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纳他霉素发酵及提取工艺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发酵工程
作者: 荀晓莉
导师: 余晓斌
关键词: 纳他霉素,管碟法,纳塔尔链霉菌,絮凝,大孔树脂
文献来源: 江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对纳塔尔链霉菌生产纳他霉素的发酵、提取工艺及产物鉴定进行了初步研究。 首先建立了纳他霉素的检测方法,通过对管碟法测定纳他霉素生物效价各项参数的确定,使纳他霉素含量与抑菌圈直径平方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以一剂量法初步估计发酵液中纳他霉素的浓度(效价),再用二剂量法精确测定发酵液效价。比较了二剂量法测定生物效价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证明二剂量法所测生物效价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利用琼脂块初筛法筛选链霉素抗性的自然突变株,选择了传代性能稳定的高产菌纳塔尔链霉菌8B,摇瓶产量为1023mg/L,较出发菌株产量提高了36%。 通过对发酵培养基和各项参数的优化试验,应用响应面分析的实验设计方法,确定了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马铃薯淀粉61 g/L,豆饼粉42 g/L,酵母粉5 g/L,KH2PO4g/L,CaCO3 2 g/L,接种龄48 hr,接种量2%,摇床转速180 r/min,装液量80 mL/500 mL三角瓶,培养温度28℃,摇瓶发酵96 hr。纳他霉素产量达到1636 mg/L,比在未经优化的发酵培养基中提高了60%。 以壳聚糖为絮凝剂,用量0.12%,对发酵液进行絮凝处理,使纳他霉素的提取分为两部分。胞内部分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率达到78%;胞外部分采用大孔树脂DM11吸附分离的方法,提取率可以达到95%。 所制备的纳他霉素样品经紫外、红外、高压液相和液质联用等检测,表明自制样品与纳他霉素标准品结构基本一致。其中胞内样品纯度为92.4%,胞外样品纯度可达到95.6%。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纳他霉素的发现
1.2 纳他霉素的理化性质
1.3 纳他霉素的活性和稳定性
1.4 纳他霉素的抗微生物性质
1.5 纳他霉素的安全性及毒性资料
1.6 纳他霉素的应用
1.6.1 纳他霉素在食品中的应用
1.6.2 纳他霉素在医疗中的应用
1.7 纳他霉素的生产概况
1.7.1 纳他霉素生产菌菌株特征
1.7.2 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1.7.3 国内外发酵法生产纳他霉素的概况
1.8 纳他霉素分离提取的研究概况
1.9 纳他霉素的检测
1.9.1 纳他霉素的生物检测法
1.9.2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1.10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2.纳他霉素测定方法的建立及生产菌种的筛选
2.1 材料
2.1.1 菌种
2.1.2 主要药品
2.1.3 主要仪器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分析方法
2.2.2 菌种培养、筛选及保存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管碟法测定纳他霉素含量方法的确定
2.3.2 链霉素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2.3.3 链霉素抗性菌株的筛选
2.4 本章结论
3.纳他霉素发酵工艺的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种
3.1.2 主要药品
3.1.3 主要仪器
3.1.4 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分析方法
3.2.2 菌体培养及保存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菌种性能的研究
3.3.2 液体种子培养工艺的优化
3.3.3 发酵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3.3.4 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3.3.5 发酵过程中胞内纳他霉素产量
3.4 本章结论
4.纳他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1.4 论文中所用术语的定义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发酵液的预处理
4.2.2 胞内纳他霉素的提取
4.2.3 胞外纳他霉素的提取
4.3 提取样品的结构鉴定
4.3.1 紫外图谱分析
4.3.2 液-质联用色谱分析(H-MS)
4.3.3 红外吸收光谱
4.4 本章结论
5.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7-20
参考文献
- [1].恰塔努加链霉菌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途径特异性调控机制研究[D]. 孙志豪.浙江大学2013
- [2].生物防腐剂纳他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D]. 何艳玲.天津科技大学2002
- [3].酸菜发酵液多糖提取纯化及其结构性质的初步研究[D]. 荣向华.沈阳农业大学2016
- [4].土壤丝状真菌发酵液中抗癌、抗真菌活性组分的研究[D]. 孙强.沈阳药科大学2006
- [5].从发酵液中提取衣康酸工艺的研究[D]. 林立.天津科技大学2002
- [6].纳他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D]. 陈冠群.天津科技大学2003
- [7].厌氧发酵液的抗病防虫机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 李正华.河南农业大学2002
- [8].甾体化合物(4AD)羟基化菌种的筛选及产物鉴定[D]. 王雪荣.天津科技大学2016
- [9].发酵液中克拉维酸的萃取和结晶工艺研究[D]. 秦超.大连理工大学2015
- [10].纳滤膜分离丁二酸模拟发酵液及建模[D]. 宋光涛.华东理工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纳他霉素对冬枣的保鲜效应及低温贮藏残留动态[D]. 王建国.山东农业大学2007
- [2].新型生物防腐剂纳他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D]. 魏昭.河北农业大学2008
- [3].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D]. 李海波.河北农业大学2008
- [4].黄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的研究[D]. 毛丽.沈阳药科大学2006
- [5].纳他霉素菌种选育与发酵工艺研究[D]. 刘宁.浙江大学2005
- [6].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D]. 朱惠.浙江大学2006
- [7].生物防腐剂纳他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D]. 何艳玲.天津科技大学2002
- [8].纳他霉素生产菌株的选育[D]. 杨东靖.天津科技大学2003
- [9].纳他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D]. 陈冠群.天津科技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