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前期诗歌研究(1936—1942)

解放区前期诗歌研究(1936—1942)

论文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明确的时空特点:1936——1942年的解放区诗歌。选取这一具体的时空限定可能“有些武断和偶然”,因为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它既不以某一个具体的时间为开始,也不以某一个具体的时间为结束,这就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但一段历史总有其主流特征或说时代精神,因此在某一历史横截面上,就有可能集聚了一些能够表明历史转折方向的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对于研究者来说,选取某一时间段又是必要的。对于解放区文学来说,审美的意识形态化是其最重要的美学特点。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形势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1936——1942年是一个与此前的苏区文学和此后的“工农兵”文学方向都有着明显区别的特殊时期: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战建国的共同纲领等,不仅暂时弥合了国共两党的政治裂隙,而且也提升了这一时期延安作家的精神境界。中国共产党对抗战前景的展望和对未来新中国的梦想,潜移默化地成为延安作家的理想。因此,一个统一、自由、独立的民族共同体,是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怀有不同思想的延安作家共同的集体性想象。这一时期延安的文化环境一方面是“亲苏”:文化界对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等前苏联作家表示了最大的敬佩,但每个作家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高举鲁迅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鲁迅观与萧军等文化人的鲁迅观有着巨大的差异:鲁迅在延安是整合知识分子的旗帜,但这个时期还在其被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中。此时,张闻天主管延安的文艺政策,他不仅深知并尊重知识分子特点,更鼓励作家和文艺理论家进行自由创作和独立思考。与《讲话》之后延安作家被迫进入体制不同,此时的作家能够自觉地在“抗战”和“建国”的两大前提之下,进行个人不失热情与真诚的创作和思考,因此,创作与理论也相对复杂与丰富。在诗歌创作方面,朗诵诗和街头诗运动显示了延安初期大众化诗歌的方向和成就;1940年-1942年是延安诗歌的丰收期:何其芳、卞之琳、艾青等成名诗人的诗歌创作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好成绩。何其芳对诗人“自我”的歌唱,卞之琳对诗歌艺术形式的经营,艾青的“自由写作”,某种意义上都构成了对延安文学观念的突破,成为当时诗歌创作的“异数”。曹葆华、师田手、陈学昭、林今明等诗人都写出了一些至今还未被重视的优秀诗作。在理论建设方面,不论是关于文学“大众化”问题的讨论还是有关文学新的“民族形式”建构,都是以当前抗战现实的需要和未来新中国新文化建设为指向,诉诸文学的“民族性”和“现代性”为目标的。在文学“大众化”的标准、途径和文学“民族形式”的资源问题上,延安作家意见分歧。尤其是关于文学“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分歧更大:萧三重视诗歌的通俗化和宣传性功能,主张新诗发展应以古典诗歌和民间歌谣为基础建立新诗的“民族形式”;何其芳更重视“五四”的新诗传统,建议诗歌的普

论文目录

  • 摘要及关键词
  • [Abstract and keyword]
  • 导言 建构新的诗歌形态
  • 第一章 解放区诗歌的发生
  • 第一节 解放区诗歌的生成环境
  • 一 战时的供给制生活与战时的文艺政策
  • 二 延安文化人的人际关系
  • 三 战时延安的文化语境
  • (一) 文艺为抗战建国服务是文艺家的共识
  • (二) 文艺界的“亲苏”倾向
  • (三) 鲁迅的“两副面孔”——政治家与文学家的不同理解
  • 第二节 延安诗歌与延安的文学刊物
  • 一 延安诗作:多种形式实验与散文化的诗歌方向
  • 二 延安的文学刊物:纪念延安诗歌探索之路
  • 第二章 解放区诗歌的理论建构:“大众化”与“民族形式”
  • 第一节 对诗歌大众化的理论探求
  • 一 抗战语境中的诗歌大众化
  • 二 有关新诗大众化的方法与途径讨论
  • 三 有意识地培养“大众自己的作家”
  • 四 朗诵诗运动的有关理论探讨
  • 第二节 新诗的理论建构:“民族形式”的讨论
  • 一 “民族形式”讨论的意识形态背景
  • 二 “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共同前提
  • 三 构建现代诗歌的“民族形式”
  • 第三章 解放区的街头诗运动: 诗歌宣传与诗歌的大众化
  • 第一节 作为抗战动员的街头诗运动
  • 一 街头诗的发起及其宣传性质
  • 二 延安的街头诗——对大众的宣传与大众的娱乐活动
  • (一) 柯仲平与街头诗
  • (二) 街头诗作为大众的娱乐活动
  • (三) 街头诗与诗歌走向大众
  • 第二节 对街头诗诗体形式的探索
  • 一 延安街头诗的自由体形式
  • 二 盐阜地区的街头诗特点与大众写作
  • 第四章 论延安著名诗人的诗风“转变”
  • 第一节 何其芳的《夜歌》:复杂矛盾的“自我”之歌
  • 一 面向自我心灵的诗作:独白的“夜歌”
  • 二 有歌唱也有反思:“夜歌”以外的歌
  • 第二节 卞之琳《慰劳信集》的诗“趣”与格律
  • 一 《慰劳信集》的诗“趣”:诗质上的个性化特征
  • 二 《慰劳信集》的格律:诗形上的个性化特征
  • 第三节 艾青:变化的主题与不变的风格
  • 一 诗作情感取向的复杂与写景诗风格的渐趋明朗
  • 二 诗论:坚持作家的独立意志与独立精神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解放区的天》[J]. 百年潮 2015(03)
    • [2].论解放区前期的平剧改革[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09)
    • [3].晋绥对陕北解放区的保障作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05)
    • [4].东北解放区小说通俗化的理论号角——《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光辉指引[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11)
    • [5].解放区土地改革与中共领导能力[J]. 兰台世界 2013(10)
    • [6].再论东北解放区秧歌剧叙事策略[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7].论1940年代初期解放区作家的自审意识[J]. 江苏社会科学 2020(04)
    • [8].论解放区文学中的解放书写[J]. 安康学院学报 2016(01)
    • [9].东北解放区小说综论[J]. 励耘学刊 2020(01)
    • [10].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的历史贡献——以大连博物馆藏品为例[J]. 大连城市历史文化研究 2019(00)
    • [11].解放区的“抓懒汉运动”[J]. 山西老年 2012(11)
    • [12].盼望“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J]. 环境教育 2015(Z1)
    • [13].抗战歌曲《解放区的天》的故事[J]. 民间传奇故事(A卷) 2018(06)
    • [14].抗战时期解放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及启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5].冀中解放区开展对外贸易的条件[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0(01)
    • [16].解放区前期文学价值观论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7].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5(05)
    • [18].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史研究文献综述[J]. 法制与社会 2014(11)
    • [19].哈尔滨解放区劳动法规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 [20].地域文化与解放区小说创作[J]. 贵州社会科学 2010(12)
    • [21].历史关注不足与时代观照——对表现解放区儿童的文艺作品的反思[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9)
    • [22].置换与改写:解放区土地斗争小说对民间故事的借用[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6(06)
    • [23].中国革命法制“从农村到城市”的司法转折——以哈尔滨解放区司法实践为中心的考察[J]. 北方法学 2016(05)
    • [24].绥蒙解放区的财政税收工作研究[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5(03)
    • [25].对《解放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邮票》的补充[J]. 集邮博览 2011(09)
    • [26].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进程中苏联法的“中国化”实践[J]. 求是学刊 2014(05)
    • [27].传统的发明:翻身运动中的仪式与身体——以冀中解放区为中心[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3(02)
    • [28].道是无情却有情——记一次不成功的组稿[J]. 编辑学刊 2020(04)
    • [29].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经济发展思想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 2017(04)
    • [30].东北解放区公营商业发展述论[J]. 大连近代史研究 2019(00)

    标签:;  ;  ;  ;  ;  

    解放区前期诗歌研究(1936—194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