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早期氧气湿化瓶中加入氨溴索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全麻术后早期氧气湿化瓶中加入氨溴索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李楠楠1李春波2葛欣3(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50086;2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全麻术后早期氧气湿化瓶中加入氨溴索对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我科全麻术后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氨溴索吸入组(50例);在氧气湿化瓶中添加小剂量的氨溴索,在吸氧的同时吸入氨溴索,另一组为常规吸氧组(50例),在湿化瓶中不添加氨溴索。比较两组病人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机率。结果氧气湿化瓶中加入氨溴索组肺部感染的几率低于常规吸氧组。结论老年人全麻术后早期氧气湿化瓶中加入氨溴索对预防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人全麻术后湿化瓶氨溴索肺部感染

老年人由于自身的器官功能减退,对全麻的耐受性减低,因此在经全麻气管插管后往往出现呼吸不畅,排痰不利,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的感染、肺不张等肺部的并发症。在老年人全麻术后早期氧气湿化瓶中加入氨溴索,即在病人吸氧的同时即给以排痰平喘药物的吸入,这样在术后的早期也能有化痰平喘的药物作用于呼吸道,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60岁以上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8例;年龄60~97岁,平均(78±14)岁。其中胃癌手术23例,肠癌手术21例,肝胆手术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肠梗阻手术4例。

1.2方法:氨溴索吸入组在氧气湿化瓶中添加小剂量的氨溴索,在吸氧的同时吸入氨溴索,另一组为常规吸氧组,在湿化瓶中不添加氨溴索。患者术后遵医嘱雾化吸入6次/d,辅以间断叩背排痰、祛痰清肺仪治疗,间歇期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持续性的低流量吸氧,吸氧时要使用湿化瓶。湿化瓶中一般添加无菌蒸馏水,其作用是将吸入的氧气湿化,同时带入一定量的气溶胶,这样就可以避免冷干的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2结果

比较两组病人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机率。结果氧气湿化瓶中加入氨溴索组肺部感染的几率低于常规吸氧组。

3讨论

老年病人(60岁以上)对麻醉耐受性都较差,但其体内各重要器官的功能如何,就比实际年龄更为重要。随着年龄增长,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形态和解剖的改变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也就随着增长。全身麻醉可保障良好通气和氧供,对循环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病人心血管功能状况。了解有无心血管疾患和低血容量,及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的抑制程度选择对循环影响最小,用药剂量以最小达到较好麻醉效果为准,麻醉药物对心血管抑制减少到最小程度。但麻醉不宜过浅,否则也影响心血管反应致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所以临床上目前多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并以静吸复合麻醉为较多,可减少各种用药剂量,并辅以肌松剂,以免麻醉过深严重抑制心血管系而影响循环。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全身麻醉苏醒前,患者应在苏醒室由专人护理。在接手术患者时,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一次,并听取护送人员介绍术中情况,然后根据不同情况15~60min测生命体征一次,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循环和呼吸稳定。安置好输液导管以及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对危重患者护理时应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麻醉前至少禁食6h。术后取平卧位,禁食、禁水6h,或视患者情况适当延长。若患者出现呕吐先兆,应立即去枕平卧,头偏一侧;并用于纱布或吸引器清除口、鼻腔内食物残渣。必要时立即气管插管,反复吸引清除吸入气管内的异物,直至呼吸音正常。当出现鼾声时,用手托起下颌,鼾音即消失,呼吸道梗阻因此解除。必要时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导管。

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的用吸引器吸去咽喉及口腔分泌物。痰液的主要成分为水、黏蛋白、DNA及白细胞。痰液的粘稠度与黏蛋白、DNA含量有关。盐酸氨溴索吸入能直接分解黏蛋白,裂解黏多糖纤维,使痰液液化,从而降低痰液的黏、弹性,易于排出,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呼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临床观察表明:盐酸氨溴索吸入能显著降低患者痰液的黏、弹性,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局部用药简单、安全、易操作,临床效果好。在湿化瓶中加入小剂量的氨溴索,在术后患者吸氧的同时,将一定量的氨溴索带入呼吸道,在术后早期即达到祛痰平喘的作用。对于这些病人护理的关键在于气道的廓清及分泌物的引流。麻醉未清醒时,将患者置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插管患者注意定时湿化气道吸痰。病人清醒后,根据病情可给予半卧位,采用“湿、翻、拍、咳”综合措施预防。鼓励深呼吸,指导咳嗽时保护切口减轻疼痛,鼓励尽早离床活动。如病情不允许离床活动,可侧卧位更换方向,促进分泌物引流。遵医嘱注射阿托品以减少口腔和呼吸道腺体分泌。

全麻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回室后,往往未完全清醒,无法立即给予雾化吸入。在临床上,一般是在全麻术后6小时后患者完全清醒时,再给予雾化吸入。而对于那些年老体弱,麻药代谢慢的老年人,往往要在术后24小时候才给予处置。这样,就错过了呼吸道给药的最佳时期。也就是说,在病人从手术后到能自主雾化吸入的这一段时间内,是一段雾化吸入的真空区,在这一段时间内没有排痰平喘的药物作用于呼吸道,容易出现痰液及不易咳出。

在全麻患者术后吸氧的同时,在湿化瓶中加入排痰平喘的药物,即在病人吸氧的同时即给以排痰平喘药物的吸入,这样在术后的早期也能有化痰平喘的药物作用于呼吸道,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患者全麻完全清醒,一般状态好转,能自主进行雾化吸入时改为常规的雾化吸入。

参考文献

[1]俞森洋,张进川.当代呼吸疗法.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533-543.

[2]建平,张宗明,陈以安,等.80岁以上老年人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5):123.125.

[3]丐营,邓海波,都菁.开胸术后患者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7,13(34):3373-3374.

标签:;  ;  ;  

全麻术后早期氧气湿化瓶中加入氨溴索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