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成岩研究与储层评价

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成岩研究与储层评价

论文摘要

本文在全面搜集和梳理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储层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新的测试工作,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的成岩作用。泥岩的成岩作用相对简单,只有粘土矿物转化和有机质热演化,但它们却控制着成岩环境的酸碱度和砂岩的成岩作用。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砂岩的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但使储层孔隙度减小的主要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其次是胶结作用。储层的填隙物主要是泥质和碳酸盐胶结物。溶蚀作用可以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层的物性,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的次生孔隙主要由长石、岩屑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作用形成,而且长石的溶蚀作用强于碳酸盐。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表明,长石越深越易溶,方解石和浊沸石越深越难溶;长石比方解石和浊沸石都易溶;3000±m以上方解石比浊沸石难溶,以下方解石比浊沸石易溶。在普通薄片镜下鉴定、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X-衍射和热解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石油行业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规范,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的碎屑岩成岩作用可划分为早成岩阶段A期、B期,中成岩阶段A1亚期、A2亚期和B期两个阶段五个(亚)期,其底界埋深分别为400±m、900±m、1300±m、2350±m和>2350±m。根据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储层的物性和其他参数,将其分为四类,Ⅰ类储集层主要分布在近物源方向,且埋藏深度相对较浅的地区,如北部倾没区、东北隆起区、西部斜坡区;同一层位的其他各类储集层亦从近盆地边部向中心由好逐渐变差。大庆长垣以西是泉三四段储集层发育相对最差的地区,属Ⅲ-Ⅳ储集层。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在纵向上发育三个异常高孔带,其深度范围分别为300~700m、750~1450m、1500~2350m;第Ⅰ高孔带主要由大气水淋滤形成,第Ⅱ、Ⅲ高孔带则主要由有机酸溶蚀形成,粘土矿物脱水过程中排放的H+也有一定贡献。通过叠加成岩相图与沉积相图,圈定了有利储层发育区,ID<0.71,成岩相为早期机械压实胶结相和溶蚀相,且沉积相带为河道、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水上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的砂体发育区为有利储层发育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地层特征
  • 1.2 构造、沉积特征
  • 1.2.1 构造发育史
  • 1.2.2 构造单元划分
  • 1.2.3 沉积相
  • 第二章 成岩作用研究
  • 2.1 泥岩的成岩作用
  • 2.1.1 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 2.1.2 粘土矿物转化的一般特征
  • 2.1.3 粘土矿物脱水及其地质意义
  • 2.2 砂岩的成岩作用
  • 2.2.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 2.2.2 粘土矿物转化
  • 2.3 成岩阶段划分与成岩相研究
  • 2.3.1 早成岩阶段A 期
  • 2.3.2 早成岩阶段B 期
  • 2.3.3 中成岩阶段A 期
  • 2.3.4 中成岩阶段B 期
  • 第三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构造
  • 3.1.2 结构
  • 3.1.3 成份
  • 3.2 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
  • 3.2.1 孔隙类型
  • 3.2.2 孔隙结构
  • 3.3 储层分类与综合评价
  • 3.3.1 储层分类
  • 3.3.2 平面展布
  • 第四章 有利储层发育区预测
  • 4.1 异常高孔带的分布特征
  • 4.2 成因分析
  • 4.2.1 粘土包壳
  • 4.2.2 超压
  • 4.2.3 烃类侵位
  • 4.2.4 溶蚀作用
  • 4.3 有利储层发育区预测
  • 结论
  • 发表文章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及说明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成岩研究与储层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