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论文-邵露营,周延清,杨珂,郭萌萌

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论文-邵露营,周延清,杨珂,郭萌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黄,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RgTPI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邵露营,周延清,杨珂,郭萌萌[1](2018)在《地黄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空间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已知地黄磷酸丙糖异构酶(RgTPI)基因少量片段的基础上,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克隆出RgTPI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分析其空间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糖酵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他功能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RgTPI基因完整ORF序列全长为765 bp,编码254个氨基酸,该序列与芝麻和猴面花等植物中的TPI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经预测发现,RgTPI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属于ICL-KPHMT超家族的成员。该蛋白中α螺旋占46.06%,无规卷曲占28.35%,延伸链占16.93%,β转角占8.66%,是一种转移酶,没有跨膜运输功能,不是分泌性蛋白,大多存在于线粒体中。qRT-PCR结果表明,RgTPI在地黄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和茎。(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李超群[2](2017)在《细粒棘球蚴延伸因子-1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细粒棘球蚴延伸因子-1和磷酸丙糖异构酶T、B细胞表位以及各级结构进行预测,获得可取的抗原表位,对两者的免疫诊断性初步分析,了解其诊断价值。2.利用原核表达技术,通过对上述两种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蛋白,为后期免疫保护和诊断价值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经Expasy系统预测两种基因的理化性质,使用DNAStar软件来分析蛋白亲水性、柔性区域、抗原指数及表面可及性,利用ABCpred与IEDB软件综合预测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通过DNAStar软件预测T细胞表位,使用SOPMA软件预测二级结构,SWISS-MODEL网站构建叁维结构。使用DNAstar软件对Eg和人类EF-1、TPI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2.通过RT-PCR获得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重组质粒与p ET-28α(+)经双酶切连接成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表达、纯化目的蛋白。用ELISA方法分别对37例囊型包虫、29例泡型包虫患者、16例正常人的血清检出率测定,了解其诊断价值。结果:1.EgEF-1亲水性得分较高的区域有7个;6个柔性区域;抗原性指数得分较高的区域分布与柔性区域一致;表面可及性得分较高的区域较少;可能的B细胞线性表位区域是:120-130、286-295、306-320、365-378;可能的优势性T细胞表位区域是:34-48、164-177、222-244、280-290、321-330、396-407;Eg EF-1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2.81%、β折叠22.54%、β转角10.94%、无规则卷曲33.71%;序列比对,Eg EF-1与人类EF-1的一致性为35.06%,Eg TPI与人类TPI的一致性为8%。Eg TPI亲水性得分较高的区域有8个;8个柔性区域;抗原性指数得分较高的区域分布与柔性区域大部分一致;表面可及性得分较高的区域分布区域相对较少;可能的B细胞线性表位的氨基酸序列为:28-39、50-60、70-80、131-139、150-159、213-231。Eg TPI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6%、β折叠22.00%、β转角12.00%、无规则卷曲30.00%;可能的优势性T细胞表位区域为:16-30、71-85、98-119、142-154、178-200。2.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诱导纯化出重组蛋白Eg EF-1的分子量在34KD左右,Eg TPI的分子量在27KD左右。ELISA结果显示,Eg EF-1血清检测阳性率为0,但OD值普遍较高,Eg TPI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6.48%,多房棘球蚴患者阳性检出率为72.41%,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E和AE间差异没有显着性。结论:1.通过对抗原表位的预测,Eg EF-1有4个B细胞表位的区域、6个优势性T细胞表位区域,Eg TPI有6个可能形成B细胞表位的区域、5个优势性T细胞表位区域,这些抗原表位预示可作为免疫诊断和药物治疗靶点2.成功纯化重组蛋白后,Eg EF-1对两种病人血清检测结果无阳性例数;Eg TPI检测结果表明,细粒患者与多房患者之间存在交叉反应,Eg TPI重组蛋白无种属特异性。(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期刊2017-05-01)

吴华俊[3](2016)在《松墨天牛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Coleoptera:Cerambycidae),是我国的重要林业害虫,主要危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松属植物,也是传播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 xylophilus)的媒介昆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是糖酵解酶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磷酸丙糖异构酶参与机体细胞质内的葡萄糖分解代谢,催化二羟丙酮磷酸与3-磷酸甘油醛之间的可逆反应,并且在糖酵解、糖原异生、脂肪酸合成和戊糖磷酸等包含叁糖磷酸脂代谢的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松墨天牛cDNA文库中筛选出含有5′端的TPI基因片段,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扩增该基因的3′端,通过软件进行拼接得到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序列。本研究获得的松墨天牛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为1450 bp,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表明其开放阅读框(ORF)为744 bp,编码247个氨基酸,命名为MaTPI(GenBank登录号:KX024698)。推测MaTPI分子量为26.71 kDa,等电点为5.07。MaTPI分子式为C1192H1892N320O363S6,属于亲水蛋白,不含有跨膜区域和信号肽,含有7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和4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对MaTPI蛋白的二级结构及叁级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以α螺旋结构和β折叠结构居多。对该蛋白的结构域进行预测,发现MaTPI蛋白含有完整的磷酸丙糖异构酶结构域,这表明MaTPI编码蛋白属于TPI家族。同源序列比对显示MaTPI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大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有80%的最高同源性,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等12种昆虫的同源性在70-73%之间,并含有TPI活性功能位点序列——AYEPVWAIGTG。系统发育树显示松墨天牛与赤拟谷盗和大黄粉虫在同一分枝上,而与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等昆虫的遗传距离较远。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MaTPI在成虫的表达量高于蛹和幼虫,叁者表达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MaTPI在成虫腹部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头部、胸部、足、触角和翅(P<0.05);MaTPI在幼虫各组织中的表达量是:脂肪体>体壁>血淋巴>中肠>马氏管(P<0.05)。用11种农药处理松墨天牛幼虫后,发现有3种农药(白僵菌、啶虫脒、马拉硫磷)处理后的松墨天牛MaTPI表达量出现了上调表达,有8种农药(Bt、绿僵菌、印楝素、噻虫啉、灭多威、毒死蜱、杀虫双、敌杀死)处理的表达量出现下调表达。(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马芳芳,苏彦冰,张彬,李红英,韩渊怀[4](2016)在《玉米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隆玉米(Zea mays L.)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ZmTPI,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研究,根据玉米TPI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玉米叶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了约750bp的基因编码区cDNA片段,T/A克隆后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随后将克隆到的该基因片段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得到的重组表达质粒GST-ZmTPI转化Bl21进行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结果显示,玉米ZmTPI(GenBank:EU959275)cDNA全长1 216bp,753bp开放阅读框编码250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26.7205kDa,理论等电点为5.12;该蛋白具有高度保守的TIM结构域,与其它高等植物的同源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进化树分析表明,玉米TPI与甘蔗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进化支;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成功诱导表达并且纯化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融合蛋白。玉米ZmTPI蛋白的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及纯化的成功,为进一步研究目的蛋白的酶活性质及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梁怡琳,高攀,柯泽楷,罗新萍,刘志刚[5](2012)在《微小牛蜱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隆和表达微小牛蜱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im)编码基因,提取微小牛蜱成虫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将其连入pMD-18T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正确的目的基因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并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Rosetta(DE3)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分析。结果发现,克隆所得的微小牛蜱成虫tim基因片段长度为750bp(登录号为JX112888),其中开放阅读框为750 bp,编码249个氨基酸,与微小牛蜱胚胎中克隆出的tim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Tim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7 000。(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苏会敏[6](2010)在《捻转血矛线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克隆、表达、酶活性分析及重组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属毛圆科(Trichostrongylidae)血矛属(Haemonchus)线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绵羊、山羊和牛等)第四胃,常因吸血导致宿主贫血和衰弱,引起幼龄动物尤其是羔羊的死亡,对畜牧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传统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驱虫药和饲养管理相结合,但随着近年来抗药虫株的出现和蔓延,传统的化学防治法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治该病亟待解决的问题。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TPI)是一种糖酵解酶,在机体内参与葡萄糖分解代谢,催化丙糖磷酸异构体在二羟丙酮磷酸和D型甘油醛-3-磷酸之间的可逆转换,在糖酵解、糖原异生、脂肪酸生物合成以及磷酸戊糖代谢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次克隆了HcTPI的全长基因并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对重组HcTPI蛋白的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1.捻转血矛线虫磷酸丙糖异构酶cD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捻转血矛线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序列表达标签EST(登录号为CB015183)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获得该基因的5’端和3’端未知序列,将这些序列拼接后获得捻转血矛线虫TPI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986bp),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含有一个744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RF)、64 bp 5’非翻译区,178bp 3’非翻译区。根据此ORF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捻转血矛线虫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744bp的产物,与推导出的ORF长度一样,二者序列同源性为99%。利用DNAstar等软件,结合网络资源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247个氨基酸,推测蛋白的等电点为8.18,分子质量为27.47kDa,且含有磷酸丙糖异构酶的活性功能位点序列AYEPVWAIGTG,与许多物种的磷酸丙糖异构酶都一定的同源性。2.捻转血矛线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重组酶活性测定应用DNA重组技术,将TPI的ORF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经酶切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以IPTG诱导表达重组HcTPI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pET32a(+)-HcTPI在大肠杆菌中得到成功表达,重组蛋白分子量在45kDa左右。菌体经超声破碎后的沉淀与上清的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在上清和包涵体中均有表达。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山羊的血清作为第一抗体,兔抗山羊IgG-HRP为第二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45kDa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采用与αα-磷酸甘油脱氢酶偶联法对该重组蛋白进行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pH值为7.5。酶促反应动力学结果显示,Km和Vmax分别为0.96mmo1/L和0.341 mmol/(L·min)。3.捻转血矛线虫谷氨酸脱氢酶的原核表达及重组酶的活性测定将表达捻转血矛线虫谷氨酸脱氢酶(HcGDH)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HcGDH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其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pET-28a(+)-HcGDH在大肠杆菌中得到成功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在63kDa左右。菌体经超声破碎,对沉淀与上清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用His蛋白纯化柱对该包涵体蛋白变性纯化后,用梯度尿素对其进行连续透析复性。对纯化复性的蛋白进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发现该酶为NAD特异性酶且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0℃,8.0。酶促反应动力学结果显示,Km和Vmax分别为1.26mmo1/L和0.055 mmol/(L·min)。(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0-10-01)

周君,徐剑,相入丽,陆小平[7](2009)在《蜜蜂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AmTpi)全长cDNA的电子克隆及其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蜜蜂(Apis mellifera)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768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编码247个氨基酸的蛋白;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家蚕(Bombyxmori)、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按蚊(Anopheles gambiae)、烟蚜夜蛾(Heliothis virescens)的磷酸丙糖异构酶的蛋白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魏佳,徐梅倩,何国声,姚宝安[8](2006)在《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T-PCR技术从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 turkestanicum)成虫总RNA中扩增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TPI),鉴定后将目的片段与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TPI,并将其电击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中,重组菌株经甲醇诱导后表达的TPI蛋白,经SDS-PAGE、western-blotting检测,并利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柱纯化。结果显示,成功地克隆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TPI;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了分子质量为43 ku的TPI蛋白;葡聚糖凝胶层析过滤得到单一的TPI蛋白。(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06年08期)

魏佳[9](2006)在《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东毕属的各种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而引起的一种血吸虫病。该病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给畜牧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同时东毕吸虫的尾蚴可使人患尾蚴性皮炎,也称稻田皮炎,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目前对东毕吸虫病的防制还存在诸多困难,首先,实践证明通过杀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螺类来防治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其次,通过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虽然效果很好,但也存在治疗费用高、不能防止重复感染以及耐药性的产生等缺点,现普遍认为有必要研究血吸虫的疫苗来预防此病。本研究克隆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基因(ACTIN)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TPI)的全长序列,并将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 首先,根据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肌动蛋白基因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成虫总RNA分别扩增ACTIN和TPI的中间大片段,再根据已知序列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出ACTIN和TPI的5’和3’端,将叁段序列拼接得到ACTIN和TPI的全长cDNA序列并登录GeneBank,登录号为:ACTIN为DQ017265,TPI为DQ092331。 其次,根据TPI全长cDNA序列设计两条加有EcoR I和Not I酶切位点的引物,利用RT-PCR扩增TPI全长序列并克隆到pMD18-T载体,EcoR I和Not I双酶切重组载体pMD18-T/TPI后将获得的全长TPI亚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构成重组表达载体pPIC9k/TPI,Sal I酶切重组表达载体pPIC9k/TPI后电击转化到酵母菌株GS115感受态细胞中,用组氨酸缺陷培养基和G418依次筛选多拷贝质粒整合的毕赤酵母菌株。重组酵母细胞在含甲醇的培养基中分泌表达目的蛋白,培养3d后收取上清,SDS-PAGE显示表达的蛋白分子量为43kDa,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被自然感染东毕吸虫的绵羊血清所识别。蛋白表达时相分析表明,甲醇诱导72h蛋白表达产量最高。表达产物通过葡聚糖凝胶G-75层析柱纯化,测定蛋白浓度为1200mg/L。 最后,用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ELISA分析结果表明:空白组的抗体水平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而免疫组在免疫后抗体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一次免疫组和加强免疫组的抗体水平均在第四周达到峰值,但加强免疫组较一次免疫组的免疫效果好。由此可见,TPI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东毕吸虫疫苗的候选基因。(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魏佳,徐梅倩,何国声,姚宝安[10](2006)在《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的全长基因。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扩增出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大片段,再结合RACE技术分别得到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3′端和5′端,将3部分序列拼接后获得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提交GenBank。结果成功克隆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DQ092331。结论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为进一步表达及其生物学性能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06年01期)

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1.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细粒棘球蚴延伸因子-1和磷酸丙糖异构酶T、B细胞表位以及各级结构进行预测,获得可取的抗原表位,对两者的免疫诊断性初步分析,了解其诊断价值。2.利用原核表达技术,通过对上述两种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蛋白,为后期免疫保护和诊断价值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经Expasy系统预测两种基因的理化性质,使用DNAStar软件来分析蛋白亲水性、柔性区域、抗原指数及表面可及性,利用ABCpred与IEDB软件综合预测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通过DNAStar软件预测T细胞表位,使用SOPMA软件预测二级结构,SWISS-MODEL网站构建叁维结构。使用DNAstar软件对Eg和人类EF-1、TPI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2.通过RT-PCR获得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重组质粒与p ET-28α(+)经双酶切连接成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表达、纯化目的蛋白。用ELISA方法分别对37例囊型包虫、29例泡型包虫患者、16例正常人的血清检出率测定,了解其诊断价值。结果:1.EgEF-1亲水性得分较高的区域有7个;6个柔性区域;抗原性指数得分较高的区域分布与柔性区域一致;表面可及性得分较高的区域较少;可能的B细胞线性表位区域是:120-130、286-295、306-320、365-378;可能的优势性T细胞表位区域是:34-48、164-177、222-244、280-290、321-330、396-407;Eg EF-1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2.81%、β折叠22.54%、β转角10.94%、无规则卷曲33.71%;序列比对,Eg EF-1与人类EF-1的一致性为35.06%,Eg TPI与人类TPI的一致性为8%。Eg TPI亲水性得分较高的区域有8个;8个柔性区域;抗原性指数得分较高的区域分布与柔性区域大部分一致;表面可及性得分较高的区域分布区域相对较少;可能的B细胞线性表位的氨基酸序列为:28-39、50-60、70-80、131-139、150-159、213-231。Eg TPI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6%、β折叠22.00%、β转角12.00%、无规则卷曲30.00%;可能的优势性T细胞表位区域为:16-30、71-85、98-119、142-154、178-200。2.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诱导纯化出重组蛋白Eg EF-1的分子量在34KD左右,Eg TPI的分子量在27KD左右。ELISA结果显示,Eg EF-1血清检测阳性率为0,但OD值普遍较高,Eg TPI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6.48%,多房棘球蚴患者阳性检出率为72.41%,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E和AE间差异没有显着性。结论:1.通过对抗原表位的预测,Eg EF-1有4个B细胞表位的区域、6个优势性T细胞表位区域,Eg TPI有6个可能形成B细胞表位的区域、5个优势性T细胞表位区域,这些抗原表位预示可作为免疫诊断和药物治疗靶点2.成功纯化重组蛋白后,Eg EF-1对两种病人血清检测结果无阳性例数;Eg TPI检测结果表明,细粒患者与多房患者之间存在交叉反应,Eg TPI重组蛋白无种属特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邵露营,周延清,杨珂,郭萌萌.地黄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空间表达[J].河南农业科学.2018

[2].李超群.细粒棘球蚴延伸因子-1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诊断研究[D].青海大学.2017

[3].吴华俊.松墨天牛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6

[4].马芳芳,苏彦冰,张彬,李红英,韩渊怀.玉米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梁怡琳,高攀,柯泽楷,罗新萍,刘志刚.微小牛蜱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原核表达[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

[6].苏会敏.捻转血矛线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克隆、表达、酶活性分析及重组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测定[D].南京农业大学.2010

[7].周君,徐剑,相入丽,陆小平.蜜蜂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AmTpi)全长cDNA的电子克隆及其验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8].魏佳,徐梅倩,何国声,姚宝安.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中国兽医科学.2006

[9].魏佳.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华中农业大学.2006

[10].魏佳,徐梅倩,何国声,姚宝安.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

标签:;  ;  ;  ;  

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论文-邵露营,周延清,杨珂,郭萌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