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僧祇律》双音复合结构语义复合关系研究

《摩诃僧祇律》双音复合结构语义复合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東晉佛陀跋陀羅和法顯翻譯的部派佛教大眾部的戒律《摩訶僧祇律》為語料,細緻描寫其中的雙音複合結構在語義上的複合關係。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紹《摩訶僧祇律》的内容、譯者和語料價值。對《僧祇律》用詞、用語和用字等三方面的特點作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從中可以窺見它具有很高的語料價值,值得我們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第二章介紹双音複合结构的研究概况和本文的研究目標、研究意義。由於漢語中詞和短語、尤其是雙音節詞和短語划界始終不清,本文為了避免在詞和短語划界上過多糾纏,選取的研究對象包括典型的、傳統意義上的雙音複合詞和非典型的既像複合詞又像短語的雙音節表義單位,稱之為“雙音複合結構”。通過對前輩學者研究情況的梳理,發現從語義角度去研究雙音複合結構還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於是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標:通過對複合結構理據的探索,揭示《僧祇律》中並列、偏正等六種雙音複合結構表層兩個語素在語義底層的語義複合關係,根本目的是要達到:(1)探尋從語義結構中提取哪兩個語義成分到表層作為語素來複合成結構形式的規律,找出語義成分結合能力的強弱。(2)探討複合結構的意義(本文稱之為“複合義”)與語義結構之間的關係,即從語義結構中提取哪些成分來複合成複合義、怎樣複合成複合義。第三章介紹雙音複合結構的分類、研究理論、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驟。根據結構内部是否產生性狀或行為關係,把雙音複合結構分為概念結構和表述結構,並列式雙音複合結構内部不產生性狀或行為關係,是概念結構:偏正、主謂、述實、述補和量補式結構内部要產生性狀或行為關係,是表述結構。根據是否含有動詞性語素把表述結構分為動核表述結構和名核表述結構。表述結構又是有層次的,根據底層包含謂詞的數量,把表述結構分為單層表述結構和複層表述結構。如果結構中只含有一個謂詞就是單層表述結構;如果這種單層表述結構還带有一個由關係謂詞支配的邊緣格,本文也把這樣的結構看作單層表述結構,因為此時的關係謂詞連接的是一個完整的語義結構和一個格,完整的語義結構中的謂詞才是結構的中心謂詞。如果一個語義結構中有關係謂詞連接幾個有中心謂詞的語義結構,那麼該結構是複層表述結構。概括起來,雙音複合結構的類型體系如下:(1)概念結構(即並列式複合结構)(2)表述結構:①動核表述結構(包括主谓、迷賓、迷補、含有動词性語素的偏正複合结構):a.單層動核表述結構;b.複層動核表述結構②名核表述结構(包括名名複合的偏正複合結構和量補式複合结構):a.單層名核表述結構;b.複層名核表述結構本章借鑑綜合了賈彥德(1997,1999)和朱彥(2004)對語義成分的分類,詳細介紹了分析表述結構所要使用的一系列概念術語,如“謂詞”、“格”、“謂詞的描述成分”等。第四章分析概念結構的語義複合關係,同時分析結構的表層形式和複合義的生成方式。第五、六章借鑑朱彥(2004)對現代漢語複合詞的語義關係分類分別描寫動核表述結構和名核表述結構的語義複合關係。把這種新的分析方法引入漢語詞匯史的研究,目的是比較某個歷史時期與現代漢語複合結構在語義上的複合關係類型,探尋古今漢語複合結構的結構規律。這兩章同時還分析了表述結構表層形式和複合義的形成方式。第七章總結全文。指出概念結構的語義複合關係類型有:同義疊加、上下位義套疊、相關義並列、相反義並列等四種。表述結構最基本的語義複合關係類型有:施事-自主謂詞主事-非自主動作遭遇-非自主動作主事-性狀四川大学博士论文研究创新自评表学科名称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史论文题目《〈摩诃僧祇律〉双音复合结构语义复合关系研究》论文作者对论文创新成果的评述:本人认为,拙作《〈摩诃僧祇律〉双音复合结构语义复合关系研究》一文在前修时彦研究的基础上于以下方面略有创新:在方法上,把学者们对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语义复合关系的分类引入汉语史,以之作参照,充分描写《摩诃僧祇律》中的双音复合结构的语义复合关系,发现在东晋时代,双音复合结构已经具备了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的所有语义复合关系类型。为进一步研究“这样的语义复合关系是具有跨时代性还是在历史上逐渐发展完善的”的课题奠定了前溯的基础。在理论上,吸收语义学理论和新近的双音复合结构语义复合关系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双音复合结构的语义复合关系,发现并列结构和偏正、主谓、述宾、述补、量补结构两语素的语义关系根本不同,提出把双音复合结构分为概念结构(并列结构)和表述结构(偏正、主谓、述宾、述补、量补结构)的观点。此外,本文在对《摩诃僧祇律》中的双音复合结构的众多语义复合关系仔细观察后,对朱德熙先生(1983)提出的转指概念进一步提炼,提出:如果提取作复合义中心义素的语义成分与提取作复合结构形式的两个语素的语义成分完全不同,复合义是转指义。在内容上,把与佛教有关的名相术语纳入了研究范围,这与过去的相关研究一般只研究普通词语不同。显示出汉译佛经不仅通过它所运用的普通词语,更重要的是通过代表佛教教义、表现佛教内容的佛教词语及专名词语对汉语词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体例上,论文向读者展示了《摩诃僧祇律》全部双音复音词和既像词又像短语的双音节表义单位,有助于读者进行评判和作为比较资料来使用。总之,本文通过专书、专题研究的方式,采用较新的理论和方法,以详实的例证对汉译佛经和中古前期的重要代表语料——《摩诃僧祇律》从双音复合结构的语义复合关系角度进行了穷尽性的研究和探索,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希望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施事-自主謂詞-受事施事-自主謂詞-結果主事-非自主動作-客事主事-非自主動作-結果遭遇-非自主動作-客事領事-關係-屬事係事-關係-說明像事-關係-喻事主事-關係-處所主事-關係-時間主事-關係-範圍其他的語義結構都是在此基礎上經關係謂詞連接一個邊緣格或另外的語義結構形成的。現代漢語表述結構最基本的語義複合關係類型也就是這些,這說明東晉時代的雙音複合結構已經具備了現代漢語雙音複合詞語義構詞的基本框架。本章根據前面幾章的分析,還指出,複合結構表層形式和複合義的形成都是對底層語義成分的提取的結果。概念結構複合義的形成有的是兩個語義成分同時提取,有的只提取一個成分,形成所謂的“偏義”,對偏義複詞的產生原因提出了與學界不同的看法。表述結構因為都是向心結構,所以在表意時提取一個語義成分作為中心義素,其他成分成為限定性義素。總的來看,如果表意時提取的主從成分與構成表層形式時提取的成分相同,複合義大致等於兩語義成分意義的相加,如“掃篲”。如果表意時提取的成分與構成表層形式時提取的成分不相同,複合義會發生轉指,如“泉監”。有的複合義是經二次表述、提取其中的語義成分形成的轉指義。例如“白衣”,第一次表述為“白衣服”,第二次表述為“人穿白衣服”,提取其中的施事“人”作為中心義,第一次表述的意義成為附加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摩訶僧祇律》的内容、譯者和語料價值
  • 1.1 《僧祇律》的内容
  • 1.2 《僧祇律》的譯者
  • 1.3 國内《僧祇律》語言研究概況
  • 1.4 《僧祇律》的語料價值
  • 2 雙音複合結構的研究概況和本文的研究目標
  • 2.1 雙音複合結構的定義
  • 2.2 雙音複合結構的研究概況
  • 2.3 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的研究目標
  • 2.4 本研究的意義
  • 3 雙音複合結構的分類、研究理論、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驟
  • 3.1 雙音複合結構的分類
  • 3.2 分析雙音複合結構語義複合關係的理論
  • 3.3 複合義與語義結構之間的關係
  • 3.4 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驟
  • 3.5 描寫雙音複合結構語義複合關係和複合義的格式
  • 3.6 幾點說明
  • 4 《僧祇律》中的概念结构
  • 4.1 同義疊加
  • 4.2 上下位義套疊
  • 4.3 相關義並列
  • 4.4 相反義並列
  • 4.5 同素異序結構
  • 5 《僧祇律》中的表述结构之一——動核表述結構
  • 5.1 表層含有謂詞的偏正複合結構
  • 5.2 主謂式複合結構
  • 5.3 述賓式複合結構
  • 5.4 述補式複合結構
  • 6 《僧祇律》中的表述結構之二——名核表述結構
  • 6.1 名名複合的偏正式複合結構
  • 6.2 量補式複合結構
  • 7 結語
  • 7.1 雙音複合結構的語義複合關係類型
  • 7.2 雙音複合結構表層形式的生成
  • 7.3 雙音複合結構複合義的生成
  • 7.4 本文存在的問題
  • 參考文獻
  • 主要引用語料
  •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簡介
  • 後記
  • 相关论文文献

    • [1].《摩诃僧祇律》之慧琳“音义”考校[J]. 殷都学刊 2017(03)
    • [2].敦煌本《摩诃僧祇律》残卷缀合研究[J]. 敦煌学辑刊 2018(02)
    • [3].《摩诃僧祇律》的语料价值[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8)
    • [4].《摩诃僧祇律》的文字语料价值[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6(09)
    • [5].受畜金银戒之探讨——以汉译《四分律》与《摩诃僧祇律》为考察中心[J]. 普陀学刊 2014(00)
    • [6].王梵志诗释义辨正一则[J]. 励耘学刊(语言卷) 2012(02)
    • [7].日本上古文学佛经文体研究方法论[J]. 日本学刊 2020(S1)
    • [8].汉语尝试态助词“看”的产生过程[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 [9].唐以前的VP-Neg-VP式反复问句[J]. 古汉语研究 2008(02)
    • [10].法显与佛教律在汉地的传承[J]. 宗教学研究 2013(04)
    • [11].佛教“食蒜戒”考[J]. 宗教学研究 2012(01)
    • [12].再谈东晋汉文佛典中的新词[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 [13].印度佛教创世神话的源流——以汉译佛经与西域写本为中心[J]. 外国文学评论 2010(04)
    • [14].北朝僧衣嬗变研究[J]. 国际公关 2019(03)
    • [15].印度早期佛教乞食制度的衰落及其影响[J]. 云南社会科学 2016(05)
    • [16].东晋高僧法显精神品格初探——少年立志 老而弥坚[J]. 中国佛学 2015(02)

    标签:;  ;  ;  ;  ;  ;  ;  ;  ;  ;  ;  

    《摩诃僧祇律》双音复合结构语义复合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