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寄生蜂翅面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不同类型寄生蜂翅面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29种寄生蜂为研究对象,并以中华蜜蜂工蜂为参比对照,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翅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报道。根据研究表明,这30种膜翅目昆虫的翅表面主要具有三种类型感器:毛形感器、钟形感器、锥形感器。供试的二十九种寄生蜂隶属三个总科:小蜂总科、姬蜂总科、青蜂总科。大腿小蜂翅表面具有毛形感器与锥形感器,没有发现钟形感器的存在。蝶蛹金小蜂的前翅具有毛形感器与钟形感器,钟形感器分布在翅痣表面;后翅具有毛形感器。丽蝇蛹集金小蜂的前翅以毛形感器为主,具有毛形感器与锥形感器;后翅以锥形感器为主,具有毛形感器、锥形感器、钟形感器。负泥虫金小蜂的前翅具有两种毛形感器,后翅具有四种毛形感器与两种锥形感器。泛金蝇蛹金小蜂的前翅背面与腹面具有不同类型的感器,前翅背面具有毛形感器、钟形感器,腹面具有毛形感器、钟形感器、锥形感器;后翅的背面与腹面具有不同类型的感器,后翅背面具有毛形感器,后翅腹面具有锥性感器。荔蝽卵跳小蜂前翅背面与腹面具有不同类型的感器。前翅背面具有毛形感器与钟形感器,前翅腹面具有毛形感器、锥形感器与钟形感器;后翅仅具有无臼状突的毛性感器。平腹小蜂的前翅背面以毛形感器为主,腹面以锥性感器为主;后翅背面以毛形感器为主,腹面以锥性感器为主。体型微小的蚜小蜂科的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翅面均以毛形感器主,在浅黄恩蚜小蜂的前翅翅痣表面观察到了钟形感器。体型微小的赤眼蜂科的螟黄赤眼蜂翅面仅有毛形感器。三棒缨小蜂、裂骨缨小蜂、柄翅缨小蜂、负泥虫缨小蜂和稻虱缨小蜂,其感器都是以无臼状突的毛形感器为主。卷叶螟黄脸姬蜂、卷叶螟白星姬蜂、横带沟姬蜂、螟蛉刺姬蜂、趋稻厚唇姬蜂和半闭弯尾姬蜂,其具有的感器类型都是以毛形感器为主,在翅脉上有半圆形钟形感器的存在。绒茧蜂、螟蛉绒茧蜂、三化螟茧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菜蛾盘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烟蚜茧蜂,其感器都是仅有毛形感器。肿腿蜂科的管氏肿腿蜂前翅具有毛形感器,后翅具有锥形感器。蜜蜂科的中华蜜蜂工蜂前翅具有毛形感器,后翅具有两种锥形感器。对于蝶蛹金小蜂翅表面的感器进行超薄切片处理,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未观察到受神经支配的结构。

论文目录

  • 致谢
  •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昆虫翅感觉器官研究进展
  • 1.1 昆虫翅感觉器官的种类与分布
  • 1.1.1 毛形感器(Trichoid sensilla)
  • 1.1.2 钟形感器(Campaniform sensilla)
  • 1.2 昆虫翅感觉器官的神经元
  • 1.2.1 翅的感觉元件
  • 1.2.2 翅的神经发生
  • 1.2.3 神经元特点
  • 1.3 昆虫翅感觉器官的功能
  • 1.3.1 毛形感器
  • 1.3.2 钟形感器
  • 1.4 昆虫翅感觉器官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昆虫翅感觉器官与仿昆飞行器和仿生传感器
  • 2 膜翅目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1 材料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 2.1.1 新鲜样品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 2.1.2 乙醇溶液浸泡样品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 2.2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1 小蜂总科(Chalcidoidea)
  • 1.1 小蜂科(Chalcidiae)
  • 1.1.1 大腿小蜂Brachymeria spp
  • 1.2 金小蜂科(Pteromalidae)
  • 1.2.1 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
  • 1.2.2 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
  • 1.2.3 负泥虫金小蜂Trichomalopsis shirakii
  • 1.2.4 泛金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 dubius
  • 1.3 跳小蜂科(Encyrtidae)
  • 1.3.1 荔蝽卵跳小蜂Ooeneyrtus sp
  • 1.4 旋小蜂科(Eupelmidae)
  • 1.4.1 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 1.5 蚜小蜂科(Aphelinidae)
  • 1.5.1 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 1.5.2 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
  • 1.6 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
  • 1.6.1 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 1.7 缨小蜂科(Mymaridae)
  • 1.7.1 负泥虫缨小蜂Anaphes japonicus
  • 1.7.2 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 1.7.3 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sp
  • 1.7.4 裂骨缨小蜂Schizophragma sp
  • 1.7.5 柄翅缨小蜂Gonatocerus spp
  • 2 姬蜂总科(Ichneumonoidea)
  • 2.1 姬蜂科(Ichneumonidae)
  • 2.1.1 卷叶螟白星姬蜂Vnlgichneumon diminutus
  • 2.1.2 横带沟姬蜂Goryphus basilaris
  • 2.1.3 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 2.1.4 卷叶螟黄脸姬蜂Chorinaeus sp
  • 2.1.5 螟蛉刺姬蜂Diatora sp
  • 2.1.6 趋稻厚唇姬蜂Phaeogenes sp
  • 2.2 茧蜂科(Braconidae)
  • 2.2.1 绒茧蜂Apanteles spp
  • 2.2.2 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ificrus
  • 2.2.3 三化螟茧蜂Tropobracon schoenobii
  • 2.2.4 稻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is
  • 2.2.5 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
  • 2.2.6 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
  • 2.2.7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 3 青蜂总科(Chrysidoidea)
  • 3.1 肿腿蜂科(Bethylidae)
  • 3.1.1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 4 蜜蜂总科(Apoidea)
  • 4.1 蜜蜂科(Apidae)
  • 4.1.1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
  • 第四部分 总结与讨论
  • 一、毛形感器
  • 二、钟形感器
  • 三、锥形感器
  • 四、边缘毛
  • 五、中华蜜蜂工蜂翅感器特点
  • 六、卵寄生蜂翅感器特点
  • 七、翅感器结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不同类型寄生蜂翅面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