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左氧氟沙星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

门冬氨酸左氧氟沙星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

论文题目: 门冬氨酸左氧氟沙星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剂学

作者: 高斐

导师: 王东凯

关键词: 眼部给药,壳聚糖纳米粒,离子交联法,热敏型凝胶,泊洛沙姆,消除动力学,组织分布

文献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大多眼部疾病的治疗需局部用药,使药物进入眼部空腔及组织。而传统眼用制剂往往由于眼部特殊的生理屏障及保护机制使其生物利用度极低。本文以门冬氨酸左氧氟沙星为模型药物,从研究其亲脂性入手,首先尝试将其制备为壳聚糖纳米粒,然后将壳聚糖纳米粒混悬液与泊洛沙姆热敏型凝胶结合制备复合型给药体系,最后对此两种制剂与普通滴眼液进行了家兔泪液中的消除动力学及眼内组织分布的比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药物的解离常数:pK1=5.63±0.03,pK2=8.52±0.05;在此基础上测定了药物的pH值依赖性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并对药物离体角膜透过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等电点附近药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最大,角膜透过性最好。尝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水溶性药物的壳聚糖纳米粒。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制得纳米粒平均粒径357nm,zeta电位+35mv,包封率为14.01%。与左氧氟沙星包封率的比较表明通过多元阴离子对阳离子药物进行络合,降低药物荷正电的程度是提高此类药物包封率的一条可能的途径。制备了泊洛沙姆热敏型凝胶,壳聚糖纳米粒的加入使溶液粘度及胶凝温度升高,壳聚糖分子与泊洛沙姆的PEO嵌段发生氢键络合阻碍胶束缠结可能是其原因所在。以无膜溶出模型考察体外释放表明单纯泊洛沙姆凝胶体系中药物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复合给药体系的药物释放稍有延缓。对制剂在家兔泪液中的消除动力学及眼内组织分布进行了研究。复合给药体系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普通制剂的1.8倍;壳聚糖纳米粒混悬液稍高于普通制剂,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与纳米粒包封率低有关。眼内组织分布表明药物在眼表滞留时间的长短可显著影响眼内组织的浓度。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模型药物性质的考察

1 仪器与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ASP-LEF的质子解离常数的测定

2.2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2.3 离体角膜透过性的考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质子解离常数的测定

3.2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3.3 质子解离常数与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意义

3.4 离体角膜透过性的考察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载药壳聚糖纳米粒的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2.3 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的基本原理

3.2 分析方法的确立

3.3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选择

3.4 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

3.5 制备工艺参数的正交试验优化

3.6 载药机理的研究

3.7 纳米粒形成的验证

3.8 壳聚糖纳米粒制剂的不足之处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载药热敏型原位凝胶的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热敏型原位凝胶的制备

2.2 胶凝温度的测定

2.3 模拟泪液的配制

2.4 体外释放度及凝胶溶蚀量的测定

2.5 凝胶的离体角膜透过性的考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胶凝温度的考察

3.2 粘度的考察

3.3 体外释放的研究

3.4 制剂离体角膜透过行为的考察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剂在家兔泪液中的消除动力学及眼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给药方案及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2.2 色谱条件

2.3 生物样品中ASP-LEF测定方法的建立

3 结果与讨论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3.2 三种制剂在家兔泪液中的消除动力学比较

3.3 三种制剂在眼内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6-12-14

参考文献

  • [1].壳聚糖纳米粒的复合法制备及其在温敏凝胶中的应用[D]. 孙健.南京师范大学2015
  • [2].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检测[D]. 李晶.南方医科大学2011
  • [3].多肽偶联壳聚糖纳米粒给药载体的构建及体外靶向分布研究[D]. 赵辰阳.大连医科大学2014
  • [4].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初步研究[D]. 刘世伟.四川大学2005
  • [5].载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载体的制备和转染的研究[D]. 李斌生.中南大学2004
  • [6].低分子量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分布研究[D]. 梁健.浙江大学2003
  • [7].改性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载药释药研究[D]. 尚晓娴.南昌航空大学2008
  • [8].槲皮素磷脂—壳聚糖纳米粒制剂及其经皮给药的研究[D]. 谭启.山东大学2012
  • [9].rhBMP-2-rhVEGF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的实验研究[D]. 李榕.中南大学2013
  • [10].分子参数对壳聚糖纳米粒体内外性质影响研究[D]. 匡长春.武汉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环孢素A固体脂质纳米粒原位凝胶制剂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D]. 钮萌萌.沈阳药科大学2008
  • [2].葛根及其复方眼用新剂型的研究[D]. 王志钢.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
  • [3].双氯芬酸钠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研制[D]. 鞠凤阁.重庆医科大学2009
  • [4].新型喷昔洛韦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系统的研究[D]. 邓丽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
  • [5].复方甲硫酸新斯的明眼用原位凝胶的研究[D]. 夏苗芬.浙江大学2008
  • [6].葛根素温度敏感与生物粘附型眼用原位凝胶的研究[D]. 齐红艺.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
  • [7].葛根素眼部传递系统的研究[D]. 宋成君.沈阳药科大学2006
  • [8].利巴韦林体温敏感眼用凝胶的研制[D]. 孙海燕.沈阳药科大学2005
  • [9].萘敏维温敏型眼用即型凝胶的研制[D]. 李素霞.河北医科大学2007

标签:;  ;  ;  ;  ;  ;  ;  

门冬氨酸左氧氟沙星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