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本文以鲁迅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和夏目漱石的早、中、晚期十五部中长篇小说为文本范围,以“个人”和“自我”的明确界定为理论前提,在特定的理论框架内,勾画出鲁迅与漱石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分析二者自我意识发展中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全面认识二者的自我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二者自我意识发展演变三个阶段的对比、揭示不同,分析二者自我意识不同发展的个人及社会原因。并通过他其与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对比,探讨二者的民族作家代表性所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择这一课题的根由及研究范围,梳理与本论文有关的重要文献,进一步明确主要问题,介绍研究方法,并试图说明对鲁迅与漱石的“自我”的比较研究的预期结果及意义。第二章:首先主要以鲁迅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小说集为文本,勾画出鲁迅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分析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全面认识鲁迅的自我意识。第三章:以漱石初、中、晚三个时期的十五部中长篇小说为文本,勾画出漱石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分析其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全面认识漱石的自我意识。第四章:通过对二者自我意识发展演变三个阶段的对比、揭示不同,分析二者自我意识不同发展的个人及社会原因,通过他其与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对比,探讨二者的民族作家代表性所在。第五章(结论):本文的总结。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要旨(1)中文文摘要旨(2)第1章 はじめに1.1 問題意識1.2 先行研究1.3 研究方法1.4 予期研究結果第2章 魯迅の「自我」探求2.1 「吶喊」期——寂しい啟蒙者の苦しみ2.1.1 魯迅と『吶喊』の小說——絕望からの反抗2.1.2 「吶喊」期の魯迅2.1.3 本節のまとめ2.2 「彷徨」期——自我の反省を経て自我の調整へ2.2.1 魯迅と『彷徨』——二回目の絕望から步き出して新生を目指して2.2.2 「彷徨」期の魯迅——路は漫(?)としてそれ修遠なり、われ捋に上下して求め索ねんとす2.2.3 本節のまとめ2.3 「故事新編」期——自我超越2.3.1 魯迅と『故事新篇』——積極的な英雄を形作ることができるょうになつた2.3.2 『故事新編』の中での发展2.3.3 「故事新編」期の魯迅の「自我」2.3.4 本節のまとめ2.4 魯迅の自我認識史2.5 本章のまとめ第3章 漱石の「自我」探求3.1 初期——文明批判を通じて3.1.1 漱石と初期中長篇小說——自信的な倫理3.1.2 初期漱石の自我探求3.1.3 本節のまとめ3.2 中期——「淨罪界」に足を入れて人生の意義を確かめる3.2.1 初期の「自我」探求についての反省3.2.2 漱石と中期の小說——反省的な倫理3.2.3 中期漱石の「自我」探求3.2.4 本節のまとめ3.3 晚期——則天去私3.3.1 漱石と『道草』——冷厳に自我批評をする3.3.2 漱石と『明暗』——精神の医者3.3.3 「則天去私」と「自己本位」3.3.4 本節のまとめ3.4 漱石の自我認識史3.5 本章のまとめ第4章 魯迅上漱石の「自我」の比較4.1 三つの段階——たゆまない探求と絕えぬ发展4.1.1 第一段階:自我の目觉め4.1.2 第二段階:自我の反省から自我の調整へ4.1.3 第三段階:自我超越4.2 魯迅と漱石の自我意識の发生·发展の違い4.2.1 「中間物」の悲哀と自信的な倫理4.2.2 彷徨と净罪界に足を入れて人生の意義を確かめること4.2.3 「中国の脊梁」と「則天去私」4.3 魯迅上漱石の自我探求の違いの原因4.3.1 個人的な原因4.3.2 社会的な原因第5章 終わりに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致谢个人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鲁迅论文; 夏目漱石论文; 自我论文; 自我意识论文; 自我认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