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和谐关系密码:宗教相通性精神中国启示录 ——民族宗教冲突出路的反思

民族宗教和谐关系密码:宗教相通性精神中国启示录 ——民族宗教冲突出路的反思

论文摘要

我的博士论文之所以名曰《民族宗教和谐关系密码:宗教相通性精神中国启示录》,意在研究当今全球“热点中的热点”民族冲突、宗教冲突的出路,挖掘中国历史上解决民族宗教关系的宝贵经验,探索民族与宗教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提炼出宗教相通性精神。其意义在于,寻觅各民族宗教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探寻如何走出当代人类民族冲突与宗教冲突的误区,导引出民族宗教关系的健康发展之路;研究教际由冲突到和谐的发展规律,开发、挖掘宗教的相通性精神,从而解决阐释民族宗教关系问题的关键应付诸和平文明方式而不是暴力冲突。这不仅对充满民族和宗教冲突的国家和地区,而且对虽然处于和平环境但有不安全隐患的国家和地区,都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这一问题只分别从民族和宗教各自的角度进行分析,处于“两张皮”状况,还没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却几乎没有从本质层面深入研究民族和宗教关系的专著问世,偶尔有一两本,也只是在作“现象描述”。因为,其研究的难度之大,涉猎的学科(资源)之广,所需方法论之深,是很难想象的。以前的学者抑或从宗教学角度,抑或从民族学角度,片面地看问题。宗教学者仅仅从宗教角度出发分析宗教,虽然也涉猎到民族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但由于对民族学知识的匮乏而很难对民族问题有深入探讨。反之亦然。民族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似乎成为民族学者和宗教学者“不可逾越”的障碍。基于这种情况,许多学者们不得不望而却步。 在完成本课题研究中,我运用了四种研究方法的学术资源:民族学、宗教学、哲学和史学等研究方法。其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是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从事民族学多达11年研究中积累的,期间出版、发表民族学的成果达100多万字,为我积累了丰厚的民族研究资源。此外,本课题还运用了哲学、史学和宗教学的研究方法论资源。如果从我1982年本科生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起算,到现在已有20多年哲学研究的历史。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无论从对宗教相通性精神的构思、梳理、理顺方面,还是当我遇到思想观点、逻辑处理难题时,我都能回归到哲学王国汲取营养。后来从事民族学研究,使我确立了实证研究的方法立场,抛弃了以往哲学不求实证只求抽象研究的习惯。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各六章。上篇主要是历史实证研究,下篇主要是对宗教相通性精神进行理论性的研究。 上篇主要包括的问题有:第一章剖析了世界热点东移亚洲现象及其原因。第二章研究了“中华宗教相通性精神”的凝聚铸造了中国先民的和谐社会,提出“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因在于和谐的民族与宗教关系”新观点。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对中国儒佛关系、儒穆关系、儒耶关系和佛耶关系进行历史实证研究,探索在中国宗教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儒佛关系研究中,探讨了在儒佛的良性互动关系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学、心学理论,从而明确了儒佛的良性互动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由于儒学不能满足关于生死问题等精神需要的缺陷而佛教刚好满足这一精神需要,因此为佛教入住中国提供广阔空间。 在儒穆关系研究中,研究了由中国和谐儒穆关系营造中国和谐社会的奥秘。中国历史上的儒穆关系主要是中国穆斯林与汉族、满族三者关系的历史合力。和外国穆斯林不同,中国的穆斯林各族既具有穆斯林的世界性,又拥有中国的民族性,由此决定中国的穆斯林具有多族源性的特点。 在儒耶关系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儒耶的最初相遇主要发挥了相冲突的一面。中西方两种文化中心论的冲突导致了在康乾盛世时代基督教与中国宗教精神的礼仪之争,进而导致了中国进一步的闭关锁国。 在佛耶关系的研究中,探索了佛耶相遇在中国的特殊关系,阐明了中国的佛耶关系主要

论文目录

  • 导论 族教际关系、宗教相通精神及其营造和谐社会的研究价值
  • 一、研究的现实出发点及其理论聚焦
  • 二、本主题研究中运用的学术资源及其研究方法
  • 三、研究宗教相通性精神的着眼点及本书的框架结构
  • 1. 研究宗教相通性精神的着眼点
  • 2. 本书的框架结构
  • 上篇 民族宗教关系的历史实证研究
  • 第一章 世界民族宗教冲突的聚焦及其出路的思考
  • 第一节 化解民族宗教冲突的一种选择
  • 一、当代人类冲突的焦点:民族宗教关系问题
  • 二、亚欧民族宗教问题的相反趋向
  • 第二节 世界民族宗教热点问题聚焦亚洲
  • 一、从十字军东征到“9·11”事件、美伊战争的启示
  • 二、阿以冲突:最引人瞩目的民族宗教问题
  • 三、库尔德人问题:世界上最难解的民族问题之一
  • 四、印巴分治:信仰不同肢解了国家,使印度一分为三
  • 五、僧泰冲突:南亚地缘政治不稳定的隐患
  • 六、中亚最大的民族问题:穆斯林与俄罗斯人的冲突
  • 七、东帝汶问题:以基督教与印尼主体民族相区分
  • 八、塞浦路斯:东西文明冲突的一个交汇点
  • 九、东南亚的华人问题:民族冲突与宗教冲突的一个窗口
  • 第三节 世界热点聚集亚洲的原因
  • 一、世界热点聚集亚洲的表层原因
  • 二、世界热点聚集亚洲的深层原因
  • 三、跨界民族问题与跨境民族问题的区别
  • 第二章 中国先民缘何营造和谐社会
  • 第一节 中国先民和谐社会与民族宗教和谐关系的内在关联
  • 一、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崇拜在氏族到民族的不同凝聚作用
  • 二、从颛顼的宗教改革到尧舜的禅让:中国天王民关系的铸造
  • 第二节 中国三代王权与天神关系的演进
  • 一、天下观念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 二、天人关系从先祖的“宾于帝”到“天子”的“敬天保民”
  • 三、周朝灭亡的根本:丧失内在合法性
  • 第三节 中国上古和谐社会的启示
  • 一、和谐社会的根本:合理解决社会基本问题、确保政权内在合法性
  • 二、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处理好多元民族宗教关系
  • 三、和谐社会的真理:两个法则的和谐关系
  • 四、中希自然法含量的不同分析
  • 五、中西方宗教与法律思想进路的根本区别
  • 六、中西方古典文明区别的根本原因
  • 第四节 中国各族先民宗教的相通性形成的合力
  • 一、共通性的祖先崇拜(本部分省略)
  • 二、追认共同祖先的后果及原因(本部分省略)
  • 第三章 儒佛在中国的相遇和互动
  • 第一节 儒佛冲突与三武一宗
  • 一、儒佛在中国的最初相遇:冲突与融合并存
  • 二、西北民族与藏族:佛教发展的重要载体
  • 三、三武一宗及佛教与汉文化的冲突
  • 第二节 儒佛的相通与理学心学的诞生
  • 一、理学、心学:儒佛相通的中国化
  • 二、儒佛相遇在元明清的多元民族宗教的整合
  • 三、佛教成功的原因及儒佛的磨合与兼容
  • 第四章 儒穆在中国的互动
  • 第一节 儒穆的复杂相遇与相通
  • 一、儒穆的最初相遇
  • 二、中国穆斯林民族的复杂二重性
  • 三、回汉的混合与回族的营造
  • 四、维吾尔族:中亚伊斯兰教传播中国的结果
  • 五、明代“华化”与“回化”的相向发展过程
  • 六、西北穆斯林历史上的回回起义与汉回和谐关系的发展
  • 七、民国后儒家主导的失陷与中国穆斯林的发展
  • 第二节 儒穆关系的融合及穆斯林地缘化与双重民族性格
  • 一、穆斯林的边缘化及减少儒穆最初冲突的可能
  • 二、中国穆斯林的世界性民族精神
  • 三、中国穆斯林的中国性民族精神
  • 第三节 儒穆教理的结合与提升
  • 一、儒穆的交汇和儒穆义理的结合
  • 二、对儒学进行伊斯兰教的升华
  • 第五章 儒耶在中国的互动
  • 第一节 儒耶的相遇与礼仪之争
  • 一、儒耶的初遇与景教的初传
  • 二、蒙古宽容的宗教政策与天主教在华的第一次传教高峰
  • 三、两个古典文明中心的逆转与儒耶关系的进展
  • 四、南京教案:儒耶第一次重大冲突
  • 五、礼仪之争:儒耶冲突的高峰
  • 第二节 儒耶的相通与儒耶并存
  • 一、儒耶纷争的成败
  • 二、“儒耶并存论”的提出
  • 三、儒耶的兼容性问题
  • 第六章 佛耶在中国的互动
  • 第一节 佛耶的相遇与争宠互动
  • 一、佛耶关系由入主中原到争宠中国再到定主中国的历史演变
  • 二、佛耶相遇在中国的转向和基督教对佛教的积极影响
  • 三、佛耶在中国的本色化中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佛耶的互动与相通
  • 一、佛耶的区别
  • 二、处理中国佛耶关系的不同方案
  • 三、佛耶的相通与可兼容性
  • 下篇:宗教相通性精神的理论研究
  • 第七章 民族宗教关系的中外不同理念
  • 第一节 中外两种民族宗教关系的不同理念
  • 一、西欧“民族国家”的诞生
  • 二、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
  • 三、西方人“民族国家”理念下的民族宗教关系
  • 四、民族国家理念的输出与接受
  • 五、从宗教视角对民族的理解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民族宗教理念
  • 一、“西学东渐
  • 二、“多元一体”的理论思考
  • 三、研究宗教在中国相遇中相通的价值
  • 第三节 西方缘何承继基督教而不是佛教
  • 一、佛教与西方古典文明的互动
  • 二、缘何征服希腊罗马文明的是基督教而不是佛教
  • 三、佛耶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相遇与相通
  • 四、佛教无力补“西天”(西方)
  • 第八章 两种民族宗教关怀:中西文明的原始分野
  • 第一节 两种民族原始宗教的不同终极关怀
  • 一、中国原始宗教中终极关怀的缺憾
  • 二、古希腊原始宗教的终极关怀
  • 第二节 中希原始宗教的不同神韵
  • 一、神灵不同:祖灵与神灵
  • 二、英雄不同:天子与超人
  • 三、文明诉求不同:德与力
  • 四、神话内结构的不同:崇拜性与解释性
  • 第三节 不同的文明定势与人文环境
  • 一、两种不同的文明定势:迁徙文明与乡土文明
  • 二、不同的人文环境:河流文明与爱琴海文明
  • 三、不同的民族纽带:宗法家族与宙斯神谱、血缘与地缘
  • 第四节 中国原始神话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关联性
  • 一、不同古典哲学的发展进路:宇宙关怀与人文关怀
  • 二、中国原始神话的不成熟性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早熟性
  • 三、中国原始神话的不成熟与哲学早熟的“意义”
  • 第五节 从“井底之蛙”的天下主义走向现代的全球主义
  • 一、狭隘的天下主义
  • 二、传统“天下主义”的合理内涵
  • 第九章 人类进步、宗教的全球化与本色化
  • 第一节 人类进步标准的确定与文明困惑的读解
  • 一、走出困惑:把“文明”作为人类进步的标准是不科学的
  • 二、怎样确定人类进步的标准
  • 三、文明本质的思考
  • 第二节 人类进步与民族文明、宗教文明
  • 一、人类文明与民族文明
  • 二、人类进步与人权问题
  • 三、宗教文明:走出精神信仰的执著
  • 四、宗教发展的两种进路与民族精神及时代精神的合力
  • 五、人类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现代宗教精神
  • 六、社会需要是宗教发展的根本动能
  • 第三节 宗教的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 一、宗教的现代化从属于文化全球化
  • 二、宗教的本色化与全球化
  • 三、克服西方全球化理念的偏见:全球化不是西方化
  • 四、人类学视野中的全球化
  • 五、弘扬亚洲民族对全球文化多样化的贡献
  • 六、全球化是多元性与统一性的合流而非同质性
  • 第十章 宗教的本质功能及其诸多属性
  • 第一节 宗教到底有害还是有益:两种宗教本质观的解析
  • 一、宗教有益的新发现:新范式对旧范式的否定
  • 二、宗教的有害性不容完全否定:“旧范式”的合理性
  • 三、宗教有害也有益:新旧两种范式合理性的适用范围
  • 第二节 宗教的诸多重要属性与宗教相通性精神
  • 一、宗教的主体性、民族性
  • 二、宗教真理的相对性、局限性
  • 三、宗教冲突性和(非)兼容性
  • 第十一章 民族宗教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民族与宗教互动关系的共识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存有积极互动关系
  • 三、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种
  • 四、民族与宗教具有不可分割性
  • 五、宗教是不是民族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民族宗教关系问题研究的学科发展
  • 一、民族的宗教性与宗教的民族性、民族宗教学的提出与探讨
  • 二、关于族教际学的思考
  • 第三节 民族与宗教关系的深入研究
  • 一、宗教是解读民族问题不可或缺的要素
  • 二、如何分析人类之初与未来社会的无宗教问题
  • 三、现代民族与宗教的不对位关系
  • 四、民族与宗教是主体与文明、实体与属性的关系
  • 五、原生型与衍生型民族宗教关系的发展
  • 六、人类经历的三大分离:政教分离、国族分离、族教分离
  • 第四节 民族与宗教的互相制动及其和谐关系的营造
  • 一、民族与宗教的相互界定
  • 二、如何走出民族宗教关系的误区
  • 三、如何营造和谐的民族与宗教关系
  • 第五节 民族宗教问题的文化化、政治化与去政治化
  • 一、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多种理论方案(略)
  • 二、民族关系问题的文化化和去政治化(略)
  • 三、民族关系问题的政治化方案(略)
  • 四、我国民族区域自治问题主要不是文化化的途径(略)
  • 五、多民族关系问题的多层次理论
  • 六、民族宗教关系问题的政治化、文化化和去政治化
  • 第十二章 宗教相通性精神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宗教相通性精神的研究
  • 一、不是乌托邦主观理念,而是宗教发展过程的实在动能
  • 二、排他、包容,还是多元?
  • 三、如何解决宗教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
  • 四、宗教关系发展的诸多规律性
  • 第二节 宗教相通性精神的实现条件及其误区
  • 一、宗教相通性的外在条件
  • 二、宗教相通性的内在条件
  • 三、宗教相通性精神的误区及实现宗教相通性精神的最大难题
  • 四、基穆关系和解个案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人类历史中的宗教相通性精神
  • 一、前国家社会不曾拥有宗教相通性精神
  • 二、农业国家社会的宗教相通性精神
  • 三、民族国家及后民族国家社会的宗教相通性精神
  • 第四节 民族宗教的未来走向
  • 一、基督教的尚武精神使其不足代表人类信仰的发展未来(略)
  • 二、走出冲突的误区:和而不同、并存共荣才是出路(略)
  • 三、宗教的对话精神与谨慎乐观的未来预期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完成本论文的艰难历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当代民族学研究方法的思考和总结——评《民族学实用方法》[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1)
    • [2].对生态民族学建构历程反思的学术对话[J]. 怀化学院学报 2019(12)
    • [3].莫斯《礼物》的出版与民族学中“交换”概念[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2)
    • [4].民族学博物馆开馆前的100个日日夜夜[J]. 武汉文史资料 2020(06)
    • [5].“亚太地区的未来展望”2019年亚太民族学与人类学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J]. 思想战线 2019(06)
    • [6].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及其所收藏的中国资料[J]. 文化遗产 2017(03)
    • [7].文化场域与生态民族学[J]. 河西学院学报 2015(01)
    • [8].民族学专业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04)
    • [9].音乐中的民俗与民俗中的音乐[J]. 山海经 2018(17)
    • [10].民族学的早期思想及其学科使命[J]. 中国研究生 2015(02)
    • [11].民族学[J]. 考试与招生 2015(Z1)
    • [12].民族学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探讨[J]. 时代教育 2015(13)
    • [13].试论民族学哲学基础[J]. 西部蒙古论坛 2009(02)
    • [14].从书斋到田野——民族学专业[J]. 高校招生 2008(Z1)
    • [15].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所藏涉藏资料研究[J]. 西藏研究 2020(01)
    • [16].发展非洲的新型“民族学”博物馆[J]. 国际博物馆(中文版) 2016(Z2)
    • [17].论广义民族学的最新发展——从宗教民族学的角度[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7(10)
    • [18].培养应用型民族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才智 2015(28)
    • [19].浅谈民族学知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 2015(20)
    • [20].民族学博物馆之未来:民族学博物馆发展的再思考[J]. 东南文化 2014(02)
    • [21].民族学是什么[J]. 今日民族 2013(06)
    • [22].民族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7)
    • [23].《现代民族学》一书评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4].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3)
    • [25].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J]. 世界文化 2009(10)
    • [26].广义民族学——民族科学研究的新高峰——评施正一先生的《广义民族学导论》[J]. 学术论坛 2008(12)
    • [27].民族学期刊学术规范量化指标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9)
    • [28].论桂学研究的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9].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贵州大学民族学为例[J]. 教育文化论坛 2015(02)
    • [30].培养应用型民族学人才模式的实践[J]. 学园 2017(35)

    标签:;  ;  ;  

    民族宗教和谐关系密码:宗教相通性精神中国启示录 ——民族宗教冲突出路的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