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一切活动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同时进一步认识世界,这样构成了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在这个动力系统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起主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少数英雄人物的力量,因为他们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的进程。邓小平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邓小平,也就没有我们今天这种繁荣昌盛的局面,为什么呢?无数哲人告诉我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们思想的界限同样构成他的行为界限,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独领风骚,享有盛誉,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一条康庄大道,盖源于他具有正确的决策思想和在这种决策思想指导下的光辉实践。本文正是在这个前提下,立足于对邓小平决策思想整个体系的把握,从以下方面展开了比较深入的阐述。 第一章:邓小平决策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按照邓小平参加革命的人生历程,结合党的历史发展阶段,根据邓小平在各个阶段对于决策问题的论述及其特征,将其形成和发展分为决策思想的萌芽时期、探索时期、成熟时期三个部分来阐述。 第二章:邓小平决策思想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决策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系统,它主要包括:决策的历史和现实根据、决策的主要内容、决策的方法论、决策的价值目标四个部分。 第三章:邓小平决策思想的精髓和基本特征。邓小平决策思想作为一个成熟的思想体系,表现出独具魅力的风格和特征,即决策的人民性,决策的探索、创造性以及决策的权威性。 第四章:邓小平决策思想的历史地位。邓小平决策思想是马列、毛泽东决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决策科学理论的重要根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书助我颐养深情[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11(10)
- [2].从《邓小平文选》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针[J].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9(04)
- [3].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取信于民重要思想述要[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
- [4].译者的妥协与反抗——从《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看意识形态对译者的影响[J]. 衡水学院学报 2008(05)
- [5].祝愿党永葆青春[J]. 铁军 2011(08)
- [6].龚育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J]. 中共党史研究 2014(10)
- [7].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8].《邓小平文选》注释中的四位美国总统——文献注释条目的编写体例刍议[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