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白门柳》以“一切艺术之最后抽象——节奏”为指归,试图以意脉(即创作主体的情绪)来结构小说全篇。同时,“场态——情节结构的心灵空间化、境域——场景结构的色调调配与空间并置”这二者的营建,形成了小说一“结”三“股”式的“草头绳”格局,并与“引子”的隐喻结构一起,在各种艺术技巧烘托下,共同结撰出精致完美、富有节奏美的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结构即节奏”的艺术探索,不仅借鉴了西方小说讲究叙述和多线索设置的长处,更得益于中国古老艺术思想的丰厚滋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岭南雄文《白门柳》[J]. 少男少女 2019(14)
- [2].风骨嶙峋白门柳——古代中国女性文化札记之一[J]. 文史杂志 2012(06)
- [3].《白门柳》的结构及意义[J]. 德州学院学报 2008(05)
- [4].《白门柳》的三大谜题——序《〈白门柳〉的历史原型与文学想象》[J]. 粤海风 2020(04)
- [5].《白门柳》的审美维度[J]. 粤海风 2014(06)
- [6].《白门柳》的结构创新及当代意义[J]. 南方文坛 2011(02)
- [7].物语精魂总关情——刘斯奋长篇小说《白门柳》的开篇赏析[J]. 名作欣赏 2011(26)
- [8].节奏艺术的文本呈现——论《白门柳》的文本情绪结构[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 [9].节奏艺术的文本呈现——论《白门柳》的文本情绪结构[J]. 兰州学刊 2008(07)
- [10].人还是不能写比他高的东西——《白门柳》论[J]. 新文学评论 2013(01)
- [11].《白门柳》与古典文学[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0)
- [12].秦淮梦里叹士人——谈根据长篇小说《白门柳》改编的戏剧[J]. 剧本 2008(06)
- [13].物语精魂——长篇小说《白门柳》赏读随笔[J]. 阅读与写作 2011(02)
- [14].晚明文人叙事的艺术探索——论刘斯奋的《白门柳》[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5].史诗画卷·王朝挽歌[J]. 作文与考试 2017(33)
- [16].白门柳(节选)[J]. 芳草(经典阅读) 2015(Z1)
- [17].“气势汹汹”是贬义成语[J]. 青年记者 2020(06)
- [18].徜徉于艺术的自由之境——访文化名家刘斯奋先生[J]. 中国文艺评论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