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经学史

南北朝经学史

论文摘要

南北朝经学是中国经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汉唐经学之桥梁,不深入了解南北朝经学,就无法合理解释唐代经学的诸多现象。然迄今为止,由于种种原因,对这一段经学史的研究仍极为薄弱。本文欲立足原始材料,通过对该时期诸多经学现象的宏观考察及对现存经学著作、佚文的深入分析,以期对该时期经学的特色、贡献及其在经学史上的地位等做出一个较为符合历史史实的客观评价。 因为经学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上下代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继承与演变关系,隋代作为南北朝经学向唐代经学的过渡,这一特点尤为鲜明。因此,为更清楚地揭示南北朝经学与唐代经学之间的关系,本文沿严可均《全六朝文》,丁福保、逯钦立《全南北朝诗》的做法,将对南北朝经学的考察延及有隋。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对南北朝经学的宏观考察,分九个专题,力求通过对南北朝经学自身及与经学相关的诸多现象的分析,探讨该时期经学的发展轨迹及历史地位。这九个专题涉及到师学与家学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经学传播的地域性特点、经学家的迁徙对南北朝经学产生的影响、经学与玄学、佛教及其他学术的关系、诸经传播的不平衡现象及其原因、南北朝经学之异同等诸多方面。第二、三、四章在分别介绍南朝、北朝及隋代经学发展概况与基本走向的基础上,着重对各时期重要经学家及经学著作进行分析,以辨别诸家之学术渊源、抽绎诸家之治经特色、综括诸家之治经方法,兼辨其得失,评其贡献。南朝经学家以雷次宗、庾蔚之、何胤、贺埸、崔灵恩、皇侃、沈文阿,北朝以卢景裕、卢辩、苏宽、贾思同、熊安生、徐彦,隋代以何妥、陆德明、刘焯、顾彪、刘炫等为论述重点。对现存佚文较少的刘瓛、沈麟士、梁武帝、太史叔明、周弘正、张讥、褚仲都等则散入相关章节,通过举例等形式以见其大概。考察的最终目的在不惟明一人之风格,且明一朝一代之走向;不惟明三朝之异同,且由此总结南北朝及隋代经学的发展规律。第五章论述南北朝经学对唐代经学之影响,分注疏形式、经学风尚、注疏内容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力求将影响不但落到实处,而且由此昭示南北朝经学之贡献。五章中,二、三、四章是首章与末章立论的重要依据,也是以往的经学史重视不够、做得不够或根本未做的部分,本文结合史传记载与现存著作、佚文探讨南北朝经学的发展状况、性格特点及历史贡献,以期较全面、较清楚、较准确地对这一段经学做出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人论述之不足或纠正前人观点之偏颇。 本论文力求打破以往研究该时期经学偏重史传记载而轻视个案研究的不足,努力将二者有机结合,并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 1、对该时期重要经学家的学术倾向、治经特色、经学贡献等做出了较为全面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缘起:为什么要研究南北朝经学史
  • 第一章 关于南北朝经学的宏观考察
  • 第一节 南北朝师学的发展及其特色
  • 一、南朝师学的主要表现
  • (一) 南朝师学的恢复与发展—宋齐之师学
  • (二) 南朝师学之兴盛—梁陈之师学
  • 二、南朝师学之特点
  • (一) 阶段性上升趋势
  • (二) 单线传授为主
  • (三) 寒门出身的经师日渐增多
  • (四) 学在京师
  • 三、北朝师学的主要表现
  • (一) 前期师学的多元状态
  • (二) 中期师学的汉学习尚
  • (三) 后期师学的融通倾向
  • 四、北朝师学之特点
  • (一) 渊源有自
  • (二) 学承多门
  • (三) 学在乡邑
  • 第二节 南北朝家学的发展及其特色
  • 一、南朝家学的发展及其特色
  • (一) 南朝主要经学世家
  • (二) 南朝家学的主要特点
  • 二、北朝家学之发展
  • (一) 北朝主要经学世家
  • (二) 北朝家学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南北朝经学的地域性特点
  • 一、南朝经学的地域性特点
  • (一) 南朝主要经学中心及其形成原因
  • (二) 主要经学中心学尚之别及其相互辐射
  • 二、北朝经学的地域性特点
  • (一) 齐鲁经学中心衰微之因
  • (二) 河北经学地位上升之因
  • 第四节 经学家的迁徙与南北朝经学
  • 一、经学家的迁徙现象及其原因
  • (一) 由北入南的经学家
  • (二) 由南入北的经学家
  • (三) 经学家的东西迁徙
  • 二、经学家的迁徙对南北朝经学的影响
  • (一) 促进了传习范围之趋同
  • (二) 促进了注疏内容之交融
  • (三) 促进了南北文本之交流
  • 三、经学家迁徙的意义
  • 第五节 南朝玄学与经学
  • 一、魏晋玄学对经学的影响
  • (一) 魏晋玄学发展大势之追溯
  • (二) 魏晋玄学对经学之影响
  • 二、南朝玄学的弱化与反弹
  • (一) 南朝玄学的弱化及其表征
  • (二) 南朝玄学的阶段性反弹
  • 三、南朝玄学的弱化与反弹对经学的影响
  • (一) 通经之士多兼好玄学
  • (二) 玄谈形式对讲经的影响
  • (三) 玄学谈辩风格对经学的影响
  • (四) 玄学思想对经学注疏的渗透
  • (五) 玄学反弹对经学影响的力度
  • 第六节 佛教与经学的相互渗透
  • 一、经学对佛教的渗透
  • (一) 僧徒习经、讲经与注经
  • (二) 佛教论难以儒家经典为指导
  • (三) 佛徒认同并遵从儒家伦理
  • 二、佛教对经学的渗透
  • (一) 南北朝经学家之好佛
  • (二) 佛教对儒经注疏内容之渗透
  • (三) 佛教对儒经注疏语言之浸染
  • (四) 佛教对儒家讲经、注经形式之影响
  • (五) 佛教对儒家讲经、注经原则之影响
  • 三、佛教与经学相互渗透的不平衡
  • (一) 佛教无条件地受着经学的制约与规范
  • (二) 经学有选择地从佛教中汲取有益成分
  • 第七节 南朝经学与文学、文论、史学之互动
  • 一、文人兼通经学
  • 二、经学对文学的影响
  • (一) 经学对文学创作内容之影响
  • (二) 经学对文学语言之影响
  • (三) 经学对文学风格之影响
  • 三、经学与文论
  • (一) 裴子野:反对“摈落六艺,吟咏性情”
  • (二) 刘勰:宗经述圣,依经树则
  • (三) 钟嵘:儒家思想规范下的文学批评
  • 四、经学与史学
  • (一) 南朝史学家对经学的基本态度
  • (二) 经学对史学内容之影响
  • (三) 经学对史学著述形式之影响
  • 第八节 诸经传播的不平衡现象及其原因
  • 一、诸经传播的不平衡现象
  • (一) 《公羊》、《谷梁》之浸微
  • (二) 《易》、《礼》、《论语》、《孝经》之兴盛
  • 二、诸经传播不平衡原因探析
  • (一) 《公羊》、《谷梁》衰微之因
  • (二) 《易》、《礼》、《论》、《孝》兴盛之因
  • 第九节 南北朝经学异同论
  • 一、南北朝经学之同
  • (一) 南北朝经学同源
  • (二) 注疏体式与方法基本相同
  • (三) 传播渠道基本相同
  • (四) 兼通诸经基本相同
  • 二、南北朝经学之异
  • (一) 经学家受玄佛影响不同
  • (二) 经学家治学范围不同
  • (三) 经学家对著述的态度不同
  • (四) 经学家综合研究的趋势不同
  • (五) 章句好尚不同
  • (六) 治经风格与解经旨趣不同
  • 三、前人对南北朝经学的看法及其得失
  • (一) 前人对南北朝经学风格的看法
  • (二) 前人对南北朝经学成就的评价
  • 第二章 南朝经学
  • 第一节 南朝经学发展概况
  • 一、如何认识宋齐时期的经学
  • (一) 前人对宋齐经学的一般认识及其原因
  • (二) 宋齐恢复经学之举措
  • (三) 宋齐经学对梁陈经学之影响
  • 二、梁武帝提倡经学之举措
  • (一) 设立中央、地方两级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 (二) 重用通经之士,以利禄促进经学发展
  • (三) 身体力行,重视以经学教育子弟
  • 三、王俭与南朝经学之重振
  • (一) 王俭提倡经学之活动
  • (二) 王俭提倡经学之影响
  • 第二节 南朝经学的基本走向
  • 一、续接两汉与宗主魏晋并行,不同时期互有消长
  • (一) 前人对南朝经学宗主的基本看法
  • (二) 发扬汉人古义与崇尚魏晋新学并行的宋齐经学
  • (三) 以宗魏晋注为主的梁陈经学
  • 二、宗主一家又兼采众说,注重创见且新义迭出
  • (一) 宗主一家,兼采众说
  • (二) 注重创见,新义迭出
  • 第三节 雷次宗的《略注丧服经传》
  • 一、《略注丧服经传》之特色
  • (一) 申郑为主,说礼谨严
  • (二) 善于从书法中明经传之义
  • (三) 不袭陈义,注重发明
  • 二、《略注丧服经传》之影响与不足
  • 第四节 庚蔚之的《礼记略解》
  • 一、《礼记略解》之特色
  • (一) 注重义理,文辞简约
  • (二) 宗郑为主,间用卢王
  • (三) 校勘文字,多得其正
  • (四) 善于推断作记者之意
  • (五) 力求合理阐释异文
  • 二、《礼记略解》之成就与不足
  • 第五节 何胤、贺瑒的《礼记》注疏
  • 一、何胤的《礼记隐义》
  • (一) 长于文字训诂
  • (二) 宗郑为主而又不宥郑说
  • (三) 补记注之阙,重自得之见
  • 二、贺瑒的《礼记新义疏》
  • (一) 宗郑为主
  • (二) 多所创见
  • 第六节 崔灵恩的经学成就
  • 一、崔灵恩的《三礼义宗》
  • (一) 宗郑为主,少取王肃之说
  • (二) 重视从文字训话入手阐发经义
  • (三) 重视阐释具体礼仪并揭示意义
  • (四) 用纬书及五行说解经
  • (五) 于经传无文处详加推演
  • (六) 保存古本文字
  • 二、崔灵恩的《集注毛诗》
  • (一) 经注文字,多胜俗本
  • (二) 立足《毛诗》,兼采三家
  • 第七节 沈文阿的《春秋左氏经传义略》
  • 一、沈文阿生平著述
  • 二、《春秋左氏经传义略》之特点
  • (一) 疏申杜注
  • (二) 以礼释《传》
  • 第八节 皇侃的《礼记义疏》
  • 一、《礼记义疏》的阐释特点
  • (一) 宗郑为主,广采他说
  • (二) 阐释义理为主,间引文献互证
  • (三) 运用科判体式,重视总结段义
  • (四) 注重从礼仪变迁的角度阐释礼制
  • (五) 释礼决疑,多所创见
  • 二、《礼记义疏》的不足
  • (一) 偶有无据臆说者
  • (二) 偶有据误本而误释者
  • 第九节 皇侃的《论语义疏》
  • 一、《论语义疏》的体制及阐释特点
  • (一) 《论语义疏》的体制特点
  • (二) 《论语义疏》的阐释特点
  • 二、关于《论语义疏》主旨问题的再探讨
  • (一) 《论语义疏》的玄学化倾向
  • (二) 《论语义疏》的儒家主旨
  • 三、《论语义疏》之成就
  • (一) 邢昺撰修《论语正义》之基础
  • (二) 古注及古本文字之保存者
  • (三) 治南朝经学之重要文献
  • 第十节 关于《论语义疏》篇序的初步研究
  • 一、篇序的主要内容
  • 二、篇序之检讨
  • (一) 篇序的局限
  • (二) 篇序的贡献
  • (三) 篇序之影响
  • 三、篇序反映的皇侃的学术思想
  • (一) 篇序存在的误区说明皇侃的文献学思想尚未成熟
  • (二) 篇序的主观性反映了皇侃的阐释学思想尚存局限
  • (三) 篇序体现了皇侃以儒为主、玄佛兼修的学术倾向
  • 第三章 北朝经学
  • 第一节 北朝经学发展概况
  • 一、北魏经学之发展
  • (一) 从道武帝至献文帝—北魏经学的初步发展
  • (二) 从孝文帝至宣武帝—北魏经学之兴盛
  • (三) 孝明之后—北魏经学之衰微
  • 二、北齐经学之发展
  • 三、北周经学之发展
  • 第二节 北朝经学风尚之变迁
  • 一、兼容并蓄—北朝前期的经学风气
  • 二、郑学为主—北朝中期的经学风尚
  • 三、南学北渐—北朝后期的经学风习
  • 第三节 卢景裕《周易注》之特色
  • 一、重视文字训诂
  • 二、以象数解《易》
  • (一) 用升降、卦变说解《易》
  • (二) 用互体说解《易》
  • (三) 用承应说解《易》
  • (四) 以消息说解《易》
  • 第四节 卢辩的《大戴礼记注》
  • 一、《大戴礼记注》的注释特点及方法
  • (一) 重视训诂,阐释大义
  • (二) 注重校勘,保存异文
  • (三) 注解简明,考订详实
  • (四) 广征博引,以书解书
  • (五) 不泥一家,好立异说
  • 二、《大戴礼记注》的贡献及不足
  • (一) 《大戴礼记注》的贡献
  • (二) 《大戴礼记注》的不足
  • 第五节 苏宽《春秋左传义疏》之特色
  • 一、申杜为主
  • 二、间用《公》、《谷》
  • 三、多驳旧说
  • 四、重视义例
  • 第六节 贾思同等的《春秋传驳》
  • 一、贾、卫争论的具体问题及其得失
  • 二、贾、卫之争所反映的学风演变
  • 第七节 熊安生的《礼记义疏》
  • 一、熊氏《义疏》之特色
  • (一) 独尊郑注,心无旁骛
  • (二) 注重互证,务求有据
  • (三) 深入探讨,后来居上
  • (四) 好引阴阳谶纬
  • (五) 善于总结条目
  • (六) 力求对异文做出合理解释
  • (七) 力求对《礼记》地位做出进一步认定
  • 二、熊安生的经学成就
  • (一) 为北朝培养了经学人才
  • (二) 为《礼记正义》奠定了基础
  • (三)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
  • 第八节 徐彦的《公羊传疏》
  • 一、关于徐彦的年代
  • 二、《公羊传疏》的阐释内容及方法
  • (一) 解释疑词,补充根据
  • (二) 标注出处,核对引文
  • (三) 多方申述,以明何注
  • (四) 校勘文字,改正讹误
  • (五) 阐明史实,少申阴阳
  • 第四章 隋代经学
  • 第一节 隋代经学发展概况
  • 一、隋代经学之发展
  • 二、南北学人在隋代经学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 三、隋代经学的基本走向
  • 第二节 何妥《周易何氏讲疏》之特色
  • 一、长于义理解《易》
  • 二、间用象数之说
  • 三、借注《易》表达政治理想
  • 第三节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 一、《释文序录》之内容
  • (一) 阐述著述之因
  • (二) 阐明训释方法及原则
  • (三) 探讨经典基本问题
  • 二、《释文》训释之内容
  • (一) 阐释音义为主
  • (二) 训释名物、典制
  • (三) 探讨诸经具体问题
  • 三、《释文》训释之特色
  • (一) 简约征实,少涉玄虚
  • (二) 贯综古今,兼容并蓄
  • 四、《释文》之贡献
  • (一) 考察汉魏六朝语音变迁之资料
  • (二) 保存古注之渊薮
  • (三) 考辨学术渊源之线索
  • 第四节 刘悼、顾彪的《尚书》注疏
  • 一、刘悼的《尚书义疏》
  • (一) 不主一家,择善而从
  • (二) 独立思考,发明己见
  • (三) 疏解详实,言必有据
  • 二、顾彪的《尚书顾氏疏》
  • (一) 申孔为主
  • (二) 兼采众说
  • 第五节 刘炫的经学成就及治经特色
  • 一、刘炫生平著述
  • 二、刘炫的《春秋述义》
  • (一) 依杜注而疏者
  • (二) 不因杜注,自为疏解
  • 三、刘炫的《春秋规过》
  • (一) 《春秋规过》所规内容
  • (二) 刘炫规杜之方法
  • 四、刘炫的《春秋攻昧》
  • 五、刘炫的其他经学著作
  • (一) 刘炫的《尚书述义》
  • (二) 刘炫的《毛诗述义》
  • (三) 刘炫的《古文孝经述义》
  • 六、刘炫经学的总体特色
  • (一) 择善而从,敢于立异
  • (二) 释义简约,富有文采
  • (三) 注重征实,不涉玄虚
  • 第五章 南北朝经学对唐代经学之影响
  • 第一节 南北朝对隋唐经学形式之影响
  • 一、讲经形式之继承
  • 二、注疏体式之沿用
  • 第二节 南北朝对唐代经学风尚之影响
  • 一、贯综古今、融通南北的经学风尚对唐代经学之影响
  • 二、崇尚文质彬彬、反对玄虚浮华的治经风格对唐代经学之影响
  • 第三节 南北朝对《五经正义》内容之影响
  • 一、《正义》明确标举的吸收南北朝成果之处
  • 二、《正义》未标明而援引的南北朝成果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经学与经学史的联系及分别[J]. 社会科学战线 2019(11)
    • [2].当前经学复兴的起因、表征和意义[J]. 学术月刊 2018(02)
    • [3].经学史研究专辑[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4].宋元《诗经》著述序跋研究[J]. 中国文论 2016(00)
    • [5].《诗经学史》书评[J]. 北方文学 2016(16)
    • [6].北宋经学研究的可贵收获——评高明峰《北宋经学史论》[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9(02)
    • [7].经学文献与经学文献学刍议[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8].从经学到经学史——儒家经典诠释展开的一个视角[J]. 学术月刊 2019(11)
    • [9].论汉武帝以来的经学分期分派[J]. 哲学研究 2018(04)
    • [10].经学史研究的一缕清风?——读新出《中国经学史大纲》[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3)
    • [11].中国经学史研究的一大创获——评焦桂美博士《南北朝经学史》[J]. 孔子研究 2010(06)
    • [12].徐复观经学史观的历史谱系[J]. 船山学刊 2009(03)
    • [13].序《南北朝经学史》[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9(02)
    • [14].论吴雁南先生的经学研究[J]. 今古文创 2020(11)
    • [15].能否走进“新经学时代”?[J]. 原道 2016(04)
    • [16].经学与政治:宋代《尚书》学研究的反思[J]. 原道 2016(04)
    • [17].经学体系建构与研究方法的转变——当代儒学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8].转型与坚守:晚清以来蜀中学人的经学本位观[J]. 华中国学 2017(01)
    • [19].马宗霍及其中国经学史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1)
    • [20].2017年经学类图书出版盘点与评述[J]. 中国图书评论 2018(03)
    • [21].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述学文体探究[J]. 文史知识 2013(04)
    • [22].通什么经?怎么通经?致什么用?[J]. 原道 2016(04)
    • [23].汉代今古文经之争与声训在经学史上的影响[J]. 神州 2012(26)
    • [24].经学史学化对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影响[J]. 郭沫若学刊 2011(01)
    • [25].晚清学者王舟瑶的经学史研究——以《京师大学堂经学科讲义》为中心[J]. 徽学 2018(02)
    • [26].论南北朝时期经学的“折中”特征[J]. 中华文化论坛 2018(11)
    • [27].“经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林庆彰先生荣退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6(04)
    • [28].论经学史与儒学史的统一[J]. 晋阳学刊 2013(02)
    • [29].关于中国古代经学逻辑体系的思考[J]. 史学月刊 2017(11)
    • [30].对传统断代经学史研究的反思与开拓——评《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标签:;  ;  

    南北朝经学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