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微胶囊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学科交叉,微胶囊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对微胶囊产品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目前制备微胶囊的方法很多,但有效地减小微胶囊的粒径和粒径分布、提高制备过程的可控性等问题,仍是微胶囊控释等应用实践的关键问题。为此需要很好的解决微胶囊的成粒方式、微量流体驱动方式和核心成粒器件的设计与制作等问题。微流体数字化技术在基本概念上和理论上有原创性,实现了微量流体在微流体器件中的脉冲流动,为建立与信息、能量传输及固体运动数字化有等同意义的物质传输数字化开辟了道路。本论文以微流体数字化技术为研究基础的,以数字化制备单分散的乳液和微胶囊为研究导向,在微量流体驱动基础理论的研究、乳液和微胶囊数字化制备实验、及以新型微流体器件工艺与装备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提出了基于微流体数字化技术的规整单分散双重乳液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这两种微颗粒的连续序列和编码序列制备实验,制作了(O1/W/O2)型双重乳液、包覆液体芯材的微胶囊和包覆固体芯材的微胶囊;该方法实现了双重乳液和微胶囊制备时序的节拍化和制备粒径的系列规整化,提高了微颗粒制备过程的可控性和颗粒粒径的单分散性。总结了内构变径型微喷嘴中数字化微喷射过程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设计出微喷射稳定性图;设计了流体示踪实验,观测并研究了内构变径型微喷嘴内微喷射发生的过程;在实验观测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内构变径微喷嘴内数字化微喷射过程的特征和实现的必要条件,提出了惯性力—弹性力—黏性力交替作用的数字化瞬态喷射过程的模型;应用类声学的办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数理分析,由此对微喷射稳定性提出理论上的指导意见,解决了实践中的高黏度液体稳定喷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玻璃微管道热流变拉伸成型原理的二维玻璃微流体器件制作工艺。使用该工艺方法制作了玻璃三通微管道,储液池在拉制的过程中同时成型;三通微管道截面呈圆形或无柄哑铃形,表面张力成形的三根微管道壁面具有较高的质量且光滑连接,因此三通管道结点处无内棱角和死腔;该三通微管道制作工艺成本低廉,工艺过程安全简单;在该工艺成熟的基础上,设计了玻璃三通微管道拉制仪,制备了支路内径不同的三通微管道;以三通微管道制备工艺为基础,设计了微流体管道网络装配工艺,制作了三种基本的微管道网络。将三通微管道工艺改进,制作了三通嵌合微喷嘴,并设计了以此种微喷嘴为核心的微喷射装置。以此装置为平台进行了微胶囊数字化制备实验,所制备微胶囊的有效载量得到提高。提出了符合微流体数字化技术驱动要求的直列微孔径多喷嘴制作工艺。使用此直列微喷嘴进行了初步的微喷射实验和微胶囊制备实验,实验中微喷射和微胶囊的制备效率显著提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环球眼[J]. 课堂内外(科学Fans) 2017(06)
- [2].化工领域中的微流体驱动方式[J]. 广州化工 2012(20)
- [3].石英微流体器件制备仪的研制与实验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0(13)
- [4].基于声表面波实现数字微流体的产生[J]. 传感技术学报 2010(10)
- [5].声表面波跨越式输运数字微流体[J]. 压电与声光 2013(06)
- [6].基于声表面波技术实现微流体数字化[J]. 压电与声光 2011(03)
- [7].声表面波驱动微流体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 2008(10)
- [8].面向微流体驱动的液晶流动计算及可视化软件设计与实现[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06)
- [9].基于声表面波技术实现微通道内微流体的融合[J]. 压电与声光 2012(05)
- [10].微通道导引下数字微流体快速混合[J]. 传感技术学报 2009(06)
- [11].关于微流体混和器发展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2)
- [12].内嵌式微流体散热技术实现芯片高效冷却[J]. 电子机械工程 2020(03)
- [13].微流体流道耗尽边界及交界扩散层的设计研究[J]. 电源技术 2015(06)
- [14].微流体数字化技术制备鱼卵微胶囊[J]. 化工学报 2011(04)
- [15].基于微流体数字化技术的流式细胞术的设计[J]. 化工学报 2010(04)
- [16].基于声表面波技术数字微流体微混合器研究[J]. 电子器件 2009(01)
- [17].基于声表面波技术数字微流体基片间输运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 2009(10)
- [18].大批量生产微流体(微模型)设备的研究进展[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9(02)
- [19].微流体内基于水力聚焦的单细胞流形成的仿真[J]. 微纳电子技术 2017(03)
- [20].基于电解反应的便携式微流体泵送装置设计及其性能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6(03)
- [21].驱动电压波形修圆对微流体脉冲惯性力和驱动效果的影响[J]. 光学精密工程 2012(10)
- [22].无阀压电微流体泵工作特性与结构参数[J]. 机械工程学报 2008(11)
- [23].美国科学家研发微流体通道防化玻璃涂料[J]. 有机硅氟资讯 2008(03)
- [24].压电基片上集成微通道数字微流体微混合器研究[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0(03)
- [25].生物化学中微流体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 生物技术世界 2015(11)
- [26].飞秒激光加工微流体管的实验研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3(00)
- [27].喷墨打印的微流体多组分分析化学感应纸[J]. 广东印刷 2013(06)
- [28].基于双流体动力学的微流体分配新技术[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01)
- [29].基于液晶引流效应的全新微流体驱动方式[J]. 机械工程学报 2012(16)
- [30].微化学反应的微流体数字化实现及实验研究[J]. 化工学报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