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浙刻印医书研究

清代江浙刻印医书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清代江浙刻印医书,首先阐明本文选题依据、选题意义,其次对清代江浙所属行政区域予以界定,然后就清代江浙刻印医书收录范围拟定若干原则。论文主体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江浙地区雕版印刷业发展概说;清代江浙刻印医书统计;清代江浙官刻医书;清代江浙坊刻医书;清代江浙私刻医书。最后为讨论部分。清代江浙刻印医书数量统计主要依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对江苏与浙江两省刻印医书总量及其分类状况予以统计分析。自宋至清代,江浙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印刷业也随之得到长足发展,因此江浙刻书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其中医书籍的刻印也同样成就斐然。论文首先统计江苏刻印医书总量,江苏刻书694种、浙江222种。并统计清代另一刻书主要地区北京刻印医书情况,共刻印中医古籍163种。三者比较,江苏与浙江刻书较北京在数量上占优势,在全国居首位;江苏与浙江相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浙江,故江苏刻印医书在清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江浙刻印医书分类统计,分别包括江浙官、坊、私三种刻书机构刻印医书分量统计,医书内容分布百分比统计,年代分布百分比统计和丛书刊刻四个方面。江浙刻书按官刻、坊刻、私刻分类,收集江苏坊刻医书486种,远远超过私刻与官刻,约占江苏刻书总量71.47%,是江苏刻书主要力量,江苏私刻医书数量明显少于坊刻,共刻印医书160种,但与浙江私刻医书相比,亦远远多于浙江;收集浙江坊刻医书88种、私刻医书106种,私、坊两种刻书机构刻书数量无明显差别,与江苏以坊刻为主不同,浙江私刻数量稍多于坊刻,但两者同为浙江刻书主要力量。江浙官刻医书量较少,总共44种,江苏23种,浙江21种,数量相差无几。江浙刻印医书按内容分布百分比统计,江苏以方书与本草著作刻印次数最多,其次为综合性著作,再次为临证各科中儿科与妇产科著作。而浙江以方书类著作刻印次数最多,其次为临证各科中儿科与妇产科著作,江苏刻印数量较多的本草与综合性著作浙江刻印次数较少。丛书刊刻包括医学丛书与综合丛书两种。医学丛书是专门收录医学著作的丛书,现可查医学丛书大多以坊刻为主。综合丛书收录中医古籍是对非医学专门丛书收录中医古籍的统计研究。本文共收集综合丛书21种,综合分析其刻印中医古籍特点如下:一、影宋元旧刻是此类刻本的最大亮点。二、藏书家重视孤本、抄本等少见版本,将之付梓,很多医籍得以保存。三、藏书家对医经类著作较为青睐,收录次数较多。由此分析,江苏与浙江刻书各有侧重,但都注重实用性。江浙刻印医书总量按年代分布百分比统计,清代光绪年间刻印医书最多,江苏刻印173种,浙江刻印93种。分析原因与刻书距今年代远近密切相关。清代江浙官刻医书收集较少,涉及官刻机构亦较少。江苏收集官刻机构共13个,其中官书局3个、地方官署7个、书院2个、寺院1个。浙江收集官刻机构6个,其中官书局2个、地方官署3个、寺院1个。官书局刻书大都经名家校勘,版本亦丰富考究,质量可靠;通常“纸贵洛阳”者,经其刻印,便可“价均从廉”。浙江官刻医书以官书局刻本为主,江苏则比较分散,各个刻书机构势均,没有独占优势者。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共刻印医学著作10种,仅1种为中医著作,其他9种皆为翻译西医著作。书院与寺院刻书不以医学著作为主,刻印数量较少,统计书院共刻印中医古籍7种,寺院刻印2种。清代江浙坊刻医书刻印量较大,收集刻书坊亦较多。江苏收集刻书坊147个,以苏州府刻书最多56个,其次为江宁府26个,再次为扬州府16个、常州府13个,其他江苏各府州刻书坊较少。江苏坊刻医书在江苏刻书中占有绝对优势,与江苏拥有许多较大刻书坊关系密切。浙江坊刻医书并没有绝对优势,收集刻书坊58个,杭州府最多28个,其次为绍兴府9个,嘉兴府8个,宁波府5个,只标注浙江的刻书坊有9个。浙江未见刻书坊大规模刻印医书活动。江苏大型刻书坊有:扫叶山房、绿荫堂、书业堂、李光明庄和校经山房等,本文分别从不同角度详细论述。扫叶山房刻书较多,刻书规模大,力量强。以刊刻流行较多的医籍为主,并反复刊刻,初刻本医书相对较少。绿荫堂所刻医书无初刻本和独刻本医书,且版本存世不多,很多刻本现仅存一部或二、三部,在坊刻以数量多为特点中较为少见,算是特例。书业堂刻书活动主要集中于清前期,所刻医书多早期刻本,初刻本医书较多,故所刻医书的版本与文献保存价值很大。李光明庄共刻印中医古籍14种。于光绪21年乙未(1895)刻一部养生著作《延寿丹方》,为独刻本医书,且现仅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存一部,为非常珍贵中医文献。另外,还刻有三部初刻本医书。校经山房刻有三种较有特色的中医古籍,包括《朱批临证指南医案》、《(绘图)引痘心法全书》和《医方集解》。本文主要以这三种刻本为例论述校经山房刻书特点。清代江浙私刻医书亦较多。统计江苏私人刻书者100人,苏州府私人刻书者最多,共46人,其次为常州府与松江府,分别为14人,其他各府私人刻书者相对校少。浙江私人刻书者74人,绍兴府人数最多,共32人,其次为杭州府共20人,其他各府人数较少。私刻医书主要分为自刻家刻与他刻两类。他刻类医书根据各家刻印医书不同又分为刻书者仅为某位医家刻书和刻书者为多位医家刻书两类,每类列出具有代表性的刻印者及所刻医书若干。江浙藏书家不仅藏书,还校书、刻书,刊刻很多大型丛书,这些丛书兼及经史子集,亦涉及中医著作。本小节主要研究6位大藏书家及刻中医古籍种类、数量和特点。主要论述藏书家包括黄丕烈、张海鹏、孙星衍、钱熙祚、陆心源和丁丙。黄丕烈刻印《士礼居丛书》收录两种中医古籍,皆据宋善本影刻,保存了宋刻本原貌。张海鹏所刻3部大型综合丛书共包括中医古籍10种。张氏刻印3部丛书中所收中医古籍各有特色。一、《学津讨原》中所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著名方书。二、《借月山房汇抄》5种中医古籍皆为清人著作,且《种痘心法》与《种痘指掌》两种儿科痘疹医书为张氏独刻本医书,可见其文献保存价值之高。三、《墨海金壶》所收4种医书皆为宋人著作,其所依据底本皆为宋版旧刻,可见此4种医书版本价值异常难得。孙星衍共刻印3部大型综合丛书,仅《平津馆丛书》包括4种中医古籍。孙氏刻印医书价值:为《华氏中藏经》保存了不同版本;收录了流传不广的《素女方》和《秘授清宁丸方》。钱熙祚于所刻三部综合丛书中收录中医古籍10种。所刻医书大多经过校勘,附有校勘记。钱氏还校勘《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和《胎产秘书》3部医学著作,为钱氏后人刊刻。陆心源于《十万卷楼丛书》收录中医古籍8种,陆氏著还有《巢氏诸病源候论校》和《外台秘要校》九卷,于同治光绪间刻《潜园总集》时一并付梓。丁丙刻《当归草堂医学丛书》为医学丛书,收录中医古籍10种,后又刻印《西方子明堂灸经》与《铜人针灸经》2种中医古籍。总结私刻医书特点有三:一、多为初刻本或独刻本,且很多已是孤本,非常珍贵。二、名家为之作序并手书上版是自刻医书的一大特色。三、刻工精良,校对严谨,少有差误之处。讨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清代江浙医书刊刻对医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清代江浙大量刻印各类中医书籍,有力促进了医学知识的广泛传播,使医学在民间较之前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同时新的医学理论与临床著作的不断面世,积极推动了清代医学的蓬勃发展,对于中医学术的传承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清代江浙医书刊刻对古代中医文献的保存价值其意义亦非前代可比,保存了大量濒佚医籍,为常见医籍提供了诸多不同版本,直至今日我们所能读到的许多古代医籍仍有赖于此,并将继续惠泽后来学者,长流不绝。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选题思路及意义
  • 2 清代江浙区域界定
  • 3 收录范围
  • 1 江浙雕板印刷业发展概说
  • 1.1 江浙雕板印刷业发展简史
  • 1.1.1 清以前江浙雕板印刷业发展简介
  • 1.1.2 清代雕板印刷业发展状况
  • 1.1.2.1 清代全国雕板印刷业发展
  • 1.1.2.2 清代江浙雕板印刷业发展
  • 1.2 促进江浙雕板印刷业发展因素
  • 1.2.1 经济与政治基础
  • 1.2.2 文化与学术背景
  • 1.2.3 藏书家与刻书家影响
  • 2 清代江浙医学发展概况
  • 2.1 清以前江浙医学发展概况
  • 2.2 清代江浙医学发展状况
  • 2.2.1 温病学取得显著进步
  • 2.2.2 医学教育出现新模式
  • 2.2.3 医学名家名著如繁星闪耀
  • 3 清代江浙刻印医书统计
  • 3.1 江浙刻印医书总量及与京刻总量比较
  • 3.2 江浙官坊私刻分量统计
  • 3.3 医书内容分布百分比统计
  • 3.4 刻印年代分布百分比统计
  • 3.5 丛书收录中医古籍
  • 3.5.1 医学丛书统计
  • 3.5.2 综合丛书收录中医古籍
  • 4 清代江浙官刻医书
  • 4.1 清代江浙官刻机构简介
  • 4.2 江浙主要官刻机构及其刻印医书
  • 4.2.1 江浙官书局及其刻印医书
  • 4.2.2 江南制造局及其刻印医书
  • 4.2.3 书院与寺院刻本
  • 4.3 江浙官刻医书总结
  • 5 清代江浙坊刻医书
  • 5.1 江浙刻书坊简介
  • 5.2 江浙主要刻书坊及其刻书
  • 5.2.1 扫叶山房
  • 5.2.2 绿荫堂
  • 5.2.3 金阊书业堂
  • 5.2.4 李光明庄
  • 5.2.5 校经山房
  • 5.3 江浙两地刻书坊的区别
  • 6 清代江浙私刻医书
  • 6.1 江浙私人刻书者简介
  • 6.2 江浙主要私人刻书者及其刻医书
  • 6.2.1 主要自刻或家刻者及其刻医书
  • 6.2.2 刻书者仅为某位医家刻书
  • 6.2.3 刻书者为多位医家刻书
  • 6.3 大藏书家及其刻印中医古籍
  • 6.3.1 吴县黄丕烈
  • 6.3.2 虞山张海鹏
  • 6.3.3 阳湖孙星衍
  • 6.3.4 金山钱熙祚
  • 6.3.5 归安陆心源
  • 6.3.6 钱塘丁丙
  • 6.4 私刻医书的特点
  • 7 讨论
  • 7.1 清代江浙医书刊刻对医学发展意义
  • 7.1.1 反映清代医学发展概况
  • 7.1.2 促进清代医学普及
  • 7.1.3 促进温病学发展
  • 7.1.4 丛书的刊刻有利于医学文化建设
  • 7.2 对于中医古代文献的保存价值意义重大
  • 7.2.1 保存濒临亡佚医籍与早期医籍刻本
  • 7.2.2 提供不同的医籍版本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江苏官刻医书
  • 附录2 江苏坊刻医书
  • 附录3 江苏私刻医书
  • 附录4 江苏其他刻印医书
  • 附录5 浙江官刻医书
  • 附录6 浙江坊刻医书
  • 附录7 浙江私刻医书
  • 附录8 浙江其他刻印医书
  • 附录9 江浙刊刻医学丛书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清代江浙刻印医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