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赤土店中学邓书森(13939902793)

摘要:运用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进行“三疑三探”式教学,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周密性、深刻性及联想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死扣教学参考书,学生上课手持学习辅导书籍,你一问我一答,课堂甚是热闹,可一节课下来,学生合上书,脑子中只记住几个答案,根本就没有思考,何谈思维的培养,更别谈创新思维。宋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家也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诱发深思;有疑,才能激发兴趣,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疑,才能形成深入研讨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读书,深入思考,分析课本重难点,分析学生思考之重难点,及学生的兴奋点,恰当地运用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进行“三疑三探”式教学,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设疑自探,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自古人们就把学习称为学问。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提问题的人,往往是积极思考、富有创造力的人。读有所疑,方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读有所得。

以前我们比较注重教师的提问设计,以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当今社会需要创新,这种需要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指向从“学”到“问”到“做”,要做到这一点,唯一可行的便是转变教师的观念,自觉走下教坛,与学生一起成长,师生间平等地探讨科学知识。如果我们能营造一种新的阅读课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机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发问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它需要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等,是在原有知识上的再创造。因此我们就要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在头脑中逐渐形成“问题意识”,教师要不断诱发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鼓励其问得深、问得妙。这样的阅读教学就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本。尤其是对那些初二、初三的学生,他们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技巧,这种方法对他们来说非常适用。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让学生预习课文提出问题,有的学生问:于勒是怎样一个人?有的学生问: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有的学生问: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有的学生问: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更有学生问:如果改变故事的叙述视角如从菲利普夫妇的角度叙述会怎样呢?从同学们思考的结果来看,学生思维覆盖全篇课文,思考得很广泛,涉及到小说的三要素。通过设疑,学生的思维面拓宽了,即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得到了培养。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对课文进行探究,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阅读。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多表扬多鼓励,不要过多考虑问题的质量有多高,而是放手让学生敢于问、大胆问。只要开始思考,即使很浅显的问题也能挖掘出深刻的思想。

二、解疑合探,培养思维的周密性、深刻性。

所谓思维的周密性,就是思考问题时要做到精细、周到、全面,没有漏洞,不疏忽大意。如果遇到问题只粗略地草草一想,所得到的认识很可能是片面的、存在漏洞的,这就影响了思维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认识效果。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迷恋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能够自觉地从本质上看问题;同时使学生形成全面的整体观点,注意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矛盾上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尽量避免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表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

在设疑自探的基础上,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于勒是怎样一个人?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了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但学生并不满足于书本的叙述,竞相发表自己意见,认为于勒只是金钱社会的牺牲品,他不愿拖累哥哥,他有钱愿与哥哥共享,他有自己的缺点,但他又有不失善良的一面。

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菲利普个是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以前被视为“全家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并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哥一家“一起快活的过日子”。

于是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订了婚。

有些同学则经过思考说:菲利普夫妇盼望的是金钱,不是盼望自己的弟弟。

开头菲利普夫妇如此盼望于勒的归来,结局却是千方百计躲开于勒,原因是什么?

(结合情节分析)

有的同学说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金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而有的同学说课本中塑造的人都是因金钱而改变或产生关系,所以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菲利普夫妇的错,而应该是社会制度存在问题,所以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揭示了什么主题?教师出示四种主题说。学生分析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金钱关系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同情”说: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虚荣”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他们爱慕虚荣的丑态。

“势利”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渴望见到已经发大财的于勒和在船上遇到的贫困潦倒的于勒后极力躲避的心理的刻画,深刻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低级庸俗的势利心态。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认为: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其片面性。我们可以概括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在现实社会里金钱关系对人、对人性的扭曲和破坏,对“金钱至上”的思想进行了批判。

学生的思维向横向、纵向两方面延伸、拓展,显得更严密、更全面,即思维的周密性、深刻性得到锻炼。

三、质疑再探,培养联想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的设疑自探,解疑合探,只是解决了学生在阅读初期出现的问题,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再思考,再质疑,再探究。

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菲利普夫妇身上除了自私冷酷外,究竟有没有一两点闪光点?如果你身边也有象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2.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身边也有像于勒这样的亲戚,你会怎样看待他?

3.找出对人物进行的描写、烘托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4.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于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主人公呢?

5.“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发言,摘录如下:4.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而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经历)为暗线,略写了他的过去和现在,“我”—若瑟夫,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父母不把穷水手当作兄弟看待后,仍认为于勒是“我”的叔叔,作者用这一标题道出了一个孩子的不满,同时,这个标题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而在“我”身上,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小说集中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5.我对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不受父母的影响,仔细观察叔叔;

(2)心中叔叔;

(3)给了叔叔十个铜钱的小费;

这默念的话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其中却加上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包含讽刺意味的心里话。

形象: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说是线索性的人物。

学生畅谈了他对文章的理解之后,有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我能否用我的方式表达我对课文的理解,我默许之后。他引用了名言俗语:“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准备。有的组演课本剧,有的故事新编,有的则用漫画的形式。

课堂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的东西教给学生,但我们可以引领他们自己去探究。课后我让学生从小说学习的角度,提出研究的专题,对本文以及同类文章进行探究。学生提出的专题摘录如下:1、小说情节悬念的设计;2、莫泊桑的作品中小人物的形象;3、人物描写精彩简析等等。

学生充斥课堂的是思维的火花,他们在不断的质疑,不断的探究中完善着自己的思维,虽然可能比你自己设置的课堂内容要浅显或深刻,但最主要是学生自己探究的,他是学生自己需要的,他的思维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创新思维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梁文东.中国当代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12)

【2】朱于亲.阅读教学深刻性摭谈[J].中学语文教学,2007(3).

标签:;  ;  ;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