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上派镇丽景小学张广舜
摘要: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一道美丽风景,小学综合实践各项活动的开展应关注小学生对活动过程的经历、体验、情感和探究。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有机的整合,引导小学生走向生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增进小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扩大小学生生活的活动范围和发展空间,使小学生获得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健康而愉快地、自由而又有创意地生活。
关键词:实践活动作文教学生活快乐习作
“作文作文,作得头疼”这句话一直流行于几代小学生之口,其中真实地折射出孩子们对写作文的恐惧,同时更反映出传统习作教学中的一些弊端。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空洞无物,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同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两门学科教者,在日常教学中我欣然发现,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也给作文教学带来了生机活力,使得学生们对于习作不再头疼,逐渐达到“乐于书面表达,勇于张扬个性”的快乐习作境界。
一、综合实践活动,为快乐习作提供鲜活的写作素材
生活是河,作文是船,船只有航行在生活的广阔海洋里,才能千帆竞发,自由畅通。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自我的超越。”开放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深入自然、社会,进行参观、调查、访问、实验等,每一次成功与失败的体验都是一个生动的写作素材,学生选取习作内容更为广泛,也就超越了原先的作文选材观。
1.赏自然风光,品家乡之美
开展《寻找夏天》、《迷人的冬天》等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拥抱大自然,体验家乡四季自然之美;开展《溱湖壮锦涛声依旧》、《河横生态自然和谐》等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亲近家乡名胜,领略家乡迷人风光。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当学生心盈家乡之美时,思维会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2.访身边名能人,感崇敬之情
开展《家乡致富能手》、《小小发明家》、《草圣诗豪名流辈出》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去采访身边的农村致富能手;深入了解身边的特长同学;参观纪念馆、查阅资料……使得学生真切认知身边名能人,了解典型事迹,感受优秀品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此时,进行习作练习,学生对人物的描写有血有肉,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继而还能联系自己做出真诚的反思,这与以前空洞干瘪的习作截然两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必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具有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竭、鲜活真切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学生的选材有了很大的余地,教师在此过程中加强引导学生选择那些感受深刻和感兴趣的材料,克服了学生作文选材上千篇一律的现象,学生的思维不加束缚,所选择的作文材料也就能标新立异。
二、综合实践活动,为快乐习作提供真实的过程体验
杜威还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在做中学,以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没有行动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亲身经历又怎会有真情实感。可原本封闭的教室,封闭的课堂却一再扼杀了孩子的童真。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它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终于还给了孩子精彩的生活,真实的体验。该课程自主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使得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每个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得到的体验都是不同的。可能是兴奋的、激动的;也可能是失落的、茫然的;甚至是悲伤的、失败的,这些个性的体验都是写作的“点”。抓住了这些“点”,去思考,去整理,然后找到写作的“路”。
三、综合实践活动,为快乐习作提供多元的评价展示
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指导学生进行成果评价展示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展示收获,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从习作这一层面而言,它是指在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习作的基础上,通过对习作的评价展示,对学生作文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作科学的归纳与分析。这就更需要自主多元化的评价展示,使学生能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作文知识,更积极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
在多元化评价展示的实践探索中,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习作的评价中,做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形式上,也力求新颖、多样,使学生习作的评价展示不再枯燥单一。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设计评价表。学生和家长借助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做综合性评价。
2.抽评。组织课堂评价时,在全班采用自荐或推荐的方式抽取几位同学的文章,或读或展示,师生集中评议。
3.评选。积极开展班级作文评选活动,设立“进步奖”、“创意奖”、“小小作家奖”等。活动要求人人参与,人人都可得奖,激发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
4.展示。开辟班级展示板“小小作家天地”,即时将学生习作张贴展示,自由阅读点评,使这些地方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
5.汇编。分阶段将班级学生习作汇编成册,班内阅读交流,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爱上习作。
教学实践证明,多元化作文评价展示方式的实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健康的发展,学生也能够获得多层面的作文技能培养,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使学生认识到一篇文章该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
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一道美丽风景,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的经历、体验、情感和探究。将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有机整合,引导学生走向生活、热爱生活,增进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发展空间,使学生获得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健康而愉快地、自由而又有创意地生活。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文为心声”的重要性,把作文视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表达的需要,让之前害怕习作变为快乐习作!
参考文献
[1]于香.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例谈[J].小学语文教学,2011,(11):36-37.
[2]刘娅.在课堂提问中拓展学生的思维[J].小学语文教学,2011,(11):45-46.
[3]钱锡铭.“快乐语文”与“快乐学习”[J].语文教学通讯,2011,(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