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无针接头维护方法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改良无针接头维护方法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论文摘要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是临床上抢救危重患者的必要通道,广泛用于输液、输血、化疗药物治疗、肠道外营养等。但随之产生的并发症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以导管感染相关性感(CRI)为主,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医疗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CRI,但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导管接头,目前国外普遍及国内大部分医院医院采用无针密闭接头连接导管。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布的《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2006版)认为导管接口是导致导管内微生物定植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较长时间留置的导管。据统计,导管留置时间超过1周后,由于输液接口导致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占5l%,这与不规范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对输液接头的维护与管理,统一护理标准,规范输液操作,能有效降低CRI的发生率。为此本研究通过大量临床病例分析,探讨了改良无针接头消毒方法及选用与无针接头匹配的输液工具等一系列方式来降低CRI的发生率。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导管无针接头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改进PICC导管无针接头的消毒方法,并选择匹配的螺口输液器和注射器,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做出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将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行PICC置管化疗并自愿参加研究并符合PICC置管标准的肿瘤患者321例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研究组三组,对照A、B组和研究组中均为107例。对照A组采用蘸75%酒精棉签以环形消毒法消毒无针接头15秒,对照B组采用含75%酒精棉球包裹无针接头以正反揉搓法消毒无针接头15秒,两个对照组均选择普通输液器和注射器连接无针针头;研究组采用独立包装的单片酒精棉片包裹无针接头以正反揉搓法消毒无针接头15秒,选择匹配的螺口输液器和注射器连接无针接头。比较三组病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和细菌种类。研究结果:研究组导管出口感染率5.6%,导管细菌定植率1.9% ,均明显低于对照A、B组两组,A、B组导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19.6%和14.0%,而导管细菌定植率分别为14.0%和7.5%,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的CRBSI为0.0%,对照B组中的CRBSI为0.9%,对照A组中的CRBSI为2.8%,三组中的CRBSI比较无明显差异。导管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72.4%,革兰氏阴性菌占24.1%,真菌占3.5%。结论:采用独立包装的酒精棉片包裹无针接头以正反揉搓法消毒无针接头,并选择匹配的输液器和注射器可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不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推广。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及分组
  • 2.2 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完成实验情况
  • 3.2 三组相关资料的比较
  • 3.3 三组病人CRI 发生率的比较
  • 3.4 三组 CRI 细菌的分布
  • 第4章 讨论
  • 4.1 无针接头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 4.2 消毒剂及擦拭力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 4.3 无针接头的不同消毒方式对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
  • 4.4 选择的输液工具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 4.5 CRI 病原菌的种类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改良无针接头维护方法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