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论文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刻不容缓。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措施敦促相关国家进行温室气体减排,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提供了法律框架,《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具有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国家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的限制和减少排放的相关内容,并就减排途径提出了三种灵活机制: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排放贸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指附件一国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一国家,以下同)可以在非附件一国家领土上实施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通过碳封存或碳汇作用从大气中消除温室气体的项目,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CERs),利用项目产生的CERs抵减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联合履行机制( Joint Implementation-JI)是允许附件一国家或这些国家的企业联合执行限制或减少排放、或增加碳汇的项目,共享排放量减少单位。排放贸易(Emissions Trading- ET)指用市场方法达到环境目的,即允许那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于规定限度的国家,在国内或国外使用或交易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剩余部分弥补其他源的排放。国际排放贸易是国家间买卖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贸易,把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交易一方凭借购买合同向另一方购买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以实现其减排目标。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国际排放贸易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一般与个别、归纳与演绎等研究方法,对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的第一章概述了国际排放贸易开展的背景、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的意义。第二章对国际排放贸易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温室气体排放存在的外部性,导致了全球最大的市场失灵。关于解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外部性的措施,国际排放贸易比碳税更具有可行性,各国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差异,是国际排放贸易产生的经济原因。第三章回顾了目前全球已经开始实施的排放贸易体系,从排放贸易方案的实施时间、实施阶段、涵盖的温室气体、开展方法及有关罚则与价格管制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四章与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与重点。第四章通过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了国际排放贸易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国际排放贸易的信用方式将增加,国际排放贸易的主体范围将会扩大,国际排放贸易涉及的地域范围将会扩展,国际排放贸易涉及的行业领域范围将会扩展。第五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贸易效应,国际排放贸易驱动下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会在中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投资会在中国产生一定的就业效应,同时温室气体泄露问题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第六章提出了中国应对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的对策建议。中国应继续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参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为中国在未来国际排放贸易中争取有利地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际排放贸易研究述评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分析
  • 2.1 外部性理论-全球最大的市场失灵
  • 2.1.1 市场失灵
  • 2.1.2 市场失灵之外部性
  • 2.1.3 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性——全球最大的市场失灵
  • 2.1.4 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外部性的措施——碳税 VS 限额与贸易
  • 2.1.4.1 碳税(Carbon Tax)
  • 2.1.4.2 限额与贸易(Cap-and-Trade)
  • 2.2 比较优势理论—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分析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温室气体减排比较优势——减排成本
  • 2.2.3 国际排放贸易
  • 2.2.3.1 国际排放贸易概念解析
  • 2.2.3.2 国际排放贸易的例证分析
  • 3 目前全球已经开始实施的排放贸易体系回顾
  • 3.1 美国二氧化硫排放贸易机制
  • 3.2 欧盟排放贸易方案
  • 3.2.1 欧盟排放贸易方案设计
  • 3.2.2 欧盟排放贸易的发展阶段
  • 3.2.3 欧盟排放贸易的新发展
  • 3.3 其它国家排放贸易体系的规划与实践
  • 3.4 国家经济利益与温室气体减排
  • 4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
  • 4.1 国际排放贸易信用方式的多元化
  • 4.2 国际排放贸易主体范围的扩大
  • 4.2.1 国家主体范围的扩大:预计实施的排放贸易体系
  • 4.2.1.1 新西兰排放贸易方案
  • 4.2.1.2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
  • 4.2.1.3 加拿大排放贸易方案
  • 4.2.1.4 澳大利亚排放贸易方案
  • 4.2.1.5 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 4.2.2 企业主体范围的扩大
  • 4.2.3 跨国合作的开展
  • 4.3 国际排放贸易地域范围的扩展
  • 4.3.1 目前国际排放贸易集中的主要地域范围
  • 4.3.2 国际排放贸易地域范围的扩展趋势
  • 4.4 国际排放贸易行业领域范围的扩展
  • 4.4.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涵盖的行业部门
  • 4.4.2 已开展的国际排放贸易中涉及的行业部门
  • 4.4.3 国际排放贸易行业领域范围的扩展趋势
  • 5 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5.1 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贸易效应
  • 5.1.1 国外能源密集型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增加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 5.1.2 国际排放贸易驱动下 CERs 转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5.1.3 国际市场上以产品含碳强度为标准的新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 5.2 国际排放贸易驱动下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溢出效应
  • 5.2.1 一般技术溢出效应理论分析
  • 5.2.2 技术溢出的渠道
  • 5.2.3 国际排放贸易驱动下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在中国的溢出效应
  • 5.3 国际排放贸易驱动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投资在中国的就业效应
  • 5.3.1 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一般理论分析
  • 5.3.2 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方式途径
  • 5.3.3 国际排放贸易驱动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投资在中国的就业效应
  • 5.4 温室气体泄露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6 中国应对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的对策建议
  • 6.1 继续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参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 6.2 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6.2.1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避免能源浪费
  • 6.2.2 大力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 6.2.3 通过学习创新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低碳技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 6.3 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
  • 6.3.1 及时了解国际排放贸易市场信息,转让 CERs
  • 6.3.2 争取建立国际排放交易市场
  • 6.4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为中国在未来国际排放贸易中争取有利地位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16(17)
    • [2].“排放贸易机制”之合法性分析[J]. 环境保护 2008(20)
    • [3].全球排放贸易体系:一个幻想?[J]. 国际经济评论 2012(04)
    • [4].碳市场风险及预期收益——欧盟排放贸易体系与清洁发展机制的比较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5].CDM:排放贸易市场中的双赢机制[J]. 山东农药信息 2009(05)
    • [6].航空业纳入欧盟排放贸易体系意味着什么?[J]. 环境经济 2012(04)
    • [7].国外排放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述评[J]. 国外社会科学 2010(06)
    • [8].欧盟排放贸易体系[J]. 世界环境 2009(05)
    • [9].英国新联合政府支持新建核电[J]. 国外核新闻 2010(06)
    • [10].欧盟气候保护政策概要[J]. 节能与环保 2010(02)
    • [11].功利主义与气候政策[J]. 国外理论动态 2014(02)
    • [12].发达国家碳排放贸易政策对比分析[J]. 中国能源 2012(02)
    • [13].2010年国际碳市场状况与趋势分析[J]. 中国能源 2011(08)
    • [14].国外学术界关于欧盟气候政策研究的进展[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15].国际碳汇市场探究兼评欧盟国际排放贸易计划[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06)
    • [16].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及相关产业发展的促进价值[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0(04)
    • [17].气候谈判为何只看到热闹[J]. 中国经济周刊 2012(25)
    • [18].控制污染的激励政策[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6(06)
    • [19].用产权会计破解环境会计与审计问题[J].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3(03)
    • [20].《京都议定书》三机制对中国节能降耗的启示[J]. 经济论坛 2011(05)
    • [2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框架下京都议定书的分析[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8(11)
    • [22].绿色会成为新时尚吗?[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9(01)
    • [23].展览会上的PROFIenergy机器人单元[J]. 中国仪器仪表 2013(02)
    • [24].欧盟碳市场系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实证研究[J]. 管理学报 2011(03)
    • [25].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碳排放贸易发展分析[J]. 商业时代 2011(26)
    • [26].为了地球的携手[J]. 生命世界 2009(02)
    • [27].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第三方”机制探讨[J]. 世界环境 2016(01)
    • [28].欧盟应当鼓励发展核电[J]. 国外核新闻 2015(01)
    • [29].欧盟对排放贸易的态度转变与原因探析[J]. 人民论坛 2013(14)
    • [30].国外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措施的进展[J]. 中外能源 2008(03)

    标签:;  ;  ;  ;  ;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