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纳博科夫研究——那双眼睛,那个微笑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作者: 李小均
导师: 谢天振
关键词: 纳博科夫,形象,自由主义,反讽,残酷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对俄语文学和英语文学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其创作具有跨文学和跨文化的特性,因此对于理解我们的生活世界也不无重大的参考意义。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纳博科夫研究还存在太多的空白领域,对纳博科夫形象的认识也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即从比较的视角着眼,通过考察纳博科夫的文化身份、理论阐述和创作实践,竭力勾勒、凸现一个被忽略的纳博科夫形象,那就是,作为自由主义反讽者的纳博科夫。 作为自由主义的反讽者,纳博科夫站在拯救与逍遥的相切点上,抱持的惟一信念就是“残酷是人类最坏的行为”。除此信念之外,他不再相信任何宏大的观念和体系。表面上看,他全部的写作都在反复书写“残酷”,实质上是在探询如何才能不残酷。纳博科夫通过多方面的探讨,认定惟有“好奇、善良、温柔、狂喜”的完美结合才能避免残酷,否则任何一种因素的缺席都必将导致残酷的莅临。 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由八章组成。这八章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章构成了论文的第一部分。从语言、生活和文化三方面勾勒出纳博科夫这一偶然的独特个体,正是由于其独特性和偶然性,因此无法将之具体的归类,归于某种语言、某个民族或某种文化的范畴,也正是因为此,纳博科夫才不相信有任何“超越时间与机缘”的“核心信念与欲望”,从而成为彻底的反讽者。第二、三、四章构成了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笔者将从纳博科夫的理论文字中逐步考察他对媚俗、个体和记忆的看法与书写。作为独特的自由主义者,必然以媚俗为首敌,这是第二章的主题;在一个充斥着媚俗的世界,个体何为将成为第三章关注的焦点;第四章则从记忆的角度考察自由个体身份的建构与确证。本论文的第三部分是作品分析,由第五、六、七、八章构成,分别解读纳博科夫在《从左边佩带的勋带》、《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四部作品中折射出的“自由主义反讽”的倾向,看他如何对残酷进行书写,以唤起人们对如何才能不残酷的思考。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俄罗斯的纳博科夫研究简述
二、美国的纳博科夫研究简述
三、中国的纳博科夫研究简述
四、本论文的理论构架
五、纳博科夫:自由主义反讽者
第一章 纳博科夫的语言、生活、文化
一、在语言的三度空间逍遥
二、玻璃小球中的彩色螺线
三、五色斑驳的文化马赛克
第二章 纳博科夫论媚俗
一、媚俗作为现代性的特征
二、纳博科夫的和声与变调
三、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媚俗
第三章 纳博科夫论个体
一、平等与自由
二、个体与群氓
三、斩首的邀请
四、膨胀同一性
第四章 纳博科夫论回忆
一、光与回忆
二、自主性和非自主性回忆
三、纳博科夫的自主性回忆
四、讲吧,回忆
五、时间的肌理
第五章 跳在恐怖里的爱心——论《从左边佩带的勋带》
一、“一声沉闷的回响”
二、一个恐怖的世界
三、跳在恐怖里的爱心
四、漠然:恐怖之源
第六章 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论《洛丽塔》
一、“洛丽塔”飓风
二、《洛丽塔》的道德问题
三、从变态之爱到人性之爱
四、道德旋涡中的韩伯特与纳博科夫
五、纳博科夫的自辩
六、《洛丽塔》: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
第七章 那双眼睛,那个微笑——论《普宁》
一、《普宁》的结构
二、《普宁》的世界
三、《普宁》的叙事
四、《普宁》的哲思
五、那双眼睛,那个微笑
六、苦难记忆
第八章 火焰为何微暗——论《微暗的火》
一、“晴天霹雳”
二、阅读的迷宫与发现之旅
三、谢德的诗歌与金波特的评论
四、镜与灯
五、诗歌的温柔与评论的狂喜
六、火焰为何微暗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后现代性[D]. 张婷.东北师范大学2011
- [2].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美国小说的元虚构性质[D]. 肖谊.华东师范大学2006
- [3].越界的想象:论纳博科夫文学创作中的越界现象[D]. 王霞.华东师范大学2006
- [4].艺术彼在世界里的审美狂喜[D]. 赵君.暨南大学2006
- [5].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D]. 谭少茹.山东师范大学2007
- [6].纳博科夫小说中男性视阈下女性形象的建构[D]. 许原雪.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 [7].符拉迪米尔·纳博科夫: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D]. 詹树魁.厦门大学2003
- [8].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D]. 王安.四川大学2011
- [9].“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D]. 刘文霞.中央民族大学2010
- [10].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D]. 韦华.吉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