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我国是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为9.09%,约有1.1~1.2亿为HBV携带者,其中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受损,并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细胞和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或者受核酸、细菌内毒素和促细胞分裂素等作用后,由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可分为α、β、γ三类。IFN-α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是临床常用的抗HBV药物。目前用于临床的普通IFN-α半衰期只有4~6h,患者不得不接受频繁的皮下注射(疗程至少半年),但其长期疗效并不确切。重组人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 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interferon-α-2b fusion protein ,rHSA-IFNα-2b)是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长效干扰素,其在体内的半衰期显著长于IFNα-2b和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rHSA-IFNα-2b注射频率可以从IFNα-2b的每天一次或每周3次减少到每两周一次,这将极大地方便患者。同时长效干扰素所提供的较为稳定的血药浓度也将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研究已证明rHSA-IFNα-2b可发挥有效的抗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作用,但是否同样具有抗HBV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通过探索rHSA-IFNα-2b对体外2.2.15细胞(HepG2 2.2.15 cell)HBsAg、HBeAg(Hepatitis B e Antigen)分泌、HBV DNA复制的影响,及对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肝功能影响和对鸭乙肝病毒(DHBV)DNA的抑制作用,来系统考察rHSA-IFNα-2b的抗HBV作用,为rHSA-IFNα-2b治疗CHB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IFN-α主要通过激动特异性细胞膜受体来发挥抗病毒作用。当IFN-α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触发细胞内一系列酶活化,产生一组抗病毒蛋白,包括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2’-5’-OAS)、磷酸二脂酶(phosphodiesterase,PDE)及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OAS可催化2’-5’-寡核苷酸(2’-5’-oligoadenylate,2-5A)合成,激活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抑制病毒mRNA信息的传递,从而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本研究同时拟通过考察rHSA-IFNα-2b对抗病毒蛋白OAS的影响,及与Jak-Stat通路、p38-MAPK通路的关联,来阐述其发挥抗HBV作用的机制。(一)体外药效学及机制研究:本课题选用2.2.15细胞作乙型肝炎体外模型,首先采用MTT法考察rHSA-IFNα-2b对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选择含8个实验浓度梯度rHSA-IFNα-2b(500、250、125、62.5、31.2、15.6、7.8、3.9nmol/L)的培养液,培养2.2.15细胞9天后,加入含有400mg/L MTT的培养液孵育4 h,弃MTT液并加入DMSO,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absorbance,A)值,来考察药物对细胞的破坏程度。结果发现,rHSA-IFNα-2b对2.2.15细胞形态仅有轻微的损坏,且细胞破坏率与细胞形态变化无明显关系,TC50>500 nmol/L,远高于其有效剂量。我们选用含三个不同rHSA-IFNα-2b浓度梯度(0.075,0.3,1.2 nmol/L)的培养液来培养2.2.15细胞,每3天更换含有药物的培养液,分别收集第3、6、9天上清液。细胞上清液中的HBsAg、HBeAg采用ELISA法检测,用酶标仪测定其A值,并根据标准品A值折算得出样品浓度。细胞上清液中的HBV DNA浓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最后通过标准品的CT值来计算样品DNA的浓度。实验结果发现,rHSA-IFNα-2b明显抑制HBsAg、HBeAg分泌,其中浓度在0.075~1.2 nmol/L范围内时,其对HBsAg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rHSA-IFNα-2b能抑制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复制,也呈明显浓度依赖性。IFNα-2b与rHSA-IFNα-2b作用无显著性差异。随后,我们用rHSA-IFNα-2b(0.075、0.3、1.2 nmol/L)作用2.2.15细胞3天后,收集细胞并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考察STAT1、ISGF3、2’-5’-OAS的变化;给予JAK抑制剂或p38抑制剂之后1h再给予rHSA-IFNα-2b(0.3 nmol/L),48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HBsAg,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清液HBV-DNA,用Western Blot检测2.2.15细胞2’-5’-OAS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rHSA-IFNα-2b作用3天后,2.2.15细胞的OAS表达明显增加,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STAT1和ISGF3的表达也有所增加,但浓度依赖性不明显。rHSA-IFNα-2b可抑制HBsAg分泌、HBV-DNA复制,增加2’-5’-OAS蛋白表达;p38抑制剂对rHSA-IFNα-2b作用产生轻微影响,JAK抑制剂可产生较大影响,两抑制剂合用可产生更明显影响,但并不能完全阻断rHSA-IFNα-2b的作用。这说明rHSA-IFNα-2b主要通过Jak-Stat通路发挥作用,p38-MAPK通路也起部分作用。(二)体内药效学:本课题选用感染了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安徽麻鸭作动物模型,用PCR筛选DHBV阳性雏鸭,皮下注射rHSA-IFNα-2b(0.25、0.5、1.0nmol/kg),每周1次,共4周;选用IFNα-2b作阳性对照,0.2 nmol/kg,每周3次,共4周;停药1周后处死动物,取肝脏做病理切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的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HBV DNA拷贝数;对鸭肝脏进行病理检查;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肝脏2’-5’-OAS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rHSA-IFNα-2b治疗4周后,鸭血清ALT、AST、TBIL水平明显降低,其中ALT对rHSA-IFNα-2b治疗更为敏感,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IFNα-2b也能明显降低ALT、AST、TBIL,但ALT在停药7天后出现反跳,而rHSA-IFNα-2b三治疗组无明显反跳。rHSA-IFNα-2b可使鸭血清DHBV DNA拷贝数明显降低,治疗4周后显示明显剂量依赖性,停药1周后未见反跳;而IFNα-2b停药1周后有明显反跳。rHSA-IFNα-2b对DHBV DNA的抑制率明显高于IFNα-2b。鸭肝脏病理检查发现感染DHBV实验鸭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而rHSA-IFNα-2b可使肝细胞变性明显减轻;肝脏组织学评分显示rHSA-IFNα-2b肝脏病理改善要明显强于IFNα-2b。rHSA-IFNα-2b还可增加肝脏细胞2’-5’-OAS蛋白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总之,rHSA-IFNα-2b能有效抑制2.2.15细胞和鸭乙肝动物模型中乙肝病毒的增殖,它主要是通过影响Jak-Stat通路,增加抗病毒蛋白OAS的分泌而实现的;p38-MAPK通路也发挥部分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茵芍散体内抗DHBV实验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10(02)
- [2].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y of 8-epi-Kingiside in Jasminum officinale var. grandiflorum[J].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2013(01)
- [3].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鸭乙型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兽医学报 2008(02)
- [4].桂林地区麻鸭DHBV基因全长克隆和序列分析以及DHBV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J]. 病毒学报 2013(02)
- [5].The Effect of Gankang Suppository on Duck Hepatitis B Virus, Serum Biochemistry and Liver Histology in Ducklings[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2008(04)
- [6].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研究进展[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8(02)
- [7].Is hepatitis B-virucidal validation of biocides possible with the use of surrogate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4(02)
- [8].后天感染河南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模型的建立[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6)
- [9].扇贝多糖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03)
- [10].拉米夫定与原儿茶酸药物组合体内抗鸭乙肝病毒[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11)
- [11].甘露消毒丹加减方体内抗DHBV病毒作用实验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06)
- [12].山芝麻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20)
- [13].白背叶黄酮类化合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研究[J]. 中国药房 2010(07)
- [14].3种新型核苷类似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及其对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6)
- [15].重庆麻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05)
- [16].茵芍散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10)
- [17].山芝麻抗鸭体内乙肝病毒及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 2012(02)
- [18].In Vitro 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y of 2',3'-Dideoxyguanosine[J]. Virologica Sinica 2018(06)
- [19].Immunogenicity and protective efficacy of DHBV DNA vaccines expressing envelope and capsid fusion proteins in ducks delivered by attenuated Salmonella typhimurium[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8(04)
- [20].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群(芍甘多苷)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9(03)
- [21].蝉翼藤有机酸提取物抑制鸭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保肝作用的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23)
- [22].河南省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3(09)
- [23].玉郎伞多糖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06)
- [24].泰诺福韦特戊酸酯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09)
- [25].抗鸭乙肝病毒cor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6)
- [26].番鸭乙型肝炎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进化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05)
- [27].不同种雏鸭建立鸭乙肝病毒感染模型及抗病毒效果的实验[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11)
- [28].灵芝多糖治疗鸭乙型肝炎的实验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 2012(24)
- [29].荧光定量PCR观察鸭胚肝细胞培养上清DHBV载量的动态变化[J]. 激光生物学报 2009(01)
- [30].扶正利湿活血复方对鸭乙肝模型血清DHBV DNA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