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信托法理之研究

资产证券化的信托法理之研究

论文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由其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分离和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增强资产的信用,转换成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销售给投资者的一种融资行为。资产证券化信托是运用信托模式进行资产证券化操作,并根据信托原理加以规范和管理的一种特殊信托。它主要包括发起人、受托机构、投资者三大资产证券化信托主体和两层信托法律关系。文章根据资产证券化的特征,首次提出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两层信托关系的观点。此外,立足于资产证券化信托法理分析,揭示信托的三大“确定性”并没有因资产证券化与信托原理相冲突,而是资产证券化本身巧妙地运用了信托的原理,进一步丰富了信托法的研究领域。为了充分阐述、论证资产证券化是适用信托制度,文章从纲举目张的原理出发,紧紧抓住其核心所在,即论证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财产权的转移系形式转移,管理该信托财产的受托机构系用自己的名义,为实现委托人通过资产证券化的设计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而管理和处分该信托财产,并以信托财产的破产隔离功能论证了信托是支持资产证券化的制度保障。在《信托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证券化信托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的同时,也显现出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通机制和信托公示制度等制度上的不健全之处。为了能够使资产证券化给社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果,文章对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证券化发达的国家进行了该方面的考察,目的是为了给我国刚刚起步的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探讨如何推进资产证券化信托的法律制度的建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研究意义
  • 0.3 我国资产证券化信托法律制度研究综述
  • 0.4 研究方法、内容和思路
  •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信托的概念及法律制度的沿革
  • 1.1 资产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信托的概念
  • 1.1.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1.1.2 资产证券化信托的定义
  • 1.1.3 资产证券化信托的法律特征
  • 1.1.4 资产证券化信托的功能
  • 1.2 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沿革及现状
  • 1.2.1 美国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沿革及现状
  • 1.2.2 日本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沿革及现状
  • 1.2.3 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沿革及现状
  • 第二章 信托参与资产证券化的法理分析
  • 2.1 资产证券化的信托法理解析
  • 2.1.1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
  • 2.1.2 信托参与我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操作尝试
  • 2.1.3 资产证券化的信托原理
  • 2.2 信托的三大确定性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体现
  • 2.2.1 资产证券化下的特殊信托目的
  • 2.2.2 资产证券化下的信托财产
  • 2.2.3 资产证券化下的信托受益人
  • 2.3 资产证券化当事人的信托法律关系
  • 2.3.1 发起人与受托机构之间的信托法律关系
  • 2.3.2 受托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托法律关系
  • 2.4 资产证券化信托中受益人的权利保护
  • 2.4.1 受益人的权利内容
  • 2.4.2 受益人的权利性质
  •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适用信托制度的效果
  • 3.1 信托在资产证券化运用上的效果
  • 3.1.1 破产隔离功能
  • 3.1.2 禁止强制执行的功能
  • 3.2 受托人善管注意义务下的效果
  • 3.3 受益权凭证流通的效果
  • 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信托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其完善之建议
  • 4.1 资产证券化信托产品流通机制的法律问题
  • 4.1.1 受益权凭证进入二级市场流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2 构建资产证券化信托产品流通的信息平台的构想
  • 4.2 资产证券化信托公示制度的法律问题
  • 4.2.1 证券化资产转让公示制度
  • 4.2.2 我国资产证券化信托公示制度之完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资产证券化的信托法理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