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维到达角估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维到达角估计,俯仰角,方位角,稀疏重构
二维到达角估计论文文献综述
邱伟,王文珂,庄祉昀[1](2017)在《基于空域稀疏性的L型阵列二维到达角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二维到达角估计能够获取信源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在雷达、声纳和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引用。L型传感器阵列由两个均匀线性阵列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可获得较好的二维到达角估计性能,因此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1])。传统的L型阵列二维到达角估计首先利用不同方向上的两条均匀线阵通过一维到达角估计方法各种获得方位角和俯仰角估计结果,然后根据一定准则进行配(本文来源于《中国声学学会2017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9-22)
吴娜,司伟建,焦淑红[2](2016)在《基于维度特性的二维到达角及极化参量联合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利用极化敏感阵列进行多维参数联合估计运算复杂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噪声子空间维度特性的极化敏感阵列DOA及极化参数联合估计算法。算法利用阵列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噪声子空间的维度特性构造谱函数,有效降低了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参数联合估计的计算复杂度,同时保证了算法的估计性能。对算法与现有基于长矢量的MUSIC算法的运算复杂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比。最后,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葛光男[3](2014)在《无线通信中宽带信号源的二维到达角参数估计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信道参数估计是现代无线通信与测向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近几十年来在时域谱估计和阵列信号处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主要目的是研究高准确性、高运算速度的各种估计算法。该技术已经在通信、雷达等方面得到了实际应用,并且以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近年来,宽带无线信道参数估计技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日益完善。本文在查阅分析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科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均匀圆阵估计宽带信号源的二维到达角参数的一种算法。首先,对比了无线信号的时域处理技术和空域处理技术,重点分析了空域处理技术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其次,针对空域处理技术即阵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建模,包括窄带远场信源下的数学模型和宽带远场信源下的数学模型。最后,针对特定应用场景,选择了简洁有效的非相干信号子空间法(ISM),采用均匀圆阵(UCA)处理系统,对宽带远场信号源的二维到达角(2D DOA)即方位角与俯仰角进行估计,探索了相关技术环节,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并对理论分析成果进行了软件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12-01)
刘国红,孙晓颖,王波[4](2011)在《非均匀噪声下频率及二维到达角的联合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适用于L型阵列的频率及二维到达角联合估计新算法.算法通过不同子阵的互协方差矩阵构建平行因子模型,应用叁线性交替最小二乘算法求解,无需参数配对及多维搜索,可有效抑制非均匀噪声.均方根误差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赵大勇,刁鸣,吴小强[5](2010)在《特殊阵列的二维到达角方向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特殊均匀线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二维DOA估计新方法,利用参考阵列的旋转不变性构造整个虚拟阵列的旋转不变性,采用横向和纵向双重扩展提高了阵列的扩展性能,并实现四阶累积量矩阵的无冗余数据处理.新方法只需计算两个四阶累积量矩阵就可获得信号子空间的估计,进而利用二维ESPRIT方法求得最终的解.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计算量低,阵列扩展能力强,估计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关键词:四阶累积量;ESPRIT算法;阵列扩展;二维DOA估计(本文来源于《应用科学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梁军利,刘丁,张军英[6](2010)在《基于平行因子分析的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基于平行因子分析、结合高阶累积量,提出了一种信源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的新算法。该算法给出了一种新的阵列结构;接着巧妙选择特定偶极子对的输出计算四阶累积量,进而构造高维矩阵;然后基于形成的矩阵在累积量域构造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低秩分解的唯一性,最后利用其分解的结果联合估计信源参数。文中算法有效减小了阵列孔径损失、避免了参数配对。最后给出的仿真结果证实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2010年01期)
彭巧乐[7](2009)在《阵列信号二维到达角估计算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相位干涉仪测向体制的传统反辐射导弹(ARM:Anti Radiation Missile)被动雷达导引头(PRS:Passive Radar Seeker)存在着精度不高、分辨率差、不能处理同时到达信号等缺点。本文致力于将性能优良的基于阵列信号处理的谱估计算法应用到被动雷达导引头实际工程中,以实现高精度、超分辨、高实时性的二维到达角(DOA:Direction of Arrival)估计。主要研究工程应用中所需要解决的信源数估计问题、基于极化敏感阵列测向算法问题、阵列结构性能优化问题以及谱估计算法的快速实现问题。谱估计算法的优良性能是建立在精确已知信源数的基础上,因此正确估计信源数是实现精确测向的基础。第叁章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信源数估计方法。当实际系统的性能理想时,在高斯白噪声背景下,可以通过基于信息论准则的方法实现信源数估计,该方法简便有效;在色噪声背景下,可以通过基于协方差矩阵对角加载的信息论方法或者盖尔圆盘定理的方法估计信源数。当实际系统性能不够理想,存在阵元间互耦以及通道不一致性时,噪声会变成空间色噪声,对此提出了基于改进参数空间的信息论准则的方法来估计信源数。计算机仿真和实测数据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多重信号分类(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算法为代表的谱估计算法具有高精度、超分辨的性能。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只能有限快拍采样,以及存在互耦、不一致性等问题使得算法对单个信号具有很高的精度,但对多个信号的分辨力不高。第四章研究了利用极化敏感阵列来提高谱估计算法的分辨率,实现二维超分辨测向。首先基于MUSIC算法形成了空域-极化域联合谱,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分析了联合谱的超分辨性能。其次介绍了基于总体最小二乘准则的借助旋转不变技术估计信号参数(TLS-ESPRIT:Totla Least Squares-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算法的联合谱估计。最后提出了基于极化旋转矩阵的MUSIC算法。该方法将四维谱搜索降为二维谱搜索,极大地提高了实时性,同时保持了联合谱的超分辨性能,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阵列信号测向中,不同的算法会有不同的到达角(DOA:Direction of Arrival)估计性能,同时阵列结构对算法的最终性能也有重要的影响。第五章通过阵列流形的微分几何研究了不同阵列的精度性能以及分辨性能,并且利用微分几何在理论上探讨了阵列设计的方法。然后对测向中影响最严重的一阶模糊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任意平面阵推导了一个阵列不存在一阶模糊的充分条件,能够指导工程中充分利用阵列孔径而不产生一阶模糊。基于阵列信号处理的谱估计算法具有高精度、超分辨的良好性能,但其代价是相比于传统的测向体制它的算法复杂得多,因而运算量大、实时性差。为了保证实时性,第六章在原有被动探测及测向的实验平台上,通过硬件和算法软件的设计,研制了一个基于MUSIC算法的高速测向器。该测向器在硬件上采用四片ADI公司高性能浮点DSP TS201S共享总线紧耦合并行处理的设计,软件流程上提出了利用导向矢量查表计算空间谱值的方法,最后能够实现快速实时测向。进行了测向器测角精度和实时性指标的测试实验,测试结果为研制新型被动雷达导引头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9-04-01)
杜刚,张永顺,王永良,姜新迎[8](2009)在《基于四阶累积量的相干信号频率和二维到达角联合估计的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四阶累积量的相干信号频率和二维到达角联合估计的新算法—CTSS算法。CTSS算法利用双平行线阵的时空数据以及平滑技术构造了一个时空平滑矩阵,通过对其进行特征分解,并利用分解得到的特征值和特征矢量估计出空间相干信号的叁维参数。在色噪声环境下,该算法能够精确地估计空间相干信号的叁维参数,无需多维谱峰搜索,能实现信号叁维参数的自动配对,并有效地解决了信源参数兼并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唐玲[9](2008)在《近场源频率、二维到达角和距离的联合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四阶累积量提出了一种多个独立非高斯窄带近场源频率、二维到达角和距离的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构造六个四阶累积量矩阵,由它们组成五个矩阵对,然后对五个矩阵对进行广义值分解并对广义特征值进行配对,由配对后的广义特征值求得中间参数,最后由中间参数解出各个近场源的参数。该算法无需任何搜索,而且只需五个阵元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对阵列的其它阵元并无要求。由于采用四阶累积量,所以该算法适用于任意高斯噪声环境。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杜刚,王永良,张永顺,姜新迎[10](2008)在《空间相干信号的频率和二维到达角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宽频段窄带信号的参数估计,提出了一种空间相干信号频率和二维到达角联合估计的算法——TSS-DOA算法。TSS-DOA算法利用双平行线阵的时空数据以及平滑技术构造了一个时空平滑矩阵,通过对其进行特征分解,并利用分解得到的特征值和特征矢量估计出空间相干信号的叁维参数。该算法能精确地估计信号的叁维参数,无需多维谱峰搜索,具有计算量小,叁维参数自动配对的优点,并有效地解决了信源参数兼并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08年06期)
二维到达角估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利用极化敏感阵列进行多维参数联合估计运算复杂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噪声子空间维度特性的极化敏感阵列DOA及极化参数联合估计算法。算法利用阵列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噪声子空间的维度特性构造谱函数,有效降低了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参数联合估计的计算复杂度,同时保证了算法的估计性能。对算法与现有基于长矢量的MUSIC算法的运算复杂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比。最后,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维到达角估计论文参考文献
[1].邱伟,王文珂,庄祉昀.基于空域稀疏性的L型阵列二维到达角估计[C].中国声学学会2017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2].吴娜,司伟建,焦淑红.基于维度特性的二维到达角及极化参量联合估计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6
[3].葛光男.无线通信中宽带信号源的二维到达角参数估计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4].刘国红,孙晓颖,王波.非均匀噪声下频率及二维到达角的联合估计[J].电子学报.2011
[5].赵大勇,刁鸣,吴小强.特殊阵列的二维到达角方向估计[J].应用科学学报.2010
[6].梁军利,刘丁,张军英.基于平行因子分析的频率、二维到达角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0
[7].彭巧乐.阵列信号二维到达角估计算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8].杜刚,张永顺,王永良,姜新迎.基于四阶累积量的相干信号频率和二维到达角联合估计的新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
[9].唐玲.近场源频率、二维到达角和距离的联合估计[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10].杜刚,王永良,张永顺,姜新迎.空间相干信号的频率和二维到达角估计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