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

论文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热衷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翻译工作者们积极的把包括唐诗宋词在内的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介绍到国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含蓄、简约和微妙见长,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和意境的翻译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多是从文化角度或传统的语文学角度出发,很少涉及与意象和意境传递有关的内在认知过程。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特别是其中的突显原则来分析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传递的认知过程,通过分析译者内在的认知机制与意象和意境的理解和传递的密切关系,我们能深入译者的思维过程,从而了解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再现这种艺术特征的可能性。本文共分六章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理论背景,目前研究情况以及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回顾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第三部分介绍了认知语言学,作者首先简单讨论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之后重点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突显原则。第四部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翻译过程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作者首先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之后分析了造成意象和意境理解困难的认知原因以及突显原则在意象和意境的传递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五部分继续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突显原则对不同类型的中国古典诗词及其译本进行了分析,作者分析了译者不同的认知方式给原诗意象和意境的传递带来的影响,旨在找到更好的传递古诗词意象和意境的方法。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总而言之,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国外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把认知语言学理论引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研究中,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翻译过程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必然会为我们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Important Tr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Study Home and Aboard
  • 1.2 Research Purpose
  • 1.3 Overview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An Overview of Imagery and Ideorealm Study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 2.1 Imagery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 2.2 Ideorealm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 Chapter Three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Translation
  • 3.1 Language and Cognition
  • 3.2 Notion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2.1 The Main Statement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 3.2.2 The Notion of Salience
  • 3.3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alience Selection in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Cognitive Process for Imagery and Ideorealm Transferring
  • 4.1 Imagery and Ideorealm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 4.2 General Cognitive Mechanisms for Understanding Imagery and Ideorealm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 4.3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alience Shift for Expressing Imagery and Ideorealm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 Chapter Five A Study of the Principle of Salience in Analyzing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Same Poem
  • 5.1 A Poem about Landscapes
  • 5.2 A poem Concerning Emotion
  • 5.3 A Poem about Person
  • 5.4 Summary of Poetic Analysis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余地诗歌中的“黑夜”意象[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2)
    • [2].屈原“楚辞”与《诗经》中的远行意象[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中华文明意象的历史流变及世界关联[J]. 江淮论坛 2019(06)
    • [4].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J]. 心理科学 2020(01)
    • [5].徐志摩与闻一多新诗意象浅析[J]. 汉字文化 2019(23)
    •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菊意象[J]. 汉字文化 2019(23)
    • [7].蔚蓝的视角:冰心诗歌中的海洋意象探析[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01)
    • [8].《诗经》英译中植物意象的传递[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9].民宿旅游体验、民宿旅游意象对游客再宿意愿的影响研究——以莫干山民宿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2)
    • [10].论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二十四诗品》批评意象的共同品格[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2].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结构中的“意-象-言”:兼评李煌明的“意象诠释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3].意象视角下的古典诗词教学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0(06)
    • [14].古诗词中的乡村意象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5].图像抑或意识:旅游意象的本质直观[J]. 旅游科学 2020(02)
    • [16].论王铎诗歌的意象与色彩[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7].冯延巳词中的风意象[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
    • [18].“意象生成”对艺术创造和阐释的意义[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19].审美心理分析与现象学美学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象”美学的本体论建构[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20].聚焦意象,探究古诗的美——以阮籍《咏怀诗》中的植物意象为例[J]. 教育观察 2020(19)
    • [21].《意象山水》[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8)
    • [22].朱熹诗中的月意象及其情感蕴含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9)
    • [23].《楚辞》中的龙意象[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24].以内容挖掘、文化传播重构乡村旅游意象[J]. 团结 2020(04)
    • [25].中西马意象的对比分析[J]. 文学教育(下) 2020(09)
    • [26].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及其文化意蕴[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04)
    • [27].楚辞凤鸟意象探析[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8].《亘古景观意象系列研究》[J]. 电影文学 2019(07)
    • [29].沙漠意象[J]. 工会博览 2019(11)
    • [30].意象论:电影艺术核心审美机制探析[J]. 电影评介 2019(13)

    标签:;  ;  ;  ;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中国古诗词英译中意象和意境的传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