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西厢语言艺术研究

董西厢语言艺术研究

论文摘要

金代是一个“杂剧(扌刍)弹盛行而雅词几废”的时代,作为“(扌刍)弹词”的典型代表之作董西厢不仅在思想内容上较之以前的西厢题材作品有很大的开拓创新,而且在语言艺术上独树一帜,既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又有深厚的诗词积淀,语言整体上呈现雅俗并行的风貌。本文拟从语言这一角度切入评析董西厢的艺术价值。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董西厢的语言技巧:首先锤炼字词,选用精准的动词、形容词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描绘景物。其次注重修辞,使用了包括叠字、对句、夸张、反复、呼告、用典在内的多种修辞手法,其中以叠字、对句最为典型。再次提炼口语,表现人物各种强烈的感情,展现生活的原生态面貌。最后化用诗词,将唐诗宋词的一部分语句经过加工处理后嵌入文本中,使语言在“俗”的底色之中蕴含“雅”的风味。第二章是董西厢的语言类析。董西厢的叙事可分为三个层面:说唱者旁观全知叙事的外部层面,说唱者主动介入评论的中间层面,人物视角下限知叙事的内部层面。据此董西厢的语言相应地分为三类:说唱者的叙事语言,主要用散文作提纲挈领的简要叙述,再用韵文作浓墨重彩的描写;说唱者的议论语言,包括有明显语言提示的显性议论和夹杂在叙述中不动声色的隐性议论;人物独白语言以及对话语言。较之叙事体语言,独白语更有利于深入并充分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对话语言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介绍人物和塑造人物方面均有突出的作用。以上三类语言按照主体的不同又可合并为两大类:说唱者语言和人物语言。第三章论述董西厢语言的借鉴和影响。在语言外在形式和结构上,董西厢采用了依曲以定句的音乐文学模式和韵散相间的结构方式,这主要受到了变文、鼓子词、转踏、唱赚四种说唱伎艺的影响;在语言内容上,由于董西厢题材与以描写“闺门媒语”、“羁旅行役”见长的柳词有一致之处,因此前者能借鉴后者诸多意象语汇来塑造人物、描写环境。除了借鉴,董西厢语言还对元曲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以对王西厢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显著。董西厢有一部分语句被王西厢稍加改易而使用,另一部分则被王西厢依托并加以重新创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 董西厢语言技巧
  • (一) 锤炼字词
  • 1. 动词
  • 2. 形容词
  • (二) 注重修辞
  • 1. 叠字
  • 2. 对句
  • 3. 其他修辞手法
  • (三) 提炼口语
  • 1. 称谓语
  • 2. 语气助词
  • 3. 人称缀词
  • (四) 化用诗词
  • 1. 化用形式
  • 2. 化用特点
  • 3. 化用评价
  • 二 董西厢语言类析
  • (一) 说唱者语言
  • 1. 叙事语言
  • 2. 议论语言
  • (二) 人物语言
  • 1. 独白语言
  • 2. 对话语言
  • 三 董西厢语言借鉴影响
  • (一) 董西厢语言对说唱伎艺和柳词的借鉴
  • 1. 董西厢与说唱伎艺
  • 2. 董西厢与柳词
  • (二) 董西厢语言对王西厢的影响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
  • 1.在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2.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董西厢语言艺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