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较为庞大的师资队伍、较多的教学方式方法、较为规范的教学实施体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30年中到底是如何改革发展的,为什么会有3次重大的调整,调整后又将沿着什么样的道路继续发展,是目前学界还未全面、系统探讨的理论问题,更是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的现实问题。本论文立足现有研究成果,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着力探讨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改革发展历程,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到底呈现出哪些特征,其形成原因是什么,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第三,探讨在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不足;第四,在成绩与不足的基础上,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0年的改革的经验,并摸索出30年来改革发展的趋势。这几个层面的问题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构成严密的逻辑整体。本论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第一,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是既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理论文献,又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教学中发展加强理论归纳;第二,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有机统一。先以大量占有资料为基础,逐步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抽象,总结、归纳、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开展逻辑梳理,构建逻辑分析框架;研究结论的表达则依照相反的逻辑路线展开,由感性的抽象还原到抽象的具体,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历程和内容的描述,逐步展开对其原因、特征、经验、规律等的逻辑分析;第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论文着眼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0年的发展历程作一全面回顾,在坚持了历史的研究方法的同时,还要坚持逻辑的研究方法,在历史发展中去建构分析逻辑,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本论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有助于促进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律认识的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集科学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于一体的科学,并且要求从科学理论和学术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经过对30余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前因后果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把握,基本把握了课程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第二,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学科体系在不断完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新鲜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可以说,离开了课程,学科就没有了依托;而没有学科,课程就难以实现持续发展,出现空洞化的局面。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全面梳理,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提供完备的实践支撑,有力地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推进学科的发展。第三,有助于高质量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改革方案。2005年,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05方案”)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距离2005年方案颁布已过去5年时间,高质量地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加强和改进的必由之路。只有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脉络、趋势、理论根源、现实依据、客观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落实05方案。第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然而,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认真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对于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作用[J]. 现代交际 2016(21)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多维透视——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2)
- [3].公安大学:着力打造一流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品牌[J]. 人民公安 2019(10)
- [4].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5].用创新精神推动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为例[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8(03)
- [6].浅议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J]. 武汉学刊 2013(06)
- [7].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索[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8].站在“两化”结合点的高度建设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10(02)
- [9].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J].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10].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8(02)
- [11].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思考[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9(01)
- [12].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J]. 教育革新 2018(01)
- [13].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现状浅析[J]. 正德学院学报 2008(01)
- [1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分析[J].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1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感沟通与培养[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9(04)
- [1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17].关于四个“回归”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思考[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7(03)
- [18].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域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应用[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 [19].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浅探[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20].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2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 南方医学教育 2017(02)
- [22].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3)
- [2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J].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09(Z1)
- [2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述要[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12(01)
- [2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需把握的几个问题[J]. 教育探究 2012(03)
- [26].党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育人途径探析[J].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 [27].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论坛 2015(01)
- [2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9(02)
- [2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 [30].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标签:改革开放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改革论文; 发展论文; 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