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语音史论著如按历史朝代分期,一般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或称作“先秦两汉时期”、“隋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等韵学史传统上分为“宋元”和“明清”时期。这都漏掉了两个重要的朝代:辽金。实际上,在公元十至十三世纪初的中国北方,文化也在繁荣发展,辽金时期特别是金代,语言学研究在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学者,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著作。金代韩道昭所著《改并五音集韵》(以下简称《五音集韵》)就是其中的一部,在等韵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五音集韵》在继承《广韵》、《集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实际语音。现传的五大韵图和《五音集韵》也有着不一般的关系。《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的作者刘鉴在自序中说自己的书“与韩氏《五音集韵》互为体用”。所以我们对《五音集韵》进行历时的和共时的比较研究,对于弥补语音史上的空白和了解当时的语音情况以及阐释近代北方汉语语音系统发展变化中的一些规律,有着积极的意义。论文共分七部分:导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结束语和参考文献。导言部分主要是写金代语言学的成就和《五音集韵》对于研究金代语言学的重要性及它的可研究性。第一章《五音集韵》概述,共有二节。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五音集韵》的成书、作者、版本及其编撰体例。现传的《五音集韵》其实是《改并五音集韵》,最初的《五音集韵》成书于公元十二世纪四十年代,编撰者为荆璞,他用三十六字母重新编排《广韵》、《集韵》二百零六韵的各小韵,使韵书的编撰向科学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可惜荆璞的工作未能尽善,韩道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并,于公元1208年将重新编撰后的《五音集韵》命名为《改并五音集韵》。该书将传统的二百零六韵合并为一百六十韵,并自觉运用等韵学的理论、方法,按照等韵图的开合等第排韵列字,这种编排具有改革和创新的意义。第二章《五音集韵》的研究概况,共有三节。这部分主要讨论有关《五音集韵》的研究方法、时贤前人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以及《五音集韵》与其他的韵书、韵图的关系。第三章《五音集韵》与《广韵》《集韵》的比较研究。主要是有关《五音集韵》具体问题的研究。共有四节和一个附表,主要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分析《五音集韵》的韵部分合情况、小韵合并与离析情况进而涉及它的反切用字的问题。研究这些内容可以使我们了解《五音集韵》的整体语音面貌,以便和传统韵书、韵图进行比较,从而窥视当时的语音实际、《五音集韵》反映实际语音的情况等。第四章《五音集韵》声韵的研究,共有三节。这部分主要是有关《五音集韵》所能反映的语音情况进行研究。这部分主要是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五音集韵》的性质,把《五音集韵》所反映的语音放在语音史的演变当中,具体的研究《五音集韵》对于语音史上语音演变的传承作用和通过语音史的研究反观《五音集韵》在语音史上的地位。结论和参考文献部分主要是我们通过对《五音集韵》的研究,得出的初步成果。韵母方面,一、二、三、四等韵都出现了合并:保留了假二等和假四等,它们与三等韵的区别只是声母的不同:保留了部分重韵,有的重韵与纯三等韵或纯四等韵合并。声母和声调方面,也反映了一些实际语音的变化。《五音集韵》深受传统韵书和等韵理论的影响,主观上并不反映一个实在的音系,而是一部分沿袭韵书旧制,一部分受到客观实际语音的影响,反映一定的实际语音。它的语音系统徘徊于实际语音和传统韵书之间,属于从《广韵》到《中原音韵》之间过渡性的韵书。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陈彭年《广韵》[J].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20(02)
- [2].“土”部《广韵》外音字音义探析[J]. 古汉语研究 2017(04)
- [3].《广韵》引《说文》注音资料研究[J]. 汉字文化 2015(06)
- [4].《广韵》又音研究情况[J]. 商 2015(52)
- [5].沈大成治学精神与《广韵》校勘[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9(02)
- [6].《广韵》注文所含直音注音释读[J]. 励耘语言学刊 2019(01)
- [7].“重耳”之“重”的读音探求[J]. 学语文 2016(06)
- [8].浅析《广韵》中从“奇”得声的谐声字[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02)
- [9].论顾炎武对《广韵》体例的认识及其得失[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07)
- [10].《广韵》中含被释字释语的连绵词研究[J]. 语文学刊 2015(18)
- [11].关于张之洞教育思想研究的述评[J]. 吉林教育 2016(45)
- [12].《敦煌中医药全书》校注献疑[J]. 古籍研究 2017(01)
- [13].《广韵》中同形字现象初探[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14].甘肃张掖方音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J]. 汉字文化 2015(02)
- [15].《广韵》中“声符类推”现象释例[J]. 宿州学院学报 2013(11)
- [16].评余遁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定稿本[J]. 语言研究集刊 2011(00)
- [17].《广韵》外科疾病名释诂举隅[J]. 中医文献杂志 2014(03)
- [18].《广韵》引《说文》释义考释三类[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9].《广韵》余迺永校本互注又音校补[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 [20].简析《广韵》中“青”为声符的谐声字[J]. 群文天地 2012(18)
- [21].《群经音辨》对《广韵》反切的改变[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 [22].汉语音韵学的“圣经”——《广韵》研究三书汇评[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10)
- [23].陈伯元先生《广韵》学之成就与贡献[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1)
- [24].比较研究《王三》与《广韵》反切的意义[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05)
- [25].《广韵》中鱼韵异读字浅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10)
- [26].《广韵》“重”字异读音性质考辨[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 [27].《广韵》异体字浅谈[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5)
- [28].黄侃的《广韵》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6)
- [29].《广韵》疑难字考辨[J]. 中国语文 2008(06)
- [30].季刚先生手批《广韵》疏证[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