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恢复性司法是当今西方社会积极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处理犯罪的司法模式。与报应性司法相对应,它意在弥补报应性司法存在的固有缺陷,是以修补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为目标的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处理犯罪问题的全新视角,对我国的刑事司法理论和实践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冲突解决的理想目标——公正性、效率性、自治性,与恢复性司法的内在价值——司法正义是一致的。本文从恢复性司法的源起谈起,介绍了恢复性司法的概念与特点,从宪政理论和程序正义理论对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同时考察了国外存在的几种恢复性司法实践模式,在分析了我国构建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构建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原则、适用条件和范围,并对我国从犯罪发生之前的预防,到侦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以及对监禁服刑人员的恢复性措施进行了恢复性司法制度的设计。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第一部分 恢复性司法概述一、恢复性司法的起源二、恢复性司法的概念与特点三、恢复性司法的利弊(一) 恢复性司法的优点(二) 恢复性司法的不足第二部分 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基础一、宪政理论(一) 宪政理论概述(二) 宪政理论是恢复性司法的坚实理论基础二、程序正义理论(一) 程序正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二) 程序正义是恢复性司法的理论源泉第三部分 恢复性司法的基本模式一、被害人——犯罪人模式二、新西兰家庭小组会议模式三、团体处刑会议模式四、恢复性警察警告模式五、对各种实践模式的简要评价第四部分 我国引入恢复性司法的现实考量一、我国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可行性(一) 恢复性司法引入我国的环境基础(二) 恢复性司法引入我国的文化基础(三) 恢复性司法引入我国的实践基础二、我国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一) 恢复性司法是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需要(二) 恢复性司法是提高我国司法效率的需要(三) 恢复性司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三、我国目前实践中对恢复性司法的探索(一) 社区矫正和社区服务制度(二) 和谐社会下“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推行(三) 司法实践中对“恢复性司法”的探索第五部分 和谐社会下恢复性司法制度在中国的构建一、我国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原则、适用条件和案件范围(一) 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原则(二) 恢复性司法制度的适用条件(三) 恢复性司法制度适用的案件范围二、恢复性司法制度的阶段设计(一) 社区对未然犯罪的预防(二) 侦查阶段恢复性司法的设计(三) 起诉阶段恢复性司法的设计(四) 审判阶段恢复性司法的设计(五) 对监禁服刑人员的恢复性措施结语注释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恢复性司法论文; 宪政理论论文; 程序正义论文; 和谐论文; 本土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