳7.3.1 并列(Combination)7.3.2 连接(Coupling)7.3.3 叠合(Superposition)7.3.4 置换(Replacement)7.3.5 交融(Interpenetrating)7.4 工程实例解析7.4.1 同济大学游泳馆7.4.2 北京大学综合体育馆7.4.3 泉州海峡体育中心体育馆7.4.4 东莞CBA篮球馆7.5 小结第8章 结论8.1 研究总结8.2 进一步工作致谢参考文献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跨建筑结构形态轻型化趋向的生态阐释[J]. 华中建筑 2009(06)
- [2].分化 整合——大跨建筑复杂结构形态的创作逻辑[J]. 城市建筑 2015(25)
- [3].大跨建筑混合结构的分类[J]. 城市建筑 2008(11)
- [4].基于AI技术的大跨建筑“找形”方法探讨[J]. 城市建筑 2018(08)
- [5].大跨建筑形态与需求层次的同构类比性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09(04)
- [6].金属屋面在大跨建筑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9(10)
- [7].技术与艺术的数字整合——大跨建筑非线性结构形态表现研究[J]. 建筑学报 2016(S1)
- [8].建筑景观尺度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研究——代家湾行政广场大跨度纯石材牌楼工程为例[J]. 华中建筑 2016(05)
标签:大跨建筑论文; 混合结构论文; 设计论文; 创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