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目的应用生物相容性良好材料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I型胶原和壳聚糖,研制出新型的复合生物硬脊膜作为理想的硬脊膜修复材料。方法应用分子量为5万的PLGA共聚物使用溶剂浇铸/粒子浸出法制作出多孔PLGA支架(P膜),然后在多孔PLGA支架的表面层复合9:1和5:5比例的I型胶原和壳聚糖材料,分别制作出PGC(5:5)膜和PGC(9:1)膜,然后在PGC(9:1)膜按100u/cm2加入bFGF制成bPGC(9:1)膜。进行材料的吸水率、接触角、孔隙率、力学性能、扫描电镜、细胞毒性实验及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并从中选择出力学性能满意和生物相容性佳的材料的PGC(9:1)和bPGC(9:1)膜备用。设计出硬脊膜损伤修复动物模型,并用PGC(9:1)膜、bPGC(9:1)膜及自体筋膜修复硬脊膜。术后1、2、4和16周随机处死取材,肉眼、光镜HE染色检测、透射电镜检测及I型胶原、bFGF和IL-6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疤痕组织修复、材料与脊髓组织粘连、炎性细胞浸润及I型胶原、bFGF和IL-6表达情况。结果PGC膜及bPGC膜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优于PLGA膜。在动物实验中应用非缝合技术,PGC(9:1)和bPGC膜(9:1)成功地修复了硬脊膜缺损。两种合成修复膜较自体筋膜的炎性反应较明显,但与脊髓组织粘连较后者轻,P<0.05。与其它两种材料相比,PGC膜抑制了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而bPGC(9:1)与自体筋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GC(9:1)材料中的bFGF在1—2周内均有表达,4周时未见表达。结论通过I型胶原、壳聚糖改性的多孔PLGA材料,可以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其中PGC(9:1)和bPGC(9:1)材料的性能较佳。PGC材料植入机体后,组织的炎性反应较自体筋膜明显,但亦可以达到满意的修复硬脊膜的效果。PGC材料中加入适量的bFGF,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硬脊膜组织的修复替代。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英文缩略语表详细摘要前言第一部分 人工硬脊膜PLGA系列膜的研制材料与仪器一、材料二、主要仪器设备方法一、Ⅰ型胶原、壳聚糖及bFGF溶液的配制二、多孔PLGA膜(P膜)的制作三、PLGA/Ⅰ型胶原复合膜的制作(PG膜)四、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膜(9:1)的制作(PGC9:1膜)五、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膜(5:5)的制作(PGC5:5膜)六、bFGF/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膜的制作(bPGC9:1膜)结果一、系列膜肉眼观察二、实验材料图片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第二部分 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复合膜的物理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检测材料与仪器一、药品与试剂二、主要仪器设备方法一、材料吸水率的测定二、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测试三、接触角测定四、孔隙率检测五、细胞毒性实验六、扫描电镜结果一、材料的吸水率二、力学性能测定1 抗拉强度结果2 伸长率统计结果三、接触角测定四、孔隙率检测五、细胞毒性试验结果1 细胞形态学观察2 各组MTT检测3 成纤维细胞增殖率检测六、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第三部分 硬脊膜损伤修复动物模型的构建材料方法一、实验分组二、硬脊膜损伤修复模型手术操作步骤结果1、手术并发症统计2、不同膜修复时间及一次成功率比较的比较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第四部分 系列膜的病理学及透射电镜研究材料与仪器方法一、标本的采集及肉眼观察指标二、光镜检查(HE染色)三、透射电境观察(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四、免疫组织化学检查(immunohistochemistry)五、统计学处理结果一、肉眼观察二、光镜下HE染色结果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四、透射电镜观察(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综述致谢查新结论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硬脊膜损伤论文; 壳聚糖论文; 型胶原论文; 生物相容性论文;
PLGA/I型胶原/壳聚糖复合人工硬脊膜的研制及其相关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