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1世纪是海洋自然环境保护与资源持续开发并重的世纪。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和未来发展空间,海岸带作为沿海国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更具特殊性和重要性,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开发力度还将进一步增大。因此,深化海岸带的研究,对海岸带采取保护性的开发和规范化的利用,应是新世纪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辽宁省海岸带地处东西向阴山-天山复杂构造带东段,与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二巨型隆起带、第二巨型沉降带、第三巨型隆起带的构造复合部位。原始地质构造基础上,第四纪以来几经海面升降,现代海岸基本轮廓确定。冰后期河流、波浪、潮汐和沿岸泥沙运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了海岸的发育与演变。辽宁海岸类型可划分为港湾型基岩海岸、岛礁型基岩海岸、平原型淤泥质海岸、岬湾型淤泥质海岸、岬湾型沙质海岸、堤坝型沙质海岸;按照短时间侵蚀程度的不同,将海岸分为强侵蚀、侵蚀、弱侵蚀、稳定、堆积海岸。辽宁沿岸海蚀地貌发育,多分布于大连周边海岸,北黄海偏东区域可见古海蚀地貌;滨岸堆积地貌主要分布于辽西、辽东湾东岸,河口区域尤其显著;潮滩地貌主要分布于北黄海沿岸和辽东湾北部区域,潮滩微地貌、分带性明显。辽宁沿海水深20m以浅的渤海和北黄海海域为临岸的半封闭浅水海区,系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水下自然延伸部分。海底地貌单元多样,规模较大。大地构造与岩性对本区海岸发育和演变起着决定性作用,断裂对海岸的发育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后期水动力因素是海岸地貌演化的主要动力。海平面升降控制着河流、波浪和潮流对海岸带的作用范围和程度,第四纪以来的三次海侵控制和影响辽宁沿岸地貌发育和演化,并最终形成现代海岸分布格局。本文依据野外踏勘、数字填图、RTK潮滩测量、泥炭层14C测年数据分析,结合历史资料,研究辽宁省海岸带地貌特征,探究其形成和发育的动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