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是一项程序性权利救济途径,旨在纠正人民法院及其司法人员的程序违法行为、救济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性权利。但是,受中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法律观念影响,程序一直被视为是用以确保实体法实施的工具,并无独立的法律价值。古语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程序尚且是实体的附庸,又何谈程序性权利救济呢?因此,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在我国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为粗陋的法律规范、停滞的理论研究以及混乱的司法实践。不过,随着人权保障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程序独立价值的备受关注,程序性权利救济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已经愈发地展现出其至关重要的一面。而作为程序性权利救济途径典型代表的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其改革与完善也就显得相当必要且十分迫切了。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是一项繁杂的法律制度。囿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篇幅限制,笔者只得有所取舍,而非无所不包。在研究手段方面,笔者特采用了历史、比较、价值等分析方法,以确保文章的内容有张力、论述有层次、说理有深度。本文共计5万余字。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我国民事诉讼复议的内涵、适用以及分类三个问题。文章首先从复议的词源出发,逐层递进地揭示了复议-司法复议-民事诉讼复议的体系框架,并进而概括地提出民事诉讼复议的概念。紧接着,文章又详细论述了民事诉讼复议的特征,并与行政复议等相近制度作了概念辨析。而后,文章以现行的法律规范为依托,尽数列举了民事诉讼复议的适用情形,并从五个方面对民事诉讼复议作出了学理分类。二、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起源与价值。这一部分是本篇文章的亮点之一,其中关于民事诉讼复议起源的内容更乃笔者原创。笔者之所以选取这两个论题,是因为起源和价值都与我国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存在现状以及改革方向息息相关。具体来说,对于民事诉讼复议的起源,文章采用排除法的方式加以推定。经过仔细分析以及详尽论证,文章将法律继承、法律移植等一概排除,而将目标锁定在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对于民事诉讼复议的价值,文章主要从实现权利救济、保障程序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率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并着重强调了立法者对于诉讼效率的格外关注。三、民事诉讼复议制度之域外相邻制度考察。由于民事诉讼复议制度乃中国民事诉讼法之独创,故而无法直接从域外法制中查找该制度。但是在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中,存在着类似于民事诉讼复议的上诉或抗告制度。在这一部分中,文章选取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这四个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通过其各自的民事诉讼法,来详细阐述其上诉或抗告制度的适用情形和适用程序。通过比较民事诉讼复议与上诉或抗告之间的差异,笔者建议在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改革中,应当借鉴域外法制关于上诉或抗告制度的合理之处,譬如规定系统、程序明确、权利丰富等等。四、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现状与缺陷。这一部分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以及权利救济、程序公正、诉讼效率三个角度上,对我国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现状和缺陷进行剖析。首先,立法粗陋、分散导致法律空白与法律冲突并存。其次,程序公正受到严重冲击,尤其体现在程序公开和程序参与两个方面上。第三,作为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最大优势的诉讼效率在司法实践中大打折扣。最后,复议过程流于形式,难以救济程序性权利。文章通过发现并分析这些问题,从而强调我国的民事诉讼复议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五、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这一部分以民诉法学者关于复议存废之争这一话题而开始。文章提到了废除复议论和保留复议论在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并列举了支持各自观点的理由。而后,笔者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应当予以保留,但仍需改革完善,并从时代背景、立法惯性和复议本身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再接着,文章明确了保障程序公正的改革方向以及程序公开和程序参与的改革指导原则,并在方向的指引和原则的指挥下提出了拓宽复议情形的范围、明确复议程序的内容、赋予丰富的复议权利以及完善对于复议裁决的再救济途径等具体改革措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虚假民事诉讼的识别与控制机制[J]. 人民司法 2019(20)
- [2].虚假民事诉讼的成因及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36)
- [3].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认定的困境与出路[J]. 区域治理 2019(46)
- [4].民事诉讼生成权利规制探析——以“人脸识别第一案”为切入点[J]. 法学杂志 2020(03)
- [5].仲裁送达对民事诉讼送达的借鉴作用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20(05)
- [6].我国民事诉讼释明规范问题研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构建我国民事诉讼诉答规范的设想[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8].民事诉讼线上作证方式的完善[J]. 法制博览 2020(17)
- [9].民事诉讼中远程庭审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22)
- [10].民事诉讼中证据搜集的法律适用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35)
- [11].民事诉讼执行难问题的理论与实务分析[J]. 法制博览 2018(36)
- [12].从执行角度看民事诉讼调解及其完善策略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9(03)
- [13].责令退赔后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问题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9(04)
- [14].论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应用[J]. 河北农机 2019(09)
- [15].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缺席规制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30)
- [16].虚假民事诉讼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S2)
- [17].判决既判力问题的反思——以国际民事诉讼为视角[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6(06)
- [18].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之重构[J]. 法制与经济 2017(07)
- [19].民事诉讼中对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J]. 中国检察官 2017(13)
- [20].论我国民事诉讼协议管辖的发展与完善[J]. 法制博览 2017(24)
- [21].论我国民事诉讼转型中的诚信原则[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2].论民事诉讼中虚假证据之理性规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7(10)
- [23].浅析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自认规则[J]. 商 2016(01)
- [24].清代民事诉讼规则概述[J]. 商 2016(08)
- [25].遏制民事诉讼中规避管辖问题的建议[J]. 商 2016(11)
- [26].民事诉讼目的视阈下程序性制裁考察[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27].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民事诉讼率——转型期中国民事诉讼率实证研究[J]. 学术论坛 2014(10)
- [28].论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社会组织的原告资格——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7条为视角[J]. 法制博览 2015(04)
- [29].反垄断民事诉讼中间接购买者原告资格问题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30].论我国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J]. 法制与经济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