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侗族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侗族文化,黎平会议,民族民间文化,踩歌堂,中央红军,手工技艺,黎平县,文化生活,艺术交流,慕光
侗族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董金黄[1](2020)在《研习侗族文化,香港青少年感受到祖国之美》一文中研究指出侗族大歌、民族舞、流行歌曲、器乐演奏、原创诗朗诵……2020年元旦期间,一场丰富多彩的跨年联欢晚会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拉开帷幕。来自香港慕光英文书院和晞蕾舞蹈艺术中心的10余名香港青少年与黎平县侗族文化表演艺术团的侗族同胞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20-01-07)
李晶晶[2](2019)在《大数据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广西地区而言,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十分稀少,导致广西所拥有的文化遗产规模严重失衡。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需要后继有人,而传统技术背景下的文遗保护工作面临着难以开展的尴尬境地,年轻人望而却步,文化传承的断层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去弥补。因此,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开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大数据平台,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是中国进入全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9年11期)
黄琦[3](2019)在《广西侗族民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以高校中华文化体验课教学实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侗族是广西的十二个世居民族之一,侗族民歌是其主要的文化载体,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大学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阵地,怎样向当代大学生传播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怎样引导他们保护与传播它,将其继承并发扬下去值得各界进行思考。本文通过中华文化体验课的教学实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方式方法的探索。(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张嘉雯[4](2019)在《侗族生态文化设计与应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文化生态的传承和保护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2011年,腾讯基金会在贵州省黎平县建设了侗族生态博物馆,这是全国第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侗族一直保留着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艺术设计与发展创新研究的宝贵的艺术资源。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可借鉴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的形式、造型、色彩等元素。这不仅可以拓宽设计领域、加深设计意蕴、丰富设计元素,还可以使文化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紧密结合。(本文来源于《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伍方佳,李辉,彭有新[5](2019)在《新媒体时代下芷江侗族孽龙舞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芷江侗族自治县区域民族传统文化孽龙舞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芷江侗族自治县村孽龙舞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并有很强的观赏性,孽龙舞传承人员现有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较为低下,社会福利保障不足。经历了文化大变迁的改变,芷江侗族自治县孽龙舞在传承和发展的初潮就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9年09期)
张明泽,吴良茹,姚玉仙[6](2019)在《油茶文化在少数民族婚俗中的传承——以贵州黎平侗族油茶文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黎平县地处贵州东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侗族是黎平县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黎平茶文化历史悠久,吃油茶是侗族人特殊的一种饮食习惯,现已成为一种文化融入到侗族人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侗族婚俗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9年05期)
郭绯绯,李琼[7](2019)在《通道侗族传统村落景观特征与文化传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28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设计学和环境美学等知识,深入分析通道侗族传统村落的景观特征及其特色,探讨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问题,让传统村落资源在保护与开发利用中能延续其地域差异和民族特色,为同类型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9年20期)
刘敏[8](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风貌重构的驱动因素——以皇都侗族文化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村落的风貌重构是促进其优化升级的必经之路。本文以皇都村为例,经过实地调研,对其村落风貌重构的驱动因素进行剖析,得到以下结果:地方政府、新型乡贤和民众组织是促进其风貌重构的社会主体因素,对其风貌重构具有引领作用;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文化特质是内源性因素,是进行风貌重构的基础;宏观政策、市场需求和技术手段是外源性要素,是指引当地风貌重构的宏观把控;叁因素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皇都村的风貌重构。(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29期)
马诗浩,邓霞,王优,王璐,孙月圆[9](2019)在《民族内隐论对双文化侗族高中生自我构念动态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自我的发展与对自我的认识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个体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各自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影响。侗族作为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组成部分之一,其独特的侗族文化使得侗族人形成喜欢群居生活和群体活动的性格特点。因此,侗族人的自我构念也具有其民族文化的特点,相比汉族人他们的自我构念表现为更突出的互依型自我构念,并在自传体记忆上表现出更强烈的社会取向。与此同时,侗族人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传承本民族文化外,主流文化的学习也成为其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使侗族人从单一的侗族文化体系转变为汉、侗双文化体系。根据文化的动态建构理论,不同文化下双文化个体的自我构念会出现动态性特点。而个体所持民族内隐论不同,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构念动态性,研究显示,持民族本质论者的自我构念在双文化体系下相比持民族建构论者动态性更差。据此,本研究探讨了民族内隐论对侗族群体自我构念动态性的影响。选取了贵州省从江县的侗族高中生800名,采用《民族本质论问卷》筛选出民族本质论组和民族建构论组,然后用《民族内隐论文章材料》进行操纵,最后使用视频作为文化启动材料,在启动后进行自传体记忆任务。结果显示,民族本质论组与民族建构论组在自我构念动态性上出现差异,民族本质论条件下,双文化侗族高中生未出现自我构念动态性;民族建构论条件下,双文化侗族高中生出现自我构念动态性。(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陈平[10](2019)在《从艺术表现探索其背后的生活和审美文化——以贵州侗族工艺美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审美活动主要包括美的创造和美的鉴赏。艺术美感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反应,是一种审美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伴随审美能力产生,与接受者的生活理念息息相关。我国是工艺美术十分发达的国家,以贵州省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更是盛名在外。贵州省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审美观。通过探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在侗族工艺美术的表现中寻找他们背后的生活和审美文化。(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9年10期)
侗族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就广西地区而言,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十分稀少,导致广西所拥有的文化遗产规模严重失衡。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需要后继有人,而传统技术背景下的文遗保护工作面临着难以开展的尴尬境地,年轻人望而却步,文化传承的断层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去弥补。因此,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开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大数据平台,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是中国进入全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侗族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董金黄.研习侗族文化,香港青少年感受到祖国之美[N].中国文化报.2020
[2].李晶晶.大数据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参花(上).2019
[3].黄琦.广西侗族民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以高校中华文化体验课教学实验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
[4].张嘉雯.侗族生态文化设计与应用探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伍方佳,李辉,彭有新.新媒体时代下芷江侗族孽龙舞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6].张明泽,吴良茹,姚玉仙.油茶文化在少数民族婚俗中的传承——以贵州黎平侗族油茶文化为例[J].农业考古.2019
[7].郭绯绯,李琼.通道侗族传统村落景观特征与文化传承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8].刘敏.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风貌重构的驱动因素——以皇都侗族文化村为例[J].乡村科技.2019
[9].马诗浩,邓霞,王优,王璐,孙月圆.民族内隐论对双文化侗族高中生自我构念动态性的影响[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10].陈平.从艺术表现探索其背后的生活和审美文化——以贵州侗族工艺美术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9
标签:侗族文化; 黎平会议; 民族民间文化; 踩歌堂; 中央红军; 手工技艺; 黎平县; 文化生活; 艺术交流; 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