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保证农产品收购中优质优价政策的贯彻实施,并引导我国农产品从“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化,快速准确地获取谷物内部品质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谷物品质的快速测量对于谷物品质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所具有的快速、成本低、非接触等优点,我们开发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谷物内部品质快速检测仪。本文是在现有的近红外谷物检测仪的基础上,对数据采集、光学系统和CCD扫描等部分进行了模块化改进,以便于以后的系统扩展和减少各个模块之间的热源和电磁干扰。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设计了基于USB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及传输模块。其中以CY7C68013芯片为核心并结合A/D转换芯片(ADS7825)设计了USB接口电路和多通道数据采集电路。2、软件部分设计包括下位机程序、USB驱动程序和光谱数据分析处理部分。其中下位机程序即芯片固件程序和AD数据采集程序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进行了相应光谱数据的预处理和光谱定量分析研究。其中包括光谱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小波变换滤波、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法(PLS)和遗传算法波段优选等。3、提出CCD多通道补偿式测量方法。将原来双通道单个CCD采集改成四通道两个CCD差分采集,使用这种差分补偿式技术可以减少温度和其它因素产生噪声的影响。4、对USB传输部分进行了速度测试,验证了USB传输部分可以达到仪器对传输数据的要求;使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快速检测仪对小麦进行了品质分析,通过对小麦水分和蛋白的分析,检测了近红外谷物品质快速检测仪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使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波段优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近红外光谱对谷物品质分析的研究背景1.1.2 研制近红外谷物品质快速检测仪器的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内外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1.2.2 小麦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国内外研究情况1.3 近红外谷物品质快速检测系统的介绍1.3.1 系统的硬件设计1.3.2 系统的软件设计1.3.3 该系统的优缺点1.4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4.1 课题研究目标1.4.2 课题研究内容第二章 数据采集及传输的硬件设计2.1 概述2.2 USB介绍2.2.1 概述2.2.2 USB系统的结构2.2.3 USB传输类型2.2.4 USB系统的开发2.2.5 USB芯片的选择2.3 数据传输部分硬件设计2.3.1 概述2.3.2 USB接口的设计2.3.3 时钟电路设计2.3.4 电源转换电路2.3.5 复位电路2.3.6 串口电路2.3.7 USB接头电路2.4 数据采集部分的设计2.4.1 ADS7825介绍2.4.2 采集电路概述2.4.3 CY7C68013和ADS7825连接的电路原理图2.4.4 AD转换电路设计2.4.5 低噪声信号放大电路2.4.6 基准电压源电路设计2.4.7 电源转换电路2.5 多通道补偿式测量的设计2.6 本章小节第三章 软件设计3.1 系统软件功能分析3.2 芯片固件程序设计3.2.1 主程序设计3.2.2 任务调度函数设计3.2.3 AD转换程序设计3.3 USB驱动程序的设计3.3.1 固件下载USB设备驱动程序3.3.2 通用设备驱动程序(GPD)规范3.3.3 设备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的接口3.4 INF安装文件的设计3.5 近红外光谱系统软件3.5.1 概述3.5.2 光谱文件管理3.5.3 光谱显示3.5.4 光谱信号处理3.5.5 光谱校正模型的建立与管理3.5.6 未知样品的预测3.6 光谱信号的预处理3.6.1 概述3.6.2 光谱平滑3.6.3 导数法3.6.4 傅立叶变换滤波3.6.5 小波变换滤波3.7 遗传算法优选波长3.8 光谱数据定量分析模型3.8.1 概述3.8.2 主成分回归3.8.3 偏最小二乘法3.8.4 人工神经网络3.9 本章小节第四章 试验和分析4.1 概述4.2 USB传输数据速度测试试验4.3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试验性能的测试4.3.1 定量分析的步骤4.3.2 小麦实验4.4 遗传算法最佳波长的选择4.5 本章小节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5.1 结论5.2 建议参考文献致谢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近红外论文; 谷物品质论文; 多通道数据采集论文; 小波论文; 偏最小二乘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