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运移通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琼东南盆地,裂缝预测,超压地层,曲率
运移通道论文文献综述
周凡,刘爱群,宋鹏[1](2019)在《琼东南盆地高温高压地层垂向运移通道精细描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琼东南盆地高压成因垂向裂缝在天然气运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裂缝型运移通道断距小,甚至没有断距,在迭后地震剖面上难以直接描述。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基于构造成因分析和地震几何属性分析相结合的垂向运移通道精细描述技术。首先基于地层压力和构造背景的约束,预测裂缝发育的优势部位,然后在敏感几何属性优选的基础上改进滤波算法,将叁维曲率分析和各向异性扩散滤波算法相结合,以达到提高裂缝识别精度的目的。利用该技术首次对LS-25区的垂向运移通道进行了直接描述,证实该区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推动该区第一口预探井的成功上钻,并在目的层钻遇71. 8 m气层,揭开了琼东南盆地高温高压领域的勘探序幕。(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赵鹏翔,卓日升,李树刚,肖鹏,林海飞[2](2019)在《综采工作面瓦斯运移优势通道演化规律采高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采动覆岩中卸压瓦斯的运移规律,以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为基础,构建采动卸压瓦斯优势通道采高效应的空间形态模型,针对山西和顺某高瓦斯矿井主采工作面,运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揭示综采工作面采动卸压瓦斯运移优势通道的采高控制机理,以此为依据,在现场实施高位钻孔抽采卸压瓦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覆岩层中,优势通道左右边界离层量发生明显突变。随采高的增加,优势通道高度分别发育至距离煤层底板29.5,48,60 m,而宽度则从28 m变化到33 m。离层率的峰值距煤层底板30 m上移至60 m,贯通度明显增大。6 m采高优势通道的分形维数分别是4,2m采高的1.07,1.23倍,呈现着升维的趋势。在现场高位钻孔试验中,对工作面采高不同时的高位钻孔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得到高位钻场抽采瓦斯占绝对瓦斯涌出总量的49.94%~89.88%,并且使得上隅角及回风巷平均瓦斯体积分数维持在0.27%以下及0.32%以下,从而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的回采。研究结果为采动覆岩卸压瓦斯富集区的识别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勇子树[3](2019)在《定边地区延长组长9油藏成藏动力与运移通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区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定边地区,目的层段为叁迭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以研究区钻井、岩心、测井、化验分析等资料为基础,运用了成藏模式综合分析相关的一系列分析技术,对定边地区延长组长9油藏的成藏动力以及运移通道作出综合分析研究。先进行了成藏综合条件以及油气来源、油藏类型等基础研究分析,后对成藏期次、成藏动力识别、异常高压成因、运移方式、运移通道特征、运聚体系划分做细致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研究区长9油层组油源为长7烃源岩,属于上生下储模式;主要油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油藏、构造-岩性油藏以及岩性油藏叁种;油藏石油充注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晚期,主成藏期次为130Ma±;长9油藏异常高压为生烃超压,成藏动力主要为长7烃源岩与长9油层之间的剩余压力,压力差在5-10MPa以上,为向下运移动力。油气在纵向上的运移通道主要为裂缝,高角度裂缝大量发育是石油运移的高效体系,而由长7到长9油藏之间在纵向上相互迭置的孔隙型连通砂体也是油气运移的有效通道。(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9-06-20)
张伯达,雷振宇,郑文义,李政坤,蔡达仰[4](2019)在《地震资料中柱状流体运移通道形态参数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深部流体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垂直—近似垂直的柱状通道,如气烟囱构造、流体逸散管道等。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能够直观地对这些柱状地球物理异常进行精细的描述与刻画,从而统计其形态参数。综合不同海域的研究成果,本次研究系统总结归纳了柱状流体运移通道的8个重要参数,分别是发育层位、终止层位、平面形状、直径、高度和宽高比、反射偏移、椭圆率、拟合椭圆方位角。形态参数分别与通道群在平面上的展布方位、特殊的海底异常地貌(如海底麻坑、丘状体等)、深部构造发育与分布(如底辟、断层等)等进行耦合关联,能够进一步揭示柱状流体运移通道的地质含义。可将形态参数分为:(1)从形态学上对柱状通道进行直接分类的参数;(2)指示柱状通道形成诱发因素或形成过程的参数;(3)划分柱状通道幕式流体活动及期次的参数;(4)定义柱状通道中流体活动时间区间的参数;(5)间接反映柱状通道中流体通量相对大小的参数。实际研究过程中,单一形态参数难以准确反映出复杂地质背景下柱状通道的真实地质含义,多参数组合、相互对比验证,能够更好地对柱状流体通道的地质含义做出综合分析。(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穆星[5](2019)在《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及成藏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层压力、流体势,结合原油密度及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优势方向。中浅层主要发育断层、砂体及不整合3类油气运移通道,形成了砂体–断层–砂体、断层–砂体–不整合、断层–不整合3种组合类型。这些组合类型对研究区油气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油气运移模式,形成了反"Z"字型输导运移模式、阶梯状输导运移模式;其次,控制了油气空间分布特征,断层–砂体–不整合型和断层–不整合型决定郑家–王庄地区油气具有"多层系分布、油气藏类型多样、运移距离远"的特征,单一的砂体–断层–砂体组合类型决定胜坨、单家寺地区油气具有"油气藏类型单一、运移距离近"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孙同文,高喜成,吕延防,付广,王海学[6](2019)在《断裂转换带作为油气侧向、垂向运移通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断陷盆地大量油气勘探证实油气并非围绕整条断裂分布,而往往集中分布于断裂转换斜坡、弯曲转折端、交汇区及末端等断裂转换带位置,表现出明显的运移通道特征。为了查明断裂转换带输导油气的优势条件及模式,在对其形成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油气运移特征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转换带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既可以作为油气侧向运移通道,又可以作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当作为侧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叁方面的优势条件:①具备油气侧向运移的流体势梯度;②砂体发育,储层对接概率大且侧向连通性好;③具有相对低的垂向与侧向渗透率比。侧向运移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破坏型-侧向连通油气运聚模式和破坏型-垂向、侧向封闭油气运聚模式,油气富集层位一般与运移层位一致。当作为垂向运移通道时,具有以下叁方面的优势条件:①"硬连接"型转换带活动强度一般较大,容易幕式开启作为通道;②"硬连接"型转换带处断层面常为脊状低势区,有利于油气发生汇聚;③应力集中、裂缝发育,容易破坏盖层发生油气垂向渗漏。垂向运移也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未完全破坏型-油气垂向穿斜坡渗漏模式和破坏型-油气沿断层面垂向运移模式,油气一般被调整至浅层富集。通过矿物沉淀速率、成岩作用、地下水渗漏及矿床突水现象等,均可证实断裂转换带部位曾是流体运移的通道。(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吴文静,吴东胜[7](2019)在《川西坳陷东坡断裂优势运移通道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坳陷东坡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油气来源于下伏须家河组烃源层,烃源断层是天然气垂向运移的通道。本文采用燕山末期的断面古构造形态构造运移动力模型,应用断层泥比率(shale gouge ratio,SGR)参数对断裂输导性进行评价并建立输导格架模型,根据断-源空间匹配构造烃源岩排烃模型,预测断裂优势运移通道分布并探讨其对天然气运聚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断面形态和断-源匹配关系是断裂优势运移通道形成的主控因素,断面形态决定天然气运移指向,烃源岩和断层的接触关系、厚度及生烃强度决定了优势运移通道的供烃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9年05期)
徐长贵,彭靖淞,吴庆勋,孙哲,叶涛[8](2019)在《渤海湾凹陷区复杂断裂带垂向优势运移通道及油气运移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渤海中南部地区复杂断裂带油气地质条件的大数据分析,得到垂向优势运移通道形成的定量/半定量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建模辅助分析,实现了黄河口东洼垂向优势运移通道及其源外充注点/段大数据搜索,并在此约束下进行油气充注、运移数值模拟,成功预测了复杂断裂带浅层的油气运移路径和油气富集断块。研究认为,活动断裂带浅层充注存在差异性,垂向优势运移通道的充注点/段是浅层油气运移的起点,对于浅层油气运移及其成藏非常重要;在浅层的断层中,切割深层中转仓或深层主要运移通道、断接厚度小于400 m、成藏期断层断距大于80 m的断层容易形成凹陷区垂向优势运移通道;新构造运动通过控制垂向优势运移通道及其源外充注点/段的差异分布,决定了复杂断裂带的差异成藏。研究成果对于复杂断裂带的精细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图7参42(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刘一泽[9](2019)在《巴布亚盆地上侏罗—下白垩统砂体连通性与优势运移通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巴布亚盆地是位于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受太平洋板块挤压应力影响形成的前陆盆地,目前的勘探研究资料表明盆地主要储层为中生界碎屑岩与新生界碳酸盐岩,中生界碎屑岩储层主要位于盆地西部,其下部侏罗系泥页岩是良好的烃源岩,上部下白垩统厚层泥岩为良好的盖层。根据前人研究结果,巴布亚盆地经历了冈瓦纳裂谷、珊瑚海裂谷、达莱弧后、前陆盆地四个阶段,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发育于冈瓦纳裂后阶段,前陆盆地阶段盆地东部形成造山带,造山带西部巴布亚褶皱带发育大量断层与褶皱,形成众多背斜圈闭与断背斜圈闭。研究过程中,针对上侏罗统因姆布鲁组下白垩统托洛组砂体,根据单井报告统计砂体的厚度、砂地比、物性、含油气性等资料,分析其相关性,确定了输导体连通阀值,建立了砂体几何连通性评价模型和流体连通性评价模型。基于油气运移理论,在ArcGIS平台地理集成、空间分析模块上,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配准与数据化。根据流体包裹体分析、生排烃史分析和热演化史等分析数据,确定成藏期次与成藏关键时刻;通过断层的活动时间,构造应力与断层泥比率统计分析,确定断层封闭性,结合储层砂体和烃源岩分布,确定断-砂-源空间匹配关系。分析成藏期压力类型,确定其以静水压力为主,以盖层底部构造和为基础,建立流体势模型。结合储层连通模型与流体势模型,应用基于ArcGIS平台的运移模拟技术,提取出优势运移路径。结合已探明的油气分布区域,验证优势运移路径分布成果,模拟结果的油气汇聚趋势与油气藏实际分布位置相吻合,同时,根据模拟结果计算烃源岩体积与油气藏储量,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证明前期建立的连通性模型与模拟方法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4-01)
赵鹏翔,卓日升,李树刚,林海飞,刘超[10](2018)在《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瓦斯运移优势通道演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卸压瓦斯覆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演化规律,以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为基础,工作面推进速度为关键参数,构建采动卸压瓦斯优势通道数学模型,并针对山西和顺某高瓦斯矿井主采工作面,开展综采工作面在不同推进速度条件下的卸压瓦斯覆岩裂隙优势通道演化规律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快推进速度,叁带高度降低,平均来压步距增大,优势通道在上覆岩层的空间位置也随之降低,优势通道发育的高度、宽度、垮落角和范围随着推进速度加快而减小。随着推进速度的加快,优势通道离层率和贯通度逐渐变小。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优势通道的分形维数由小到大对应的推进速度依次为7、5、3 m/d,呈现出降维的趋势。在现场高位钻孔试验中,对工作面推进速度不同时的高位钻孔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得到高位钻场抽采瓦斯占绝对瓦斯涌出总量的49.94%~89.88%,并且使得上隅角及回风巷平均瓦斯体积分数维持在0.27%以下及0.32%以下,从而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的回采。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推进速度下采动覆岩卸压瓦斯富集区的识别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运移通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采动覆岩中卸压瓦斯的运移规律,以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为基础,构建采动卸压瓦斯优势通道采高效应的空间形态模型,针对山西和顺某高瓦斯矿井主采工作面,运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揭示综采工作面采动卸压瓦斯运移优势通道的采高控制机理,以此为依据,在现场实施高位钻孔抽采卸压瓦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覆岩层中,优势通道左右边界离层量发生明显突变。随采高的增加,优势通道高度分别发育至距离煤层底板29.5,48,60 m,而宽度则从28 m变化到33 m。离层率的峰值距煤层底板30 m上移至60 m,贯通度明显增大。6 m采高优势通道的分形维数分别是4,2m采高的1.07,1.23倍,呈现着升维的趋势。在现场高位钻孔试验中,对工作面采高不同时的高位钻孔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得到高位钻场抽采瓦斯占绝对瓦斯涌出总量的49.94%~89.88%,并且使得上隅角及回风巷平均瓦斯体积分数维持在0.27%以下及0.32%以下,从而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的回采。研究结果为采动覆岩卸压瓦斯富集区的识别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移通道论文参考文献
[1].周凡,刘爱群,宋鹏.琼东南盆地高温高压地层垂向运移通道精细描述技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赵鹏翔,卓日升,李树刚,肖鹏,林海飞.综采工作面瓦斯运移优势通道演化规律采高效应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9
[3].勇子树.定边地区延长组长9油藏成藏动力与运移通道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
[4].张伯达,雷振宇,郑文义,李政坤,蔡达仰.地震资料中柱状流体运移通道形态参数及其地质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5].穆星.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及成藏作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
[6].孙同文,高喜成,吕延防,付广,王海学.断裂转换带作为油气侧向、垂向运移通道的研究进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9
[7].吴文静,吴东胜.川西坳陷东坡断裂优势运移通道预测[J].中国科技论文.2019
[8].徐长贵,彭靖淞,吴庆勋,孙哲,叶涛.渤海湾凹陷区复杂断裂带垂向优势运移通道及油气运移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
[9].刘一泽.巴布亚盆地上侏罗—下白垩统砂体连通性与优势运移通道研究[D].长江大学.2019
[10].赵鹏翔,卓日升,李树刚,林海飞,刘超.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瓦斯运移优势通道演化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