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
作者: 李振唐
导师: 雷海章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特色农业,企业集群
文献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都十分活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过大,长期持续的不平衡发展不仅给政府和财政造成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地区间教育、文化、法制建设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后劲不足,并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本论文在于深入研究和探讨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以加快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解决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论文包括导言在内共6章,导言详细了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内容体系、技术路线等。第二章为后发区域发展的国际比较,以比较经济学为理论根基,系统比较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美国西部大开发、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意义。第三章着重论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指出,选择资源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将农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为区域发展的切入点和着眼点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第四章从资源比较优势的角度论述了特色农业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农业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探寻比较优势,依托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从社会发展和生态效益的角度构建了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与社会基础,但仅有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论文第五章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集群化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章从理论综述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在以上各章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即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四者统一于农村现代化进程之中,四化联动,共同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系统阐释了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定位和战略选择。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 第一,深入研究了后发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论文系统比较分析了美国西部大开发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等发达国家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国与世界的经验事实对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意义。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第二章 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与国内区域经济新秩序
第二节 美国西部开发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后发优势战略: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选择
第五节 经验事实比较:世界与中国
第三章 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
第一节 中西部资源总论
第二节 农业资源的战略地位及评价
第三节 中西部农业资源开发的原则与路径
第四章 特色农业: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第一节 特色农业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国内外特色农业实践
第三节 中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特色农业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章 企业集群: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第一节 企业集群:一种有效的“内生式”发展模式
第二节 乡镇企业与企业集群
第三节 企业集群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六章 “四化联动”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产业化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 工业化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节 城镇化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节 知识化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2-05
参考文献
- [1].中国人口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王智初.吉林大学2018
- [2].“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刘彦君.东北财经大学2016
- [3].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包明齐.吉林大学2016
- [4].区域经济转型时空演化及政策仿真研究[D]. 刘靖.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
- [5].辽宁省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D]. 单良.辽宁师范大学2012
- [6].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 姜永铭.吉林大学2009
- [7].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王晓光.吉林大学2011
- [8].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 朱伟东.复旦大学2003
- [9].中国行政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作用研究[D]. 张思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 [10].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人才培养[D]. 周建梅.北京体育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 冯年华.南京农业大学2003
-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蒙少东.天津大学2004
- [3].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玉梅.吉林大学2005
- [4].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杨筠.四川大学2005
- [5].基于煤炭资源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杨伟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
- [6].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D]. 陈丽萍.天津大学2005
- [7].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 彭荣胜.河南大学2007
- [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因素研究[D]. 蒲小川.复旦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