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发声方法与歌唱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源[1](2021)在《“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声乐心理学属于音乐心理学的分支,是声乐艺术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也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新型学科。声乐演唱以有思想、有意识的人作为乐器,那必然是由心理支配生理,靠大脑指挥歌唱肌肉的运动与发声器官的协调。本论文旨在探究声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体现,解释演唱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及发展,揭示各项心理因素的作用和意义,给演唱者提供心理方面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歌唱发声内在心理的科学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章,首先在绪论中阐明了声乐心理学和声乐演唱、声乐教学的密切关系,介绍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基础和发展趋势、声乐心理学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以及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思路等。第一章对声乐心理学中“知”“情”“意”的心理过程在声乐演唱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详细论述,重点从歌唱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多角度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即人的个性心理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个性心理全部的活动面貌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共同构成。第三章内容是介绍声乐心理学的教学运用,详细梳理了前人探索声乐心理教学的研究历程,演唱者兼具“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根据自己从事演唱学习的体悟和参与教学实习的经历,对声乐演唱中教与学的统一性做了客观的论述和归纳。第四章重点是心理调控分别在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实践的调查与分析,采用了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运用的问卷法和个案法进行调查,最终给出研究评定的解释和结果。第五章总结学习声乐心理学的价值意义及个人影响,再一次以自己多年来演唱学习的变化和感受充分肯定学习了声乐心理学的重要性,了解并运用声乐心理学能帮助我们在学习声乐艺术的道路上日益精进。本论文研究证明声乐演唱的心理和生理是既统一又配合的协调关系,声乐演唱不仅要有成熟的技术水平作支撑,更需要积极的心理引导,正确的心理调控下才会产生科学的歌唱理念。所以声乐演唱和教学不只是针对生理技巧的机能训练,还需要学习掌握声乐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最终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声乐心理调控,让生理技能和心理活动得到统一和发展,建构起全面科学的歌唱体系。
牛思源[2](2021)在《分析美声歌唱艺术在少数民族音乐演唱中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在科学文化艺术等事业中实现了更大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进程中,既强化了对传统民族艺术因素和文化语言风格的有机融合和发展,也吸收接纳了美声唱法,以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表现力。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美声歌唱艺术在少数民族音乐演唱中的应用,希望能够进一步凸显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和风格,实现少数民族音乐与美声唱法的有机融合。
张艳林[3](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龚晓希[4](2021)在《杜丽华歌唱艺术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声乐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自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以来,其对于民族声乐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路,随着中西唱法之间审美的差异,美声民族化的探索开始了。杜丽华是美声唱法民族化探索初期重要的歌唱家之一,也是云南音乐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云南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促使杜丽华深入民族民间学习,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声乐探索出自己的风格。本文以杜丽华的歌唱艺术风格为核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证,第一是杜丽华的艺术历程及成就;第二是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叙述美声民族化的实践应用。杜丽华深知美声唱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又注重民族音乐的风格特色,因此在其后来的演唱中进行了美声民族化的探索;第三是对杜丽华歌唱的具体分析。在杜丽华近60多年的探索中,其总结出了自己对美声民族化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分别体现在演唱技巧、语言吐字、润腔的运用、情感的把握等方面;第四是杜丽华美声民族化带来的启发和思考,杜丽华对于民族声乐的探索对今后的声乐学习者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黄璐[5](2020)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作曲家学习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结合民族风格创作的一种声乐体裁。1920年,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苏轼词)是第一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它开启了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百年历史。中国优秀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演出不断,常演常新。本文选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题目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是演唱的理论阐释,下篇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上篇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对中外艺术歌曲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中国艺术歌曲在西方艺术歌曲内涵基础上,外延有所拓展。有些非艺术歌曲,通过某些条件转换具备了艺术歌曲这一体裁的品质。介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如技法多样,题材丰富,演唱考究。列举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三种类型:古曲、近代经典和当代新作。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词与乐”的关系,介绍中外艺术歌曲普遍的词曲关系、文中重点在音乐与歌词意象的关联。介绍中国声韵字调与行腔布调的三种处理方式,如曲从文、文从曲、文曲自由三种。这部分还论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如何通过演唱处理来表达意境,如分节歌意境的赋予,气口连线的处理等,通过合理的演唱处理,来传达歌词、塑造意象、再现意境。第三部分,探讨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唱法与风格的关系。其中包括科学唱法、民族风格以及两者的结合。科学唱法包括声带闭合、呼吸共鸣等介绍。民族风格包括字义字音、声韵字调及依字行腔、润腔等介绍。论述了演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既要有唱法的科学性,又要有中国的民族风格。指出唱法与风格的有机结合,是建立中国声乐学派应秉持的方向。第四部分,提出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新思路。本文总结了前人学术研究成果和演唱经验,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原则并加以论述。概括为“字从音、声入腔,腔咬唇饰”。字从音,即强调演唱要遵从乐谱,讲究音准;声入腔,即强调咽腔共鸣,讲究现代声乐的专业性;腔咬唇饰,即强调韵母咬在咽腔内,声母发挥唇的校正和修饰作用,以达到中文唱字准确清晰、完整饱满。第五部分,以《黄璐中国艺术歌曲百校巡演》为实践依据,结合本人演出和交流,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当下传播价值,包括不同受众的反应,不同剧场声效,以及多样演出形式的尝试。下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分为古曲、近代经典和当代新作三种类型,每一类型精选三首。所选作品既是声乐教学曲目,也是舞台上常演作品。留下了许多歌唱家的演唱版本。所选演唱版本,皆是具有代表性的演唱家,有的已经故去,有的正活跃在国内或国际舞台上,还包括世界着名的外国歌唱家。用于比较的演唱版本,涉及不同性别、不同唱法、不同声部、不同处理,也包括不常见的高男高音。这些演唱版本,用以鉴赏,作以范式,展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多样的呈现方式和演绎特色,同时,又共同形成了中国古诗词歌曲现代演绎新特点,比如,科学的发声方式,清晰的咬字吐字,注重歌词意境表达,富有个性特色的声乐表演等。古曲,择有《阳关三叠》《杏花天影》《老渔翁》。选用了郭淑珍、姜嘉锵、张立萍、雷佳四位演唱家的演唱版本。近代经典,择有青主《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和黄自《点绛唇·赋登楼》,选用了张权、温可铮、德·达姆娆、戴玉强、廖昌永、沈洋、石倚洁等七位歌唱家的演唱版本。当代新作,择有敖昌群《江城子》、周易《钗头凤》、赵季平《关雎》,选用了方琼、贺磊明、廖昌永、李秀英、肖玛、石倚洁等六位演唱家的演唱版本。每首作品都包括作品分析和演唱比较。作品分析,包括古诗词今译、词曲作者介绍,音乐作品分析。演唱比较,包括歌唱家介绍,歌唱家演唱处理,歌唱家的演唱特点。下篇不仅是作品分析和演唱比较,还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当代演绎的归纳与总结。
伏海[6](2020)在《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声乐男中音声部歌唱艺术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为背景,选择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这三位中国声乐男中音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艺术经历、演唱技术、艺术修养、社会情怀、文化观念以及声乐演唱审美意识等多种角度,关注并认识这些因素与其演唱风格形成的关系,并在此认识基础上,首次以审美范畴的理论范式,对三位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特点进行了较为规范的概括、提炼和界定,继而又对这三位代表人物演唱风格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从技术因素和文化因素不同方面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研究。文中还从男中音曲目择用的角度,审视中国男中音曲目择用的范围和历史选择,进而分析和认识中国男中音的发展走向。本文是在“代表人物-艺术实践-艺术风格-审美范畴-曲目择用”的综合维度中,展开对中国声乐男中音典型代表人物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以“男中音声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声部划分和界定”为题,主要介绍男中音在西方声部划分体系下进行声部划分的方法,以及男中音声部伴随着美声唱法的传入后在我国的发展和影响。第二章以“中国声乐男中音不同时期三位典型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为题,对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三位男中音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特征进行研究,既总结他们的不同演唱风格特征及艺术个性,又寻找他们的共性特征,通过对每一个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的整体把握,同时基于对他们演唱的大量作品的感性体验、审美感知,从声乐表演美学的角度,对每一位男中音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分别归纳、提炼出以四个字来概括的声乐审美范畴,即:将温可铮演唱风格概括为“通”“融”“灵”“透”;将刘秉义演唱风格概括为“阔”“情”“灵”“透”;将廖昌永演唱风格概括为“阔”“雅”“韵”“透”,并分别界定和论述。第三章以“中国声乐男中音三位典型代表人物演唱风格审美范畴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为题。在本文的认识和归纳、提炼中,对三位歌唱家演唱风格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分成两个层面(技术和文化层面)进行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其演唱风格审美范畴共性个性特点的形成,和他们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思想情感、审美取向、文化观念、声乐流派、职业定位、时代情感等都有着一定的联系。第四章以“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看中国男中音发展走向”为题,第一部分对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范围的历史选择做一个脉络式的梳理,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的思考和认识,第三部分是对影响曲目择用的文化因素和遵循原则的认识。本文认为,中国声乐男中音的发展,从上世纪20年代传入至今,可以说处在一个中西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从美声唱法传入之初以西洋声乐为学习标准,再到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提倡,从唱法、风格、观念、曲目的择用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从西洋化到民族化、最后到以中国声乐的建立为目标的发展过程。其变化伴随着时代和变迁,呈现出一个不断融合、发展,趋于平衡且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李玮[7](2019)在《中国歌剧史视野下美声唱法中国化进程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歌剧诞生于欧洲,是以音乐展开的戏剧形式,美声唱法由伴随歌剧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西洋歌剧和美声歌唱在传入中国后必然与中国固有戏曲形式及民族演唱方法产生碰撞,必然要面对适应中国观众进行“本土化”与“中国化”过程,从中国歌剧的演进与“美声唱法中国化”的互动关系着手探讨中国歌剧的发展和“美声唱法中国化”进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伴随着中国歌剧的演进,美声唱法作为一种演唱体系传入中国,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经过两代声乐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美声唱法从教师队伍、教学体系建构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并进入抗战时期的两种不同文化区域。其中进入延安解决区后,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而在国民党统治区总体发展平稳,形成了美声唱法的第一波高潮。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正歌剧及以表演正歌剧为主要目的的美声唱法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歌剧和民族民间唱法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总体上呈现了歌剧上失衡性演进和唱法上保守化发展的态势。专业院校和院团在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前对美声唱法只遵从丢失了真正的“美声唱法”传统的所谓“俄罗斯声乐流派”,使美声唱法的中国化步入艰难的困顿期。“文革”期间的“样板戏”具有歌剧的某些特征,交响乐版“样板戏”在某种程度上更彰显出“歌剧化”特点。该期歌剧创作与表演出艺术政治化的某些极端性,创作理念上的偏执性,和表演方式上偏狭性,使歌剧严重偏离正歌剧和民族歌剧的正常轨道,形成中国歌剧发展艰难选择期,在“洋为中用”的名义下,美声唱法中国化步入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复苏后的中国歌剧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形成“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局面。伴随着各种思潮的推进,中国歌剧的本体意识开始逐渐增强,美声唱法从观念上与国际接轨,美声唱法中国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的创作兼顾了抒情性、叙事性与戏剧性的结合,彭丽媛等等新一代民族唱法歌唱家对《党的女儿》一剧的演绎,体现了美声唱法中国化的深化。总之,美声唱法与歌剧都是近代“西乐东渐”背景下传入中国的,在中国具有相互伴生的关系,二者时而并行同步,相互促进,进而前后错位、对立矛盾,共同形成互动前行的独特景观。
陈晓盼[8](2019)在《“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某市普通高中的歌唱教学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唱教学对高中生的音乐教育及全面素质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关键。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纷纷将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引入教学,将其优秀的教学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来解决现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字行腔”正是在中国汉字的音韵结构与发音规律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民族传统,借鉴西方科学发声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手段、训练方法,将它应用于高中歌唱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较好的运用发声、咬字吐字等技能,声情并茂、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本文首先运用文献法整理出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前期基础理论,并对“以字行腔”应用在高中歌唱教学中进行可行性分析;其次运用观察法与案例研究法,将“以字行腔”为研究对象,普通高中生为教学对象,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设计出“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案例,通过教学实践记录教学过程并做出“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析与教学反思。通过应用效果评析肯定“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可实施性与有效性,通过教学反思总结其教学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发现,“以字行腔”应用在高中歌唱课中具有提高学生演唱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演唱逐渐“咬字真切,行腔圆润”等教学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流行歌曲的独唱教学中,不能突出其音乐个性、笔者的理论储备与教学经验欠缺,对学生的一些声音问题心余力绌等。结合教学优势与不足,笔者提出相关教学对策:第一,丰富教师理论储备,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教学技巧;第二,遵循“以字的训练为核心”的歌唱教学原则;第三,“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第四,在高中歌唱教学中合理借鉴与应用“以字行腔”。歌唱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很难见成效,不要因此产生倦怠、失望或困惑等情绪,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歌唱教学,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反思与改进,提高歌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以期为促进我国高中歌唱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帮助。
白云[9](2019)在《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与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声唱法在二十世纪传入中国后便被誉为“阳春白雪”的艺术,流离于主流音乐的边缘。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在声乐教学的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声音观念、发声方法的理解误区。因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研究演唱者对于美声唱法运用的的误区,以期结果能够有助于美声唱法的良性发展和有效运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论述美声唱法的起源:这一章节主要从起源、特点以及形式等三个方面论述概括了美声唱法的起源。同时,本章着重介绍了美声唱法的特点:音域宽广、混声机制;音色美化、混合共鸣;气势辉煌、音量宏大。第二章论述美声唱法的发展:该章节从美声唱法的初创探索期论述到美声唱法的全面繁荣期,并且列举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中有:黄友葵、喻宜萱、郎毓秀、周小燕、张权、沈湘、郭兰英、郭淑珍、彭丽媛。第三章论述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影响:本章节主要分析了美声唱法对于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声乐作品的相互借鉴与渗透而得出的相关结果,从而客观的分析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能够产生影响的原因。第四章论述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该章节主要从声音观念、声音训练、文化修养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美声唱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了较为客观的数据,力图从事实的角度出发,客观的分析美声唱法在中国声乐教学中运用的现状。美声唱法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存在误区是不可避免的,演唱者只有使用客观的眼光、科学的方法、正确的审美去表达作品,才是使美声唱法能够蓬勃发展的根本。
谭明珠[10](2019)在《“最中国的声音” ——雷佳声乐表演艺术探析》文中提出“民族”是一个承载着历史积淀的词汇,同样,民族赋予了民族声乐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它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发展,日益成为了音乐艺术发展中的瑰宝。青年歌唱家雷佳,作为民族声乐中“新国风音乐”的倡导者和“最中国的声音”的享誉者,用不断升华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积极传播民族声乐的行动,倾情诉说了对我国民族声乐的精神与情怀。她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艺术不仅彰显了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中的传统性、科学性、时尚性,也体现了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方向性、系统性、创新性。本文通过对雷佳的声乐艺术和表演艺术的分析与研究,揭示雷佳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和对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促进和启示,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为民族声乐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正确的审美和方向。
二、科学发声方法与歌唱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发声方法与歌唱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声乐心理学相关概述 |
1.声乐心理学与声乐演唱 |
2.声乐心理学与声乐教学 |
(二)声乐心理学研究综述 |
1.历史基础 |
2.发展趋势 |
(三)声乐心理学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声乐心理学研究内容 |
1.心理过程 |
2.个性心理 |
(五)声乐心理学研究方法 |
一、“知”“情”“意”的心理过程 |
(一)声乐演唱中的认知过程 |
1.声乐艺术的感知觉 |
2.声乐学习的记忆 |
3.演唱活动的思维 |
4.歌唱发声的想象 |
(二)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过程 |
1.情绪和情感 |
2.声乐演唱情感的特征 |
(三)声乐演唱中的意志过程 |
1.意志与歌唱 |
2.声乐演唱意志的特征 |
二、演唱者的个性心理 |
(一)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倾向性 |
1.歌唱形式的具体层面 |
2.演唱行为的概括层面 |
(二)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
1.演唱实践的生理基础 |
2.声乐艺术的内在修养 |
(三)声乐演唱中的自我意识 |
1.演唱的自我认识 |
2.演唱的自我体验 |
3.演唱的自我控制 |
三、声乐心理学的教学运用 |
(一)声乐心理教学发展历程 |
1.国外声乐心理教学概况 |
2.国内声乐心理教学概况 |
(二)声乐心理学中的“教”与“学” |
1.教师主导 |
2.学生主体 |
四、心理调控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方案 |
1.个案调查 |
2.问卷调查 |
(二)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1.信度检验 |
2.效度检验 |
(三)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 |
1.个案研究任务的设计与过程 |
2.个案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
(四)声乐演唱中的心理调控 |
1.问卷研究任务的检测与实施 |
2.问卷测试结果的初步解释 |
五、学习声乐心理学的价值及影响 |
(一)认识声乐才能 |
1.由快渐慢-“进步期” |
2.起伏波动-“形成期” |
3.停滞不前-“高原期” |
4.相对稳定-“上升期” |
(二)重视歌唱习惯 |
1.习惯对于歌唱的影响 |
2.歌唱习惯的培养 |
(三)完善艺术人格 |
1.人格在歌唱中的表现 |
2.艺术人格的养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分析美声歌唱艺术在少数民族音乐演唱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美声歌唱艺术与少数民族音乐演唱的主要特点 |
(一)呼吸的运用 |
(二)发声方法的运用 |
(三)共鸣的运用 |
二、在少数民族音乐演唱中应用美声歌唱艺术的必要性 |
(一)弥补少数民族音乐唱法中生理构造理论的欠缺 |
(二)弥补少数民族音乐唱法中技巧性的薄弱 |
(三)弥补少数民族音乐唱法中声乐僵乏的问题 |
三、美声歌唱艺术在少数民族音乐演唱中应用 |
(一)对美声歌唱艺术中气息控制的应用 |
(二)对美声歌唱艺术中发声技巧的借鉴 |
(三)对美声歌唱艺术中共鸣的借鉴 |
四、美声歌唱艺术在少数民族音乐演唱中的应用融合前景 |
结语 |
(3)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几对概念 |
四、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
一、产生与确立 |
二、发展与繁盛 |
三、分流与多元 |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
一、积累与沉淀 |
二、传播与推进 |
三、土洋之争 |
四、中西结合 |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
一、歌唱定位 |
二、根植于传统 |
三、军旅实践 |
四、历史贡献 |
小结 |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
第一节 呼吸技法 |
一、“美声”呼吸理论 |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共鸣技法 |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哼鸣”训练 |
一、“哼鸣”唱法 |
二、“哼鸣”练习 |
三、“哼鸣”唱高音 |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
一、气与声和 |
二、声与乐和 |
三、乐与意和 |
小结 |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
第一节 语言表达 |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
四、其他方法 |
第二节 韵味呈现 |
一、装饰音润腔 |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
四、特殊的韵味 |
第三节 情感表达 |
一、构建歌唱情境 |
二、提升歌曲内涵 |
三、传达民族情感 |
小结 |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
第一节 感官享受 |
一、动作手势 |
二、身形表演 |
三、歌唱表情 |
四、三位一体 |
五、高音演唱 |
第二节 句法享受 |
一、速度偏离 |
二、力度偏离 |
三、换气与顿挫 |
四、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
一、自由想象 |
二、模拟联想 |
三、通感联想 |
四、情境联想 |
第四节 期待视野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合法偏见 |
三、视界融合 |
四、效果历史 |
小结 |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
一、生活体验 |
二、歌唱联想 |
三、审美意象 |
第二节 独创性 |
一、运腔方式 |
二、情感表现 |
三、意象表达 |
第三节 歌唱自由 |
一、真善美 |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
三、文化内涵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杜丽华歌唱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以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四、研究已具备的条件 |
五、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一章 杜丽华成长经历及艺术成就 |
第一节 杜丽华的成长经历 |
一、音乐启蒙时期(1939-1955) |
二、音乐探索时期(1955-1965) |
三、音乐发展时期(1972-1995) |
四、音乐成熟时期(1996~至今) |
第二节 杜丽华的主要艺术成就 |
一、主要奖项 |
二、代表作品 |
第二章 杜丽华美声民族化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美声民族化的发展 |
一、历史背景 |
二、发展过程 |
三、时代影响 |
第二节 杜丽华在美声民族化的实践探索 |
第三章 杜丽华美声民族化的演唱分析 |
第一节 音色和音域 |
一、音色 |
二、音域 |
第二节 语言语音特征 |
一、语言 |
二、吐字 |
第三节 润腔 |
一、旋律性润腔 |
二、音色性润腔 |
三、节奏性和力度性润腔 |
第四节 杜丽华演唱的情感表达 |
一、以情动人 |
二、有感而发,声情并茂 |
第五节 歌唱风格的构成要素 |
一、审美要求 |
二、歌唱方法 |
三、歌唱语言 |
小结 |
第四章 杜丽华美声民族化的启发及思考 |
第一节 杜丽华歌唱风格形成的因素 |
一、客观因素 |
二、主观因素 |
第二节 对声乐学习者的启迪 |
一、注重基础 |
二、突出个性 |
三、多元化发展 |
四、与时俱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整理状况与研究现状 |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文献整理 |
1.专着类 |
2.论文类 |
3.分类统计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研究的现状 |
1.现有研究成果 |
2.研究缺憾 |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四)实践研究法 |
上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理论阐释 |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 |
(一)中外艺术歌曲的界定 |
1.西方艺术歌曲概念 |
2.中国艺术歌曲特点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特点 |
1.技术多样 |
2.题材丰富 |
3.演唱考究 |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类型 |
1.古曲 |
2.近代经典 |
3.当作新作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词曲关系及意境表达 |
(一)艺术歌曲中的词曲关系 |
1.音乐营造歌词气氛 |
2.音乐凸现诗词意象 |
3.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平仄与旋法 |
(二)用演唱阐释歌词意境 |
1.意象的赋予 |
2.气口的处理 |
3.意境的理解 |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唱法与风格 |
(一)唱法的科学性 |
1.声带闭合与声音集中 |
2.横膈膜与呼吸 |
3.共鸣与泛音 |
(二)民族风格 |
1.歌词的字义字音 |
2.声韵字调 |
3.依字行腔与润腔的传统 |
(三)唱法与风格的结合 |
四、中国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新思路 |
(一)字从音 |
1.12 平均律律制的音高规范 |
2.西方艺术歌曲的体裁约定 |
3.汉译歌曲演唱的影响 |
(二)声入腔 |
1.林俊卿的“咽音唱法” |
2.武秀之的“假位真声法” |
3.沈湘“贴着咽壁吸着唱” |
4.金铁霖的“U通道与支点” |
(三)腔咬唇饰 |
1.腔咬 |
2.唇饰 |
五、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传播及价值 |
1.不同受众及反馈 |
2.不同剧场声效及调整 |
3.多种演出形式的尝试 |
下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 |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古曲 |
(一)阳关三叠 |
1.诗词分析及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二)《杏花天影》 |
1.诗词分析及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三)老渔翁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音乐演唱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近代经典 |
(一)《大江东去》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三)《点绛唇·赋登楼》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演唱版本比较 |
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当代新作 |
(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词曲作者简介 |
3.作品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二)《关雎》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音乐演唱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三)《钗头凤·红酥手》 |
1.诗词分析与解读 |
2.歌曲分析 |
3.音乐分析 |
4.演唱版本比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本文中现代演绎的九首完整谱例 |
附录二:中国艺术歌曲百场巡演高校邀请涵 |
附录三:中国艺术歌曲百场巡演、欧洲巡演实录 |
附录四:中国艺术歌曲学术讲座与交流 |
致谢 |
学术发表及活动 |
个人简历 |
(6)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国声乐 |
二、典型代表人物 |
三、演唱风格审美范畴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期刊类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男中音声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声部划分和界 |
第一节 男中音声部划分与界定 |
一、直观分辨法 |
二、西方歌剧中体系划分法 |
三、男中音的声部类型和属于各声部类型的歌剧角色 |
第二节 男中音声部在中国 |
一、“美声歌唱”传入我国及其影响 |
二、中国男中音声乐教学成果 |
第二章 中国声乐男中音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 |
第一节 温可铮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温可铮的艺术经历 |
二、温可铮演唱技术分析 |
三、温可铮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 |
四、温可铮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二节 刘秉义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刘秉义的艺术生涯 |
二、刘秉义声乐艺术呈现的审美特色 |
三、刘秉义演唱技术分析 |
四、刘秉义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三节 廖昌永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
一、廖昌永的艺术经历 |
二、廖昌永的演唱技术与风格的多种样态 |
三、廖昌永的艺术情怀与多元化文化观念 |
四、廖昌永中国作品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
第三章 中国声乐男中音演唱风格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以三位代表人物为例 |
第一节 影响歌唱家演唱共性与风格特点的技术因素 |
一、正确的呼吸 |
二、歌唱中的打开腔体与打开喉咙 |
三、共鸣 |
四、咬字吐词 |
第二节 影响歌唱家演唱个性与风格特点的文化因素 |
一、时代情感、时代精神 |
二、生活、学习经历 |
三、职业定位 |
四、师承、实践与风格流派 |
五、文化环境、专业氛围 |
第四章 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看中国男中音发展走向 |
第一节 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范围的历史选择 |
一、五四运动后艺术歌曲 |
二、20 世纪30-40 年代艺术歌曲 |
三、20 世纪50-60 年代艺术歌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
五、文化大革命后期 |
六、1978 年至今 |
第二节 关于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曲目择用的思考与认知 |
第三节 曲目择用中文化因素对其的影响和遵循原则 |
一、代表人物的演唱作品类型 |
二、时代情感对曲目泽用的影响 |
三、风格流派对演唱曲目的影响 |
四、曲目择用遵循的原则 |
结论 |
余论:笔者对中国声乐男中音声乐观念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7)中国歌剧史视野下美声唱法中国化进程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大众化与西方化的早期探索——三、四十年代中国歌剧的并进性演进与美声中国化的初兴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歌剧的萌发 |
第二节 并进期美声唱法中国化与中国民族歌剧的大众化方向 |
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歌剧 |
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歌剧的歌唱群体 |
三、向大众学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歌剧的演唱方法 |
四、关于民族歌剧唱法的争论 |
第三节 并进期美声唱法中国化与中国正歌剧的与西方化趋向 |
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歌剧概况 |
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声唱法声乐教学的兴起及美声歌唱家群体 |
三、向西方学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歌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与方法 |
四、关于美声唱法中国化初期所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二章 歌剧戏曲化的成就与局限——五、六十年代中国歌剧的失衡性演进与美声中国化的困顿 |
第一节 失衡期美声唱法中国化与中国民族歌剧的戏曲化倾向 |
一、五、六十年代民族歌剧发展背景及以戏曲为基础的创作导向 |
二、五、六十年代民族歌剧的歌唱群体 |
三、五、六十年代民族歌剧的歌唱理念与演唱方法 |
第二节 失衡期美声唱法中国化与中国正歌剧的艰难前行 |
一、五、六十年代“中西结合”名义下的正歌剧 |
二、五、六十年代正歌剧的歌唱歌唱群体 |
三、五、六十年代正歌剧美声唱法教学及方法理念 |
四、五、六十年代的“土”“洋”之争与向“俄罗斯声乐学派”学习.59小结: |
小结 |
第三章 戏曲歌剧化的艰难选择——“文革”时期中国歌剧的艰难演进与美声中国化的错位 |
第一节 样板戏——“文革”时期中国歌剧的艰难选择 |
第二节 美声唱法的错位及其影响 |
一、“文革”时期歌剧的歌唱群体 |
二、“文革”时期美声唱法与歌剧的演唱方法 |
小结 |
第四章 时代性与国际化——八、九十年代中国歌剧的多元演进与美声中国化的深化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歌剧的概况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正歌剧的国际化路向与美声唱法接轨诉求 |
一、新时期正歌剧创作演出的多元化与国际化路向 |
二、新时期正歌剧美声唱法的国际化 |
三、新时期正歌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与方法 |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民族歌剧的规范化路向与民族唱法科学化 |
一、新时期民族歌剧的综合化路向 |
二、新时期民族歌剧唱法的科学化与民族化 |
三、八、九十年代关于唱法的争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某市普通高中的歌唱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以字行腔”基础理论研究 |
一、“以字行腔”发展历史 |
(一)“以字行腔”的理念萌芽 |
(二)我国声乐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
二、“以字行腔”教学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内容阐释 |
三、“以字行腔”教学实践 |
(一)行腔母音的训练 |
(二)咬字吐字的训练 |
(三)歌唱的艺术处理 |
第二章 “以字行腔”应用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一、“以字行腔”的理论与方法已被普遍认同 |
二、“以字行腔”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 |
三、“以字行腔”符合高中歌唱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
(一)“以字行腔”教学符合歌唱教学内容 |
(二)解决歌唱中学生声音技术问题,提高演唱能力 |
四、“以字行腔”符合高中生身心特点,提高学习兴趣 |
第三章 “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
一、“以字行腔”在发声练习中的应用——行腔母音的训练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课堂实录 |
(三)应用效果评析及教学反思 |
二、“以字行腔”在歌词朗诵中的应用——咬字吐字的训练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课堂实录 |
(三)应用效果评析及教学反思 |
三、“以字行腔”在歌曲排练中的应用——歌唱的艺术处理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课堂实录 |
(三)应用效果评析及教学反思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教育反思 |
一、教学优势 |
(一)在提高学生演唱水平上有显着成效 |
(二)改善传统《歌唱》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 |
(三)应用“以字行腔”,使学生的歌唱逐渐“咬字真切,行腔圆润” |
二、不足之处 |
(一)在流行歌曲的独唱教学中,不能突出其音乐个性 |
(二)笔者的理论储备与教学经验欠缺,对学生的一些声音问题心余力绌 |
三、教学对策 |
(一)丰富教师理论储备,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教学技巧 |
(二)遵循“以字的训练为核心”的歌唱教学原则 |
(三)“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
(四)在高中歌唱教学中合理借鉴与应用“以字行腔”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9)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0.2 美声唱法研究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
0.3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0.4.1 创新之处 |
0.4.2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美声唱法的概况 |
1.1 美声唱法的起源 |
1.2 美声唱法的特点 |
1.2.1 音域宽广、混声机制 |
1.2.2 音色美化、混合共鸣 |
1.2.3 音量宏大、气势辉煌 |
第二章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 |
2.1 初创探索期 |
2.2 发展进步期 |
2.2.1 这一时期音乐院校的发展概况 |
2.2.2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歌唱家及声乐教育家 |
2.2.3 文革美声唱法的“停滞”期 |
2.3 全面繁荣期 |
小结 |
第三章 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影响 |
3.1 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 |
3.2 通俗声乐演唱的影响 |
3.3 声乐作品演唱的影响 |
第四章 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
4.1 美声唱法中声音观念的运用 |
4.1.1 发声位置 |
4.1.2 体型要求 |
4.1.3 字正腔圆 |
4.2 美声唱法中发声方法的运用 |
4.2.1 面部共鸣 |
4.2.2 歌唱放松 |
4.2.3 自然演唱 |
4.3 美声唱法运用中对文化修养的要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硏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最中国的声音” ——雷佳声乐表演艺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现状研究 |
(一) 有关雷佳的个案文献研究 |
(二) 有关湘籍女高音歌唱家的群体文献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雷佳的艺术人生与成就 |
第一节 “源梦起航”——艺术人生 |
一、学习经历 |
二、从艺之路 |
第二节 “天籁佳音”——艺术成就 |
第二章 雷佳声乐表演艺术特点的形成 |
第一节 精湛的声乐演唱技巧 |
一、基于科学的发声方法 |
二、精于民族声乐的润腔 |
第二节 多元化的演唱风格 |
一、传统民歌 |
二、艺术歌曲 |
三、当代创作民歌 |
四、歌剧 |
第三节 勤于修炼的综合素养 |
一、专业技能 |
二、文化底蕴 |
三、演唱心理 |
第三章 雷佳声乐表演作品分类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地方民歌 |
一、湖南民歌《思情鬼歌》的创作背景 |
二、《思情鬼歌》的艺术特色 |
三、雷佳对《思情鬼歌》的演唱处理和表演 |
第二节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
一、歌曲《杏花天影》的历史背景 |
二、《杏花天影》的艺术风格特点 |
三、雷佳对《杏花天影》的演唱处理 |
第三节 创作歌曲 |
一、歌曲《芦花》的创作背景 |
二、《芦花》的艺术特色 |
三、雷佳对歌曲《芦花》的演唱处理 |
第四节 经典的民族歌剧 |
一、歌剧《白毛女》选段《恨是高山仇是海》的创作背景 |
二、选段《恨是高山仇是海》的艺术特色 |
三、选段《恨是高山仇是海》的演唱处理和表演 |
第四章 雷佳声乐表演艺术对民族声乐发展的新启示 |
第一节 促进民族声乐的教学发展 |
第二节 推进了民族声乐学习者的新审美 |
第三节 弘扬国文化,促进了“新国风音乐”的传播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科学发声方法与歌唱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声乐心理学”在演唱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刘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分析美声歌唱艺术在少数民族音乐演唱中应用[J]. 牛思源. 黄河之声, 2021(09)
- [3]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4]杜丽华歌唱艺术风格研究[D]. 龚晓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D]. 黄璐.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 [6]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D]. 伏海.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 [7]中国歌剧史视野下美声唱法中国化进程考察[D]. 李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8)
- [8]“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某市普通高中的歌唱教学实践[D]. 陈晓盼.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9]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与运用[D]. 白云. 山西大学, 2019(02)
- [10]“最中国的声音” ——雷佳声乐表演艺术探析[D]. 谭明珠.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