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显突出,各种污染物在环境体中的迁移造成空气、水体及土壤等污染,污染无所不在,其防治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芳香胺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已被列为优先监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医学研究表明,许多芳香胺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能引起身体多个部位的病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芳香胺在工业上用途非常广泛,应用于橡胶、医药、印染和油漆等多个化工行业,尤其是印染工业,废水常含高浓度的芳香胺中间体,而且部分染料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微生物作用也最终释放出芳香胺,从而造成大范围的水体等环境体系的污染。除工业污染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色彩花样产生了更丰富的需求,例如:偶氮染料是一类最重要的合成染料,当偶氮染料随着皮肤接触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易被还原成芳香胺;人们每天与化妆品打交道,五颜六色的彩妆背后隐藏险机;另外,某些不合格的包装材料释放芳香胺也时常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很少认识到芳香胺就在身边。建立、完善和发展芳香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是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的热点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较好的应用价值。本学位论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发展了分析测定芳香胺的新方法。样品分别针对流动性强的水体和使用量大的纺织品,利用色谱的高分离效能和质谱的高灵敏度检测特点,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和方法可靠性,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集在线分离、定性和定量为一体,有利于实现快速分析,降低分析费用,增加方法的实用性,使其更适用于痕量的芳香胺类污染物样品的分析;将该方法用于染色纺织品在模拟汗液、碱性洗涤剂浸泡溶液中的芳香胺定量分析,并得到芳香胺在模拟条件下的迁移初步研究结果;通过采用灵敏的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芳香胺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芳香胺与蛋白质结合的分子结构角度来探讨芳香胺对生物体的危害性。力求从芳香胺的分析检测、迁移模拟和毒理探讨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概述了芳香胺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重点综述和比较了近年来有关芳香胺的分析方法和发展新方法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性质,然后对常见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展开了评述。以此作为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工作基础。2.水乃生命之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对污水中芳香胺类化合物的排放已有严格的标准(GB8978-1996)控制,但不适于浓度较低样品的检测,而有机化合物污染往往具有浓度低、危害大、周期长的特点。本实验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用于快速检测水中痕量芳香胺。色谱分离采用反相C18色谱柱(250mm×4.6mm ID,5μm),以甲醇-甲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采用梯度洗脱,分流进样。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以各种化合物的选择离子[M+H]+监测模式,通过分段采集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实验发现,联苯胺、苯胺、对甲苯胺、对硝基苯胺、甲萘胺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它们的线性范围分别为:7.03~281.30μg/L,10.65~213.10μg/L,11.91~238.20μg/L,12.39~247.90μg/L和14.55~291.10μg/L。通过标准添加回收法,回收率为92.7%~101.4%。方法检出限为:1.7~3.2μg/L。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前处理简便、所测浓度范围宽,适用于废水中芳香胺环境污染物的快速测定。3.偶氮染料是染料中最重要的一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服装与之频繁接触,进入人体后易被转化成芳香胺,危害人的健康。本实验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测定纺织品中联苯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及4,4′-二氨基二苯硫醚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含量。仍然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5mmol/L甲酸铵缓冲溶液(pH=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采用梯度洗脱,分流进样。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以各种化合物的选择离子[M+H]+作为监测离子进行定量分析。实验发现,联苯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的线性范围为5~200μg/L,而4,4′-二氨基二苯硫醚为0~200μg/L。采用梯度洗脱和分段采集的办法提高分离选择性和灵敏度,LC-MS可直接进样测定染织物中上述5种芳香胺。4.为进一步研究染色纺织品中的偶氮染料与人实际接触过程中芳香胺的迁移行为,以警示和预防芳香胺的危害,本文建立了人工染色纺织品在模拟汗液、碱性洗涤剂浸泡溶液中芳香胺的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定量分析方法。本实验采用分段采集质谱选择离子定量方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模拟汗液、碱性洗涤剂浸泡溶液中的偶氮染料还原物芳香胺含量。对氯苯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邻甲苯胺、4,4′-二氨基二苯醚、联苯胺的浓度分别12.75~2552.00μgL-1,13.71~2741.00μgL-1,22.18~2218.00μgL-1,27.34~2734.00μgL-1和24.72~2472.00μgL-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较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6%,这有利于检测较大模拟范围的样品。初步研究表明,对染色纺织来说,偶氮染料中的芳香胺较易迁移进入模拟汗液及碱性洗涤剂中。5.利用荧光法、质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芳香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对硝基苯胺能与BSA相结合,结合后对硝基苯胺的ESI-MS选择正离子峰明显减弱,并有规律地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其机理属静态猝灭过程。实验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对硝基苯胺与BSA结合的距离(r)、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能量转移效率(E)和基本的热力学参数(ΔHθ、ΔSθ和ΔGθ)。通过热力学数据判断,疏水作用是两者之间的主要驱动力;由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得出了对硝基苯胺与BSA结合位置的距离;采用同步荧光研究发现,对硝基苯胺能进入BSA的疏水区,从而对BSA的构象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与芳香胺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有关。此外,还发现4,4′-二氨基二苯醚和联苯胺与BSA也存在类似的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食品接触塑料中初级芳香胺检测方法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09)
- [2].浅谈建立禁用芳香胺数据库对偶氮染料检测的意义[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03)
- [3].禁用芳香胺染料检测技术进展[J]. 纺织科学研究 2013(07)
- [4].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儿童彩泥中的初级芳香胺[J]. 分析化学 2011(06)
- [5].禁用芳香胺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分离研究[J]. 上海丝绸 2010(01)
- [6].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级色母粒中23种初级芳香胺[J]. 塑料科技 2020(08)
- [7].去芳化策略应用于切断芳香胺的碳—氮键[J]. 有机化学 2016(01)
- [8].食品接触塑料中初级芳香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09)
- [9].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28种初级芳香胺的迁移量[J]. 分析化学 2013(01)
- [10].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的禁用芳香胺[J]. 中国纤检 2011(12)
- [1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塑料制品中的禁用芳香胺[J]. 塑料科技 2011(06)
- [12].皮革中禁用偶氮染料的快速筛选方法[J]. 辽宁化工 2020(07)
- [13].复合塑料食品包装中初级芳香胺含量影响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8(03)
- [14].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用塑料中的24种禁用芳香胺迁移量[J]. 塑料助剂 2011(06)
- [15].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的初级芳香胺[J]. 分析化学 2009(06)
- [16].比色法测定食品包装中初级芳香胺空白试验值的探讨[J]. 广东化工 2014(12)
- [17].气相色谱-双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尼龙餐具中25种初级芳香胺的迁移量[J]. 分析试验室 2019(01)
- [18].懈怠和懒惰是健康的劲敌[J]. 科学养生 2018(10)
- [1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塑料食品包装中初级芳香胺的迁移量[J]. 包装工程 2010(03)
- [20].前处理对电磁屏蔽纺织品残留芳香胺检测的影响[J]. 纺织导报 2012(04)
- [21].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塑料制品中的禁用芳香胺[J]. 塑料助剂 2010(05)
- [22].包装纸中丙烯酰胺及芳香胺迁移量的检测研究[J]. 包装工程 2018(13)
- [23].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美术颜料中33种游离态初级芳香胺[J]. 色谱 2014(12)
- [24].澳大利亚拟禁服装、皮革制品等有害芳香胺[J]. 皮革与化工 2014(04)
- [25].吡啶桥连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和芳香胺合成3-芳基-2-噁唑烷酮的研究[J]. 有机化学 2019(10)
- [26].针对特定芳香胺试验的检测机构[J]. 纺织服装周刊 2016(15)
- [27].气相-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由偶氮染料分解的24种芳香胺[J]. 分析试验室 2010(S1)
- [28].禁用芳香胺数据库对偶氮染料检测的指导意义[J]. 染整技术 2009(02)
- [29].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纸张中的20种芳香胺[J]. 分析测试学报 2019(06)
- [30].服装之毒多来自印染环节[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10)
标签:芳香胺类化合物论文; 环境污染物论文; 废水论文; 染色纺织品论文; 定性定量分析论文; 荧光光谱法论文; 牛血清白蛋白论文; 相互作用论文; 浸泡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