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类胡萝卜素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色素,其在人类生活、保健、医疗上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以β-胡萝卜素为代表,作为食品添加剂起色素和营养强化剂的作用。另外,其出色的抗氧化功能也在本研究工作中得到证明。通过对福建红酒酒糟中菌株进行分离,筛选到一株编号为B-5的产色素菌株,经过菌种鉴定,确定为红酵母属(Rhodotorula glutinis var glutinis)并对其产色素条件和色素性质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对B-5培养的最佳条件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可知其产色素的最佳培养基:葡萄糖为0.30%、NH4NO3为0.25%、番茄鲜汁为5mL、活性酵母粉为6g。以红酵母菌体固体发酵产物为原料,研究了红酵母色素的提取工艺,比较了三种提取方法的效果,最终确定超声波提取为本实验最佳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方案:提取溶剂为丙酮,提取温度为20℃,提取时间为3h,提取料液比为1:40(m/v),提取级数为2级。通过研究红酵母色素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储存时的最适pH值、防腐剂(山梨酸钾)对其保存过程中的影响、色素的还原力同α—生育酚还原力的比较以及红酵母色素的抗氧化性质,得出以下结论:红酵母色素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较差,红酵母色素保存的最适pH值在6.0左右,保存时添加一定浓度的防腐剂对防止其氧化有一定作用。红酵母色素对3种氧自由基都有清除作用,其中清除O2-的能力最强,清除·OH的能力次之,清除H2O2的能力最弱。最后,我们通过薄层层析法分离出了酵母色素的四种不同组分,并用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对其各组分进行光谱分析。可初步确定其中的3种组分为β-胡萝卜素类物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枸杞色素微乳液的理化稳定性[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23)
- [2].花卉中色素的提取与性质研究[J]. 现代盐化工 2020(01)
- [3].南瓜色素的提取与稳定性[J]. 食品工业 2019(11)
- [4].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昆仑雪菊色素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7(03)
- [5].一株放线菌蓝色素的提取及相关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06)
- [6].高产靛蓝色素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靛蓝色素稳定性[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6)
- [7].微胶囊化橘皮色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5(05)
- [8].“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与优化[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02)
- [9].“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综述[J]. 中学生物教学 2020(12)
- [10].“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初探[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23)
- [11].爱不加色素[J]. 词刊 2010(09)
- [12].高原湖泊佩枯措湖周土壤中一株产蓝色素放线菌色素性质研究[J]. 高原农业 2019(06)
- [13].一株产蓝色素放线菌筛选鉴定与性质初探[J]. 中国调味品 2020(06)
- [14].紫甘蓝色素提取工艺研究[J]. 安徽化工 2020(03)
- [15].探究“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教学[J]. 生物学教学 2014(12)
- [16].“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拓展设计[J]. 生物学教学 2016(08)
- [17].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动态演示教具的制作和使用[J]. 生物学教学 2013(09)
- [18].食品中10种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方法[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9].铜锤玉带草果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 凯里学院学报 2016(06)
- [20].蔬菜中色素有效成分检测及提升卷烟抽吸品质应用研究[J]. 食品工业 2016(12)
- [21].一株产蓝色素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色素稳定性初步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1)
- [22].赖氨酸磷酸盐水溶液提取紫薯色素的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12)
- [23].产蓝色色素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J]. 药物生物技术 2014(06)
- [24].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概述[J]. 农技服务 2015(09)
- [25].寻根问底之“异常”色素带[J]. 中学生物教学 2015(02)
- [26].色素会在哪儿?[J]. 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2014(03)
- [27].植物叶片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 2012(08)
- [28].绿叶中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J]. 科学教育 2012(05)
- [29].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蓝色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 检验检疫科学 2008(05)
- [30].色素辣椒真空脉动干燥动力学及品质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