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落回叶化学成分研究

博落回叶化学成分研究

论文摘要

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系罂粟科(Papaveraceae)博落回属(Macleaya)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以生物碱类化合物为主,具有抑菌、杀虫、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本实验主要对博落回叶进行了化合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工作,并对其中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原托品类生物碱与酸结合的过程及产物进行了结构探讨。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利用系统预试方法对博落回叶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结果表明博落回叶中含有生物碱,酚性成分,甾体,黄酮及其苷,有机酸,油脂类,香豆素内酯及其苷,皂苷,少量萜类,糖及其苷,不含蒽醌及其苷,强心苷,蛋白质,鞣质。2.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博落回叶用石油醚冷浸后,用乙醇提取得总浸膏。再用溶剂萃取的方法将总浸膏分为3个极性部分:氯仿部分(W3)、正丁醇部分(W4)和水部分(W5)。通过TLC分析后选取氯仿部分(W3)为样品,采用柱色谱及溶剂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3.化合物的结构鉴定:通过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了9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6-acetonyl-dihyrosanguinnarinc,1),二氢血根碱(Dihydrosanguinarine,2),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3),血根碱(Sanguinarine,4),氧化血根碱(Oxysanguinarine,5),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6),5-氧-阿魏酰奎尼酸甲酯(5-O-feruloyquinic acid methyl es ter,7),原阿片碱(Protopine,8),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9)。其中化合物7(5-氧-阿魏酰奎尼酸甲酯)为首次从植物中发现的天然产物。4.主要活性成分成盐后的结构研究:以博落回叶中分离得到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为研究对象,将其与酸成盐,并通过13C NMR、1H NMR.1H-1H COSY、HSQC、HMBC等光谱手段对成盐后的结构进行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 分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博落回叶化学成分系统预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材
  • 1.2 仪器
  • 1.3 试剂
  • 1.4 博落回叶化学成分的系统预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第二章 博落回叶化学成分的分离
  • 1 药材、仪器与试剂
  • 1.1 药材
  • 1.2 仪器
  • 1.3 药品与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博落回叶总浸膏的提取及分段萃取
  • 2.2 博落回叶化学成分分离
  • 2.2.1 极性分段
  • 2.2.2 F2段的分离
  • 2.2.3 F3段的分离
  • 2.2.4 F4段的分离
  • 2.2.5 F5段的分离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果
  • 3.2 讨论
  • 第三章 博落回叶化学成分波谱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博落回叶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 2.1 化合物1
  • 2.1.1 化合物1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
  • 2.1.2 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鉴定
  • 2.2 化合物2
  • 2.2.1 化合物2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
  • 2.2.2 化合物2的化学结构鉴定
  • 2.3 化合物3
  • 2.3.1 化合物3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
  • 2.3.2 化合物3的化学结构鉴定
  • 2.4 化合物4
  • 2.5 化合物5
  • 2.5.1 化合物5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
  • 2.5.2 化合物5的化学结构鉴定
  • 2.6 化合物6
  • 2.7 化合物7
  • 2.7.1 化合物7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
  • 2.7.2 化合物7的化学结构鉴定
  • 2.8 化合物8
  • 2.9 化合物9
  • 3 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主要活性成分与有机酸成盐后的结构及波谱特征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原阿片碱盐酸盐的制备
  • 2.2 原阿片碱(或别隐品碱)有机酸盐的制备
  • 1H NMR和13C NMR测定'>2.3 原托品类生物碱盐1H NMR和13C NMR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原托品类生物碱盐酸盐成盐后的结构转变
  • 3.2 原托品类生物碱成盐后的构型变化
  • 3.3 原托品类生物碱有机酸离子对化合物成盐后对比研究
  • 第二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博落回散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J]. 养猪 2020(02)
    • [2].博落回叶肉组织原生质体的分离条件筛选[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0)
    • [3].博落回散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J]. 广东饲料 2019(10)
    • [4].博落回繁殖栽培体系初探[J]. 江西农业 2019(08)
    • [5].春季生态因子对博落回光合作用的影响[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 [6].博落回抗生素敏感度筛选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4)
    • [7].外源硒对博落回富硒效果及有效成分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07)
    • [8].兽用博落回散对饲用酶制剂酶活性的影响[J]. 生物资源 2019(02)
    • [9].博落回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 广东饲料 2009(04)
    • [10].博落回散对乌苏里貉生长性能的影响[J]. 饲料博览 2020(04)
    • [11].内部沸腾法提取博落回生物碱的工艺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14)
    • [12].博落回生物碱作用于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湖南畜牧兽医 2019(05)
    • [13].博落回散改善白羽肉鸭生产性能的研究[J]. 湖南饲料 2016(04)
    • [14].博落回散对围产期和哺乳期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湖南畜牧兽医 2015(01)
    • [15].博落回生物碱在动物养殖上的应用研究概况[J]. 广东饲料 2010(04)
    • [16].博落回散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 中国饲料 2015(07)
    • [17].博落回和竹柳间作修复铀污染土壤的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10)
    • [18].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籽多糖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8(11)
    • [19].博落回田间主要害虫及天敌调查[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10)
    • [20].博落回根段繁殖技术[J]. 绿色科技 2014(12)
    • [21].博落回果实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2].茶籽多糖和博落回生物碱对黄羽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博落回血根碱的抑菌活性[J]. 动物营养学报 2018(11)
    • [23].博落回资源为示范的中药材全产业链研究与综合利用[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10)
    • [24].博落回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 养殖与饲料 2010(11)
    • [25].博落回果实药材质量标准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07)
    • [26].博落回根中生物碱的分离[J]. 中国药师 2017(11)
    • [27].中国科学家完成博落回全基因组测序并解析苄基异奎宁类生物碱途径[J]. 植物学报 2018(03)
    • [28].博落回鲜叶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10)
    • [29].博落回根提取物对黄粉虫的触杀活性[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7)
    • [30].博落回生物碱对蝗虫成虫毒力试验简报[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0(04)

    标签:;  ;  ;  ;  

    博落回叶化学成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