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与手术配合

1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与手术配合

吴小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4-0211-02

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病情严重,来势凶猛,需要及时抢救。手术治疗是急性颅脑损伤救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抢救病人生命,纠正和保存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抢救生命,降低伤残及死亡率。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4岁,住院号177490,因外伤后意识模糊1小时于2006年4月10日经急诊以“重型颅脑损伤”收住我院颅脑外科,行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手术,住院21天,于2006年4月30日痊愈出院

2术前器械及用物准备

2.1手术间准备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立即选择较大手术间,安排好各种仪器设备的现场位置,调节室温22~25度,湿度50~60%。

2.2仪器设备准备备麻醉机、电动开颅钻、铣刀、高频电刀、单极和双极电刀手柄、显微镜、颅内压监测仪、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各一台,微量泵二台。

2.3用物准备开颅器械包及相关布类包,深静脉穿刺包、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包各一个、止血纱布、脑棉片、骨蜡、明胶海绵若干。

2.4药物准备急救药、心肺复苏药、脱水剂、双氧水、平衡液、代血浆等。

3抢救与手术配合

3.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变化,尽快发现复合伤。全面迅速掌握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由担架车搬至手术台上时,应由3~4人抬起,动作轻巧平稳,一人负责保护好头部与颈部,防止颈部扭[1]。

3.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用18~22G的留置针,必要时行深静脉穿刺。留置尿管,观察并记录出入水量,保持水、电解质的相对平衡,并遵医嘱快速输入20%甘露醇溶液以降低颅内压。

3.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除气管内的呕吐物、血性分泌物,头偏向一侧。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清除口鼻及外耳道血性分泌物,防止感染。为防止舌根后坠阻碍呼吸,应将其下颌托起,同时协助麻醉医生快速给予气管插管,维持有效气体交换,防止因呼吸抑制时间过长造成病人缺氧而影响神经功能[2]。

3.4病人体位选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手术和抢救为原则。本病例采用仰卧位,头右偏,垫头圈使头部稍抬高,防止头颈扭曲压迫气管和颈动脉,双手以中单固定于身体两侧,膝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

3.5器械护士提前洗手上台,协助医生消毒铺单,固定术野,沿左颞、顶、枕行弧形切口切皮,上头皮夹,电刀切开皮下颞肌至骨膜,推皮瓣向下,见颞部粉碎性骨折,有血自骨折线外溢,钻孔,铣刀开骨瓣,咬开骨窗,取出多块骨碎片,骨缘用骨蜡止血,清除血肿后可见脑膜中动脉数处断裂,出血凶猛,用1号丝线缝扎脑膜中动脉,双极电凝彻底止血。见硬膜下蓝色,递脑膜勾、尖刀片在术野中心处切一小切口,放出部分血性脑脊液,用脑膜剪剪开硬脑膜,清除硬膜下残余血块找到出血部位,脑棉片和双极电凝止血后用大量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见无活动性出血后缝合硬脑膜,常规放置硅胶引流管外引流以排空其内血性液或血细胞凝集块、利于脑组织膨出和消灭死腔。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缝针、棉片等无误后逐层关闭切口,缝合完毕,再次清点无误并记录。术毕患者瞳孔由术前双侧散大固定变为双侧缩小,自主呼吸恢复。血肿清除后,病人的血压曾一度下降至78/52mmHg,经加快输液速度,输同型A型红细胞3个单位后病人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平稳。

4小结

颅脑损伤病人伤势重,病情急,变化快,合并症多,医护人员须争分夺秒积极地抢救病人,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手术,台上物品做到心中有数,纱布、缝针、棉片清点无误,摆放有序,动作迅速敏捷,随时保持吸引通畅,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因此,手术室护士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应急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和掌握手术的方法、程序与步骤,既分工又相互合作,做到规范化的配合。在最短时间内备齐所需物品,严格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抢救患者生命,促进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洪基饶,朱诚主编.现代颅脑损伤学.上海第三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479.

[2]建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38(6):436.

标签:;  ;  ;  

1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与手术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