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后学论文-赵正泰

朱子后学论文-赵正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朱子后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收敛身心,体认未发,察识已发,中和新说

朱子后学论文文献综述

赵正泰[1](2019)在《简析朱子“敬”论——兼及朱子对程门后学工夫论的承继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敬"是朱子重要的涵养工夫,在不同语境下含义有所差别,比如,"畏"、"主一"、"收敛身心"、"常惺惺法"、"整齐严肃"等,但在不同的阐释中可以看到朱子主敬工夫具有一元一义的简易性。朱子"敬"论是对和靖、上蔡、道南、湖湘等程门后学工夫论的吸收与批评,但又并不是要简单地回归程门"敬"论,而是为了解决"体认大本"与"察识端倪"两个工夫系统间的矛盾。朱子依托心统性情、心兼已发未发的心性论使"敬"成为了贯穿未发已发的工夫,以此统一并突破了程门后学工夫论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对立。(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林东杰[2](2018)在《南宋朱子后学与妈祖信仰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宋时期,妈祖频繁得到朝廷加封,妈祖信仰迎来从莆仙走向全国的过渡时期。与此同时,朱子学说开始在福建等地大范围传播,而朱子后学基于对儒家经典的不同理解,在对待妈祖信仰的态度上,截然区分为排斥与褒崇两种态度。从一定程度上说,真德秀等朱子后学对妈祖信仰的褒崇,保证了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程继红[3](2014)在《元代浙江儒学形势与义乌朱子后学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有天下,收南宋之遗才,故儒学一脉,未尝绝响,其儒学大抵承宋代儒学而来。黄宗羲要将宋元儒学放在一起来讲,最终并为《宋元学案》一书,就是因为宋元儒学无论从思想逻辑还是时间逻辑上都无法人为裁开,其学脉关系没有因为朝代更替而中断。婺州是元代重要的儒学基地之一,对此王祎描述道:"有元以来,仁山金文安公以其传于北山何文定公、鲁斋王文宪公者,传之白云许文懿公,实以道学名其家,而司丞永康胡公、待制浦阳柳公、侍讲乌伤黄公以及礼(本文来源于《朱子学刊》期刊2014年00期)

李敬峰[4](2015)在《朱子对程门后学心性论思想的批判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心性论是洛学建构的核心内容。程朱之间的程门后学接续二程,阐释和深化洛学的核心话语,使心性论思想上的分歧和共性更加显豁地展示出来。朱子为重塑道统,采取扬弃的态度审视程门后学的心性论思想,从气质之性、工夫论、仁学叁方面对程门后学的心性论思想进行反思、批判、总结和开新,最终建构了集大成的闽学体系。(本文来源于《孔子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陈畅[5](2014)在《宋明理学中的研几义蕴——以朱子、白沙、阳明后学、蕺山为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思想史上的"研几"议题典出于《易传》,而《易传》对"几"的论述经由周敦颐的重构,成为宋明理学重要话头。宋明时代的理学家们在本体工夫论领域将古老的研几义理又翻新谱,直是勺水不漏。本文以研几为主线,对朱子、白沙、阳明后学、刘蕺山等理学家们的相关辩论和具体的思想机制作一疏理,阐发理学思想体系中的研几义蕴,以期能推进学界对宋明理学的思想目标及其发展的理解和讨论。(本文来源于《思想与文化》期刊2014年01期)

周茶仙[6](2011)在《宋明时期江西朱子后学群体研究概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社会史与学术史研究在许多方面可相互补充,这种跨越给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产生了一系列的重要学术成果,这种方法俨然成为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的一种研究范式。笔者将以此范式作为方法论的指导,从地域、家族与学派的关系这一独具社会史意味的视角,对宋明时期江西朱子后学群体研究进行概说,关注的是地域、家族因素在朱子后学群体形成中的动态作用,揭示的是各学派内部构造与地域结构的关系及江西朱子后学群体与其他学派或其他地区的学术力量在思想及学术方法上相互促进的图景,以期对朱子学的流衍作新的诠释。(本文来源于《朱子学刊》期刊2011年00期)

周茶仙[7](2009)在《江西朱子后学群体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朱熹思想在形成、阐释和传播的过程中,凝结了朱子门人和朱子后学的心血和智慧,因而对朱子门人及其后学进行深入研究极为重要。朱子学的发展、成熟与传播,始终没有离开江西。而江西朱子后学群体当中,只有吴澄之"草庐学派"及吴与弼之"崇仁学派"受到相对的关注,亟待进行全面的研究。为此,笔者从梳理江西朱子后学群体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入手,希望能够对江西朱子后学群体整体发展情况有初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朱子学刊》期刊2009年00期)

胡荣明[8](2009)在《地域、家族与学术交流网络:朱子后学集团的形成——以介轩学派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子后学虽都以朱子为宗,但受到地域及学术旨趣等因素影响而形成了不同学派,特定地域内的一批怀有共同学术旨趣及有着师承关系的学人往往会形成一个学术集团,介轩学派正是这样一个朱子后学集团。——虽然介轩学派并无大的学术成就,亦不为学界所重。本文通过细致而微地考察地域、家族等因素的作用,以揭示学派内部构造与地方社会结构的关系,及该学派与其他学派或其他地区的学术力量在思想及学术方法上相互促进的图景。研究还试图证明:不论这些学派成就如何,它们都是在一个由醒目的地域、家族力量操纵的历史环境中诞生的。这些力量是朱子后学集团形成的重要力量,同样也是宋元明儒学发展的要素之一。大而言之,地域、家族及学术交流网络实为影响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朱子学刊》期刊2009年00期)

程继红[9](2008)在《宋元朱熹门人及后学籍贯地理分布与朱子学传播区域》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朱熹门人的姓名、里籍、数量、身分、真伪等问题,在历史上一直是纠缠不清的。最早有明代婺源人戴铣《朱子实纪》卷八序列朱子门人,又有宋端仪所作《考亭渊源录》二十四卷专纪朱子门人。此外清代朱彝尊《经义考》卷二八叁至二八五按授《易》、传《诗》、授《礼》叁门,表列朱熹弟子,又有张伯行《道南源委》卷叁、卷四涉及朱子门人,万斯同《儒林宗派》第九、第十卷列朱子门人。然而,有清一代对朱熹门人考证最为精实者当属黄宗羲撰、黄百家续、(本文来源于《朱子学刊》期刊2008年00期)

石明庆[10](2008)在《论宋末金华朱子后学的极端化理学诗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末金华朱子后学何基、王柏、金履祥等人以朱子理学道统传人自居,他们不仅推广朱熹理学,对诗文也发表了很多意见,表现出了鲜明的理学色彩。其主要特点就是以诗说理、以理解诗,以濂洛道统的义理诗为风雅正统,片面发展了朱熹诗学思想的一个方面。(本文来源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朱子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宋时期,妈祖频繁得到朝廷加封,妈祖信仰迎来从莆仙走向全国的过渡时期。与此同时,朱子学说开始在福建等地大范围传播,而朱子后学基于对儒家经典的不同理解,在对待妈祖信仰的态度上,截然区分为排斥与褒崇两种态度。从一定程度上说,真德秀等朱子后学对妈祖信仰的褒崇,保证了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朱子后学论文参考文献

[1].赵正泰.简析朱子“敬”论——兼及朱子对程门后学工夫论的承继与反思[J].山东社会科学.2019

[2].林东杰.南宋朱子后学与妈祖信仰的传播[J].宗教学研究.2018

[3].程继红.元代浙江儒学形势与义乌朱子后学发展[J].朱子学刊.2014

[4].李敬峰.朱子对程门后学心性论思想的批判和总结[J].孔子研究.2015

[5].陈畅.宋明理学中的研几义蕴——以朱子、白沙、阳明后学、蕺山为线索[J].思想与文化.2014

[6].周茶仙.宋明时期江西朱子后学群体研究概说[J].朱子学刊.2011

[7].周茶仙.江西朱子后学群体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J].朱子学刊.2009

[8].胡荣明.地域、家族与学术交流网络:朱子后学集团的形成——以介轩学派为中心的考察[J].朱子学刊.2009

[9].程继红.宋元朱熹门人及后学籍贯地理分布与朱子学传播区域[J].朱子学刊.2008

[10].石明庆.论宋末金华朱子后学的极端化理学诗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  ;  

朱子后学论文-赵正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