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的比较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的比较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73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性状态。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90例,现根据血液透析方式的不同将全部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每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微炎性状态。结果:CRP、IL-6、AGEs和TNF-α检测水平的比较上,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液灌注组的检测水平明显比血液透析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组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血液灌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降低患者血液中的CRP、IL-6、AGEs和TNF-α水平来实现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有效维持与改善,在临床上具备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慢性肾功能衰竭;微炎性状态

【中图分类号】R45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089-02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在各种肾脏疾病的影响下导致肾功能出现缓慢性的损害,最后会完全丧失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引发临床症状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以及内分泌、生化等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分析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性状态,选取了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其作为分析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血液透析方式,现将临床研究的各项情况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进行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过临床各项研究与临床实践指南中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各项标准十分相符,透析龄在3个月以上,尿素清除指数控制在1.2~1.4之间。现根据血液透析方法的不同将全部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每组30例。血液透析组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3.01±4.31)岁;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1.23±4.29)岁;血液灌注组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2.19±4.08)岁。三组患者经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三组患者同时使用Fresenius4008s透析仪,每分钟的透析液流量控制在500毫升,每分钟的血流速度为250毫升,每次透析4个小时,进行2个小时的灌注[1]。

血液透析组:透析仪器主要是三醋酸膜透析仪器150G(日本尼普络公司);

高通量血液透析组:采用的是高通量血液透析器F60进行透析(德国Fresenius公司),面积为1.3平方米[2];

血液灌注组:在血液透析组的基础上利用树脂灌流器进行透析(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抽取血液标本,在经过离心处理以后分别利用常规常规生化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在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帮助下完成对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科学检测[3]。

1.3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CRP、IL-6、AGEs和TNF-α检测水平[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取χ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结果

CRP、IL-6、AGEs和TNF-α检测水平的比较上,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液灌注组的检测水平明显比血液透析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组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表三组患者CRP、IL-6、AGEs和TNF-α的检测结果比较(x-±s)

注:血液透析组与血液灌注组比较,P<0.05。

3.讨论

从发病到引发肾功能不全的时间为数年至十余年,其中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便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该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极为紊乱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重失衡和全身各系统受累等,并且炎性状态普遍存在,众多文献资料表明CRF微炎性状态的存在极易诱发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非常高。强化对该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微炎性症状主要是机体受到各种刺激作用下,如微生物、补体以及内毒素,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大量释放炎性因子为炎性标志的一种炎性反应,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炎性因子和标志蛋白的不断升高,故CRP、IL-6、AGEs和TNF-α是其最主要的检测指标,经过本次讨论,CRP、IL-6、AGEs和TNF-α检测水平的比较上,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液灌注组的检测水平明显比血液透析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组的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进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血液灌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降低患者血液中的CRP、IL-6、AGEs和TNF-α水平来实现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有效维持与改善,在临床上的优势十分显著,建议在临床在临床上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选择使用血液灌注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妍,成建钊,郭自炎.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性状态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4,11(12):1251-1253.

[2]段胜东.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尿毒症毒素清除效果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1(19):26-29.

[3]徐晓宏,席志凤,朱爱民,王军升.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6,09(04):789-792.

[4]侯娟.用不同的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患者进行治疗对改善其营养状况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20(17):52-53.

标签:;  ;  ;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